APP下载

从工程索赔看建筑企业规范化管理

2009-03-08

关键词:承包商规范化工程

张 良

摘要:本文通过对工程索赔现状的分析,说明影响索赔成功的不可控因素和可控因素。进而引出对可控因素实现有效控制的途径一建筑企业的规范化管理的分析。通过对规范化管理内容的解释,结合建筑企业工程索赔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论证实行规范化管理的益处。

关键词:工程索赔规范化管理

工程施工索赔是施工阶段承、发包双方风险的合理再分配,是利用经济杠杆进行项目管理的有效手段,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更是承包方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弥补经济损失的重要手段。随着建筑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它成为了项目管理中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我国工程索赔是从20世纪80年代在云南鲁布革水电工程首次采用国际工程管理模式中出现而开始的,索赔概念也自此进入中国。经历了20多年的风风雨雨,工程索赔工作取得了一定发展。索赔无论在数量或金额上都呈不断上升趋势,备受工程参与各方的关注。但从大量的工程实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工程索赔及其管理仍然是我国工程建设中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些原因中有些是施工企业无力为之的,有些却是可以控制的。比如说我国法律尚不健全,有法不依现象十分严重,合同的法律环境不是很好,人们也不习惯用法律手段和合同措施解决问题;我国目前建筑市场是买方市场,供大于求,竞争非常激烈,市场过于向买方倾斜。承包商迫于生计,在投标阶段接受业主的一些苛刻合同条件,为日后合同履行留下隐患;承包商常常为了搞好关系。而不能认真执行合同,不敢向业主提出合理的索赔要求,即使承包商想严格执行合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也无法达到目的。承包商面临十分不利的合同签订和实施环境。这些因素可能就是施工企业无力控制的。但有的,比如说现在很多企业也都意识到了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大多数企业内部都成立了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不过有的企业内部合同管理制度不能落实,机构不完备,人员素质低。合同管理混乱,对合同的订立、履行过程缺乏有效的控制、监督和管理,为日后索赔埋下了隐患。这就是企业自身的问题了。特别是在大环境不利于企业,企业也无法控制时,对企业自身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对于中、小企业来讲,由于行业从业资格资质认证的限制,可能接触大量分包工程,这更是几方扯皮,纠缠不清的事情,从大量的工程案例中也不难看出这一点。这就更要求这些企业加强自身管理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要想在工程市场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加强企业管理的系统工程建设是个良方。那么要使这个系统工程正常运转,并能创造效益,就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手段和原理,对企业的各项管理要素进行系统规划,形成有效的管理运营机制,即实现企业的规范化管理。

规范化管理在企业运作上涉及到多个方面:战略规划与决策程序、组织机构、业务流程、部门和岗位设置、规章制度和管理控制等方面。这些方面相互影响,共同作用,最终实现企业的高效运转。

通过制定科学、规范、务实的企业战略分析系统。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机会、威胁、弱势和优势进行有效的分析,确定企业的理念和文化。进行经营定位,这是基础。我国施工企业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习惯于接受国家下达的计划任务,不习惯竞争,缺乏市场意识。当被迫进入市场后,又缺乏应对的信心和经验,缺乏驾驭市场的能力。表现出承包商不能就已存在的有关法律、法规认真研究,缺乏强烈的合同意识,不懂得合同管理与索赔的重要性,往往从一开始就为以后的工程顺利履行设置了障碍。同时,由于不熟悉相关法律、法规。一旦发生经济纠纷,不会或不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纠纷,也分不清依法赔偿和依法惩罚的界线,很难有利地利用科学的合同管,理进行工程索赔。所以施工企业通过战略分析系统建立,会在日后面对索赔问题时,明确目标,找准方向。

组织结构是关于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涉及的目标、任务、权力、操作以及相互关系的系统。施工企业人员众多,机构繁杂。要想实现高效管理,在合同履行中出现问题时做出快速反应,需要各部门的配合。这就要确定企业各部门之间的结构、岗位设置、岗位职责以及岗位描述等。目的在于协调好企业部门与部门之间、人员与任务之间的关系,使员工明确自己在公司中应有的权、责、利,以及工作形式、考核标准等,有效地保证组织活动开展,最终保证组织目标实现。

规章制度的规范化,管理制度是规范化管理的有效工具。由于施工企业施工地点及人员流动性大,作为贯穿合同全过程的索赔管理工作容易被忽视,索赔工作不能正常开展也就不难理解了。那么通过规章制度的规范化建设,对各个部门、岗位和员工的运行准则进行很好的界定,使整个企业的管理体系更加规范,使每个员工的行为受到合理的约束与激励,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必依、执规有据、违规可纠、守规可奖”。

资料信息体系规范化,完善内部共享资料数据库,推进工程资料信息化管理,推进流程关键点的过程控制,为量化考核、追溯责任和绩效考核提供依据。索赔作为合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仍未被国内一些企业所重视。就是因为企业忽视收集索赔证据和准备索赔证明文件,使施工索赔没有可靠的基础和依据。资料信息体系规范化的建设将很好地弥补这一点,大大增加索赔的成功机会。我国工程实践中,有时索赔难以成功就是因为承包商没有及时提出索赔要求,累积后才提,业主方会因为涉及关系复杂,金额巨大而消极反应。资料信息体系规范化的建设也将为出现索赔事件时,承包企业面临快速做出反应提供有力保证。

当然,实施规范化管理要突破人们一直以来所习惯的“不规范”,费心费时,规范本身也会使人本能地感受到约束和反感。要变成生活中的自然和下意识就要克服重重障碍和阻难。这还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团队和良好的监督执行系统做保证。没有强有力的执行团队和良好的监督执行系统,再规范再明细的流程和标准也难以实施。

总之,通过高效的管理系统工程建设。实现对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最终使得企业的决策程序化、考核定量化、组织系统化、权责明晰化、奖惩有据化、目标计划化、业务流程化、措施具体化、行为标准化、控制过程化,为企业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速较快的时期,同时也是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加大,建设市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建筑业顺应整个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态势,保持了产业的继续增长,规模达到历史新高。这给建筑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当然,机遇与挑战并存,谁能抓住机会,创造企业辉煌,恐怕要统筹的方方面面很多。但对企业来讲。实施规范化管理将是企业冲锋陷阵稳定的大后方。它也是人治转为法治的必然选择。承包企业在纷繁复杂的建筑市场中生存,在不得不“中标靠低价,盈利靠索赔”的时候,通过规范化管理。明确索赔目标,找准索赔方向,快速作出反应,提高成功机会,实现企业目标。

猜你喜欢

承包商规范化工程
2018中国承包商80强和工程设计企业60强揭晓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子午工程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
承包商如何做好FIDIC建造合同条件下的工程变更
承包商如何进行最低价投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