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认证与中小企业面临的新挑战
2009-03-08魏浩义
魏浩义
摘要: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如何有效的承担社会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自身的问题及社会责任认证体制的问题,中小企业社会责任认证在当前经济环境下遇到了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新挑战并提出了实施对策。
关键词:社会责任社会责任认证中小企业新挑战
0引言
很多企业为保持国际客户都须要按受SA8000、BSCI、ICTI等国际标准或WaI mart、Disney等跨国公司的验厂等社会责任类认证审核,但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社会责任认证的意义认识不清,相关工作只是作为保证取得订单的短期任务来安排执行,没有将社会责任认证与企业长期发展作有机联系,造成相关工作急功近利,难以通过认证,即使通过认证,也不能使企业取得进步,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因此深入探讨中小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通过承担哪些社会责任来提升自己的责任能力,这对于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构建和谐的社会及中小企业后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社会责任认证与中小企业面临的新挑战
1.1社会责任认证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具有美好的前景和市场需求,通过认证,企业一是可以减少国外客户对供应商的第二方审核,节省费用和时间,增强销售优势;二是可以更大程度上符合国家和上海有关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执行上的要求;三是可以建立国际公信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又获取一张国际市场的“准入证”:四是可以使消费者对企业和产品培养正面情感;五是可以使股东对企业建立长期信心;六是可以提高中小企业员工的满意度和认同感、归属感,有利于人力资源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和打造团队精神,有助于企业取得更优的业绩和利润;七是可以使中小企业与员工、企业与社区、企业与环境的和谐共处与发展,取得“多赢”。
1.2中小企业企业社会责任认证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党和国家领导高度重视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口号的提出,以及把“尊重和保护人权”写入《宪法》,体现了“民本精神”。推动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符合这些理念,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和规范也是现代社会最起码的道德底线,是我们融入全球的通行证,也有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正,以及党和政府孜孜以求的社会稳定。让中小企业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决不是仅仅为了应付欧美国家的“劳工贸易壁垒”,而是我们上海发展方向性的自觉选择。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标准体系认证对劳工权利和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强调,是与上海推进经济市场化、法律化、道德化建设相吻合的,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
2中小企业实施社会责任认证的策略
2.1政府要引导和推进中小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2.1.1政府要加强宣传,帮助中小企业树立以社会责任为战略点,来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的观念。政府还可以出台政策鼓励,甚至拿出少量资金,资助中小企业进行社会责任认证和奖励通过社会责任认证的企业。
2.1.2引导、支持社会组织在推动企业社会责任认证中发挥作用,广泛吸纳工会、协会、研究机构和相关NGO等共同参与。
2.1.3推进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化,使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明确地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中。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积极研究社会责任的合理成份,构筑适合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管理体系,适时推出中小企业责任失信淘汰机制。要将认证的劳工标准本地化和具体化,开展自主认证,并将其引导到我国的劳动法制体系中去。
2.2中小企业的积极应对为认证创造了核心条件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中小企业这一价值观念还被赋予了更新的内涵。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将市场经济的规则推向了全球,对于推动全球范围内“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的实现具有积极的意义;但这种资本的扩张也同时将市场经济内在的矛盾即劳资矛盾,以及市场经济与政治、文化和环境的矛盾带到了世界各地。在此背景下,中小企业如今比以往更多地被理解为是社会的一部分,而这个社会则是一个概念宽广的全球社会。这对企业意味着,他们必须关注和重视超越了民族、国家边界和区域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并将它们纳入企业的整体考虑之中。今天,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中小企业都肩负着这样的责任。
也就是说,中小企业不仅要实现组织的目标和体现组织自身的价值,而且要反映组织对待和处理需求、利益、价值和规范的方式,要妥善地处理与各种类型的社会权益者即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因此,中小企业治理就不仅要考虑作为一个整体的增长及其成员的结构、构成和行为方式,而且更要关注资源的正确使用性、人员使用的适当性、与环境的和谐性,以及代际的公正性等问题。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理念,而且要成为一种实践。企业的作用是社会责任认证可行性的核心条件。
2.3增强对自身的要求,增加对社会的责任感中小企业应该有一种长远的发展观点,自觉地将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纳入到企业管理中去,学习跨国公司先进的管理理念,改善企业内部的软、硬环境,管理人性化,把对社会的责任当作是自己的责任。
2.4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劳工条件,争取中小企业社会责任认证
2.4.1经营管理者不仅在观念上要与时俱进、与国际先进管理理念接轨,而且需要认真地学习和掌握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知识和内容。
2.4.2中小企业要指定职能部门(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等)负责企业社会责任认证的具体工作,落实前期准备工作,开展研究和企业内部的宣传工作。
2.4.3开展中小企业各个层次人员(上至董事长、总经理,下至普通管理人员、操作工人)的企业社会责任知识培训,人人参与,共同努力。
2.4.4必要的资金投入。不仅仅是支付企业社会责任认证机构的认证费,更重要的是在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工权益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较大数目的资金投入。
2.4.5检查企业是否履行了有关的社会责任,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是否有违反社会责任的行为,是否切实保障了员工的正当权益。同时,要对照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社会责任条款,修、改、废、立涉及企业内部的劳动保障、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管理制度。
2.4.6运用正确的方法,辅助中小企业社会责任认证工作,比如采取PDCA(计划、实施、检查、反馈)循环法。
中小企业是在社会土壤中成长起来的,其一切行为都必须对社会负责,企业为社会承担责任是责无旁贷、天经地义的。作为履行社会公德与商业伦理的责任单位,中小企业和企业家,心中应该时刻装着社会,装着大爱,“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努力处理好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为消费者和用户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为员工营造良好的个人发展空间,在实现企业利润的同时,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