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课堂有效提问中“追问”的思考

2009-03-08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11期
关键词:交流思维课堂教学

蔡 琴

新课程改革一方面强调学习是一场不同思想的碰撞过程,另一方面,又突出了教师提问对教学的指引作用。当学生群情激动、滔滔不绝的时候,接下来该怎么办?教师应怎样有效地发挥对话中的“首席”作用?对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一、什么是“追问”

追问即提问的有效后续,是“促进学习者反思自己的初始回答,进而帮助他们理解被自己隐藏在表面观点背后的思想的问题”。我们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有效的初始问题的设计是课堂教学有效化的第一步,只有所提问题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创造性,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才能在追问交流中引发思维碰撞的火花。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也是“追问”的基础和前提。然而,教师的有效提问,不能仅仅局限于初始提问的有效,而应涵盖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初始回答、师生追问交流、完善充实的全过程。师生间妙语连珠的随机追问和应变对答,恰恰是课堂教学的魅力所在。但问题是,师生间的“随机追问和应变回答”可以预设吗?当然不可以。教师决不能完全随学生的思维而教学,也不可能预料学生会说什么,但可以研究学生可能会说什么、都有哪些说的可能、应当怎样引导,等等。基于这点,笔者认为,追问与回答可以最大程度地进行预设。在课堂上,教师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或是不经意的处理,其背后都蕴涵了教师的深入思考和精心的准备。

“初中二年级是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在初中阶段,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严密性相对较弱,在交流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思维的偏差和认识上的分歧。但这恰恰是教学的良好契机,因此,有教师说,学生的错误是教学的起点,在错误面前,也是实施追问交流的最佳时机。教师应该发挥自身思维的连贯性和周密性等方面的优势,找准追问的切入点,并将之调整为教学流程的新起点,成为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抓手”。实践证明,教师、学生、文本间的追问交流,决非简单的“是”与“不是”的对答。如果教师以“何以见得”、“你的根据是什么”、“能不能说得具体点儿”等连续追问,学生就会深入阅读和思考,由此自然而然地将“问”发启于齿。而教师也通过倾听和补充,使学生对所述看法进行更具体、细致的描述,从而在不知不觉中促使彼此的对话向纵深发展,实现学生思想的晋级跨越。在这里,追问就像路标,召唤着学生的思想,使之一步步、一点点地接近终点。

二、“追问”的方法

1.扎根生活,扣“本”追问。追问的内容必须是开放的,它链接着生活。如果局限于课本那方“四角的天空”,就很难开展有效的追问。例如,作为扬州人的朱自清,在《背影》中运用了许多扬州的方言俚语,一教师将此转化“追问”的资源。也许因为是“老乡”,话语一出,乡音一对,即道出了几分亲切:通过一句“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记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教师很快就找到了课堂提问与“追问”的话题。“迂”字有明显的扬州方言的特点,它多指考虑得过多、做得太细、太认真等意思,而编者由于对扬州方言缺乏足够的了解,将“迂”字解释为“言行守旧,不合时宜”,这显然过于笼统,且偏差较大。于是,临下课时,教师特意布置了一项预习作业:回家问问自己的长辈,扬州话里“迂”字该做怎样的解释,并举出实例。第二天,学生都交流了体会。这样,教师便以“迂”字为品析课文的切入口,寻找父亲极度关心儿子的词句,使整个课堂思维活跃、情绪热烈。正因为教师所提出的“迂”字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点,加上与编者的认识形成碰撞,所以问题一经抛出,立刻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在课堂上,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这时,教师再顺着大家的话语,进行一连串的追问,从而有效地把学生带进课文的阅读中。最后,通过自主品析,学生们都体会到了“父亲”对儿子真挚深厚的爱。

2.紧扣“文眼”,牵引追问。在教学中,教师常把牵引与牵扯相比较来谈。事实上,牵扯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大忌,它是指教师不管学生的学习状态,生拉硬扯地让学生跟着自己走;而牵引则指的是牵导、引领,这是人们倡导的一种比较理想的课堂教学方式。陈仲梁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艺术,就是教师领着学生在花园里来回走上几圈。”这个比喻就准确地区别了“牵扯”和“牵引”:参观花园需要教师牵引着学生去,才能达到欣赏的目的,而欣赏则需要学生自己去观赏、查看。如果这时教师牵扯着学生,絮絮叨叨地进行指点,学生就没时间细看,时间一长,往往就会丧失兴趣。但学生终究是要教师领着走的,如果对孩子放任自由,他们多半也欣赏不到最美的景色。由此可见,教师在文本的花园里不“引”不行,“引”多、力道重了也不行。那么,如何做到领而不扯、牵而不拽呢?笔者认为,牵引追问首先要求教师找到准确而巧妙的“牵引点”,明白哪个“点”是最佳的切入点。一般来说,“文眼”是教师的首选,其次是相机诱导。“依乎天理,批大,导大”,这里的“天理”就是指学生的思维状态和实际水平,“批大,导大”则强调教师顺应自然地开辟新的对话领域,在不断的追问中,水到渠成地导出文本的本质。

3.揣摩心灵,随机提问。众所周知,揣摩作者(或人物)的心灵心绪是解读文本的难点。尤其是大师的经典文章,读者如若在揣摩人物的心灵上下工夫,定能够读出震撼。如《散步》一文,语浅意深,教学时,教师着重引导学生从文中的许多细节描写中体会孝心。在寻找过程中,多数同学都只盯着两“背”,而一学生找到了“我”与妻子的两“蹲”,“背” 固然很好地体现了儿女的孝心,但“蹲”则能把文中人物孝敬长辈、疼爱子女的心理状态表现得更加细腻和完美。教师敏锐地观察到这一点,随即开始了对“蹲”的咀嚼,但学生的理解难以达到教师所期望的深度,甚至出现了完全相反的看法。这时,教师就请学生上台表演,通过模仿体验,因势利导、随机追问,学生的主动性被激发了,并创造性地生成了新的内容,实现了对课文的深刻解读。由此可见,随机追问一定是明确目标下的相机而动,是顺着学生思绪的有效追问。

追问,看似微不足道,却也是生命的一种姿态。教师追问学生、学生追问教师以及生生间的追问,归根结底是培养学生心底的“自追”意识,并将这种意识转化为生命中的自觉行动。学生一旦有了这种习惯,最终就会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的境地。

猜你喜欢

交流思维课堂教学
如此交流,太暖!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