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幼儿利用材料认识世界
2009-03-08周燕军
周燕军
[摘 要]教师要为幼儿投放符合他们的兴趣需要、暗含教育价值、有适宜结构、能引发探究的材料,使幼儿通过实际操作,感受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自然结果的反馈中形成新的认识结构,支持幼儿不断实现自己的目标,在学以致用的同时,逐渐认识世界。
[关键词]幼儿 适宜材料 主动学习 有效互动 认识世界
材料既是引发幼儿探究的刺激物,又是他们主动建构对周围物质世界认识的中介和桥梁。幼儿正是借助于对物体的直接操作,实现着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因此,教师应该通过投放材料来物化教育目标和内容,使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得教育所期望达到的目标与经验。
一、为幼儿创设自由取材的空间,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材料,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条件。让幼儿自己来选择和决定用材料干什么,不仅有利于幼儿运用原有经验,表现自己的想法,按自己的想法和方式解决问题,使原有经验获得提升,还有助于他们把自己看成是一个能产生思想、解决问题的人,进一步产生探究的愿望。同时,这也是教师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能力偏向、性格特点、做事风格的有效途径。教师应从幼儿的选择中判断他们的上述特征,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例如,在“光与影”的活动中,在带领幼儿到户外充分感受了光、影、遮档物之间的关系后,笔者给孩子们出了一个小难题;请他们在屋里给物品制造出影子。任务提出后,笔者请幼儿先来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自己选择实验材料。幼儿迫不及待地按照自己的方案选择材料,开始了造影活动:明明选择用手电筒来照射方积木;苗苗选择用管灯来为自己的小书包造影子;东东要用小手电为自己最喜欢的小印章造影子……方案的设计使孩子们对活动的关注达到了高潮,也使笔者了解到大部分孩子对影子的形成条件已经有了较充分的感受。在孩子们忙碌的身影中,笔者发现灵灵正紧锁着眉头发愁呢!悄然走近她,发现她正举着台灯四处照着。虽然台灯照出的光“光芒万丈”,但她的小脸却“阴云密布”,自己还小声嘀咕着:“影子呢?影子在哪里?”原来她只想着光源,而忽略了遮挡物这一要素,因此就没有制造出影子。了解到她的这种状况,笔者悄声提示道:“别着急,再去看看记录表,看还有什么东西能帮上你的忙。”听了这话后,灵灵的焦急情绪稍稍有所缓和,她开始有目的地观察同伴的操作,再对照自己的记录表进行思考。这种带着问题的思考,使她茅塞顿开,她立即选择了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小汽车,用台灯照射出了小汽车的影子。你看,积木的影子、书包的影子、小印章的影子、小汽车的影子、各种形态的影子都纷纷投射在地板上、墙壁上,幼儿们兴奋得相互欣赏着、交流着……当他们对自己造出的影子激动万分时,也正是他们对“影子形成条件”这个经验的提升之时。
二、提供暗含教育价值、有适宜结构、能引发幼儿探究的材料
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人类认识活动必不可少的主观前提,是探究和学习的原动力、内驱力。它不仅能提高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和效果,还能使认识活动成为快乐的事情。幼儿的认识活动更是受到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的直接驱使和控制,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使幼儿的认识活动得以维持和获得成功的首要前提。因此,教师提供的材料要能引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能让幼儿产生看一看、摸一摸的欲望。其次,材料应该具有开放性,有多种组合的可能性,能激发幼儿接近材料,能自由地用自己的方式操作、改变、组合它们。再有,材料要能够揭示许多有关现象和事物之间的关系,使幼儿通过操作和使用这些材料明显地感受到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新经验。
在和幼儿一起探索生活中他们感兴趣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时,笔者越发地感受到:只有提供适宜的材料,才能对幼儿的探索起到有效的支持作用。在组织中班幼儿感受光是沿直线传播时,笔者与幼儿进行了有目的地交谈,了解到幼儿们对“光线传播”的已有经验是:光是一跳一跳的、光是会拐弯的、光是滚着走的……这正是幼儿们自己对一些生活现象的理解:街头上闪动的霓虹灯、艺术造型的灯箱广告……
怎样让幼儿在这个基础上,能够对光有一个更加客观的认识呢?用什么样的材料能够把抽象的“光的传播路线”变得具体直观,让幼儿真实地感受到,从而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原有经验呢?笔者选择了管子与手电:手电可以让幼儿直接操作光源,而管子的口径可以与手电的口径对接,能让幼儿在管子的另一端明显看到光线照出来。为了让幼儿更加客观的理解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笔者制作了不同的管子:纸质的圆口直管、方口直管;塑料的圆口直管、方口直管;纸质的方口弯管;塑料的圆口弯管。这样,在幼儿体验过程中,通过反复的尝试、体验、总结、提升,他们将会充分的感受到:光只能从直的管子里照出来,且不受管口形状及管子质地的影响,而不能从弯的管子里直接照出来。
当笔者把这些形态各异的管子和手电呈现在幼儿面前的时候,他们兴奋了,纷纷拿起这些不同的管子又是看又是摸,有的还使劲捏一捏……经过一番探索,他们了解了这些管子的不同,便开始了新的尝试。只见他们先用手电往一个管子里面照,发现光都跑进了管子里。这时,有的幼儿发现管子里的光照到了地上,便兴奋地招呼同伴来分享他的发现;而有的幼儿拿的是弯管子,看不到光出来,便开始去换管子。这时,一部分幼儿又有了新的尝试,他们把不同的管子开始进行随意组合,把它们口连口地套在一起,然后再拿手电去照……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尝试与体验,幼儿们已经感受到不是所有的管子,光都能直接照过去。笔者便组织他们开始进行分类,把光能照过去的管子和不能照过去的管子分开,幼儿很快把直管子和弯管子分成了两组。在此期间,个别幼儿还曾经出现了认知反复,但在与同伴的争执下,在有目的地再次验证中,他们统一了认识——光只能从直的管子里照出去,因为它是沿直线传播的。
通过这个活动,我们不难看出,开放的材料不仅能有效引发幼儿接近材料、自主操作、主动探究的欲望,更重要的是教师提供的材料能使幼儿通过操作,明显地感受到事物间的关系,从自然结果的反馈中不断提升经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三、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不断扩展、增加材料,支持、引导幼儿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在幼儿操作和探究材料的过程中,教师要客观地观察、耐心地倾听、有效地询问,甚至以幼儿的方式操作材料,来了解幼儿有哪些需要,以便在适当的时机为幼儿提供他所需要的材料和帮助。同时,还要引导他们关注自己操作材料之后所产生的变化和结果,启发他们对自己的操作进行思考,促进幼儿建构起动作与动作结果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促进新经验的获得。这就要求教师投放的材料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教育内容与要求不断扩展和增加,材料要不断支持幼儿实现自己的想法,材料要能推动幼儿实现经验提升。
一段时间,天气转暖。根据幼儿喜爱玩水的天性,笔者在实验区投放了沉浮实验的材料。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用哭脸和笑脸分别作了两个分类筐,请幼儿把能浮起来的物品放在“笑脸”筐里,把沉下去的物品放到“哭脸”筐里。有趣的实验与形象的任务,使幼儿积极专注地投入了实验。当幼儿对这些材料有了充分的感受后,笔者又对材料进行了扩充,以引起幼儿的进一步探究。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体验,笔者发现幼儿对物品的沉浮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概括性的经验:掂起来轻一些的东西和底是平的东西能浮在水面上,重的东西和又小又尖的东西会沉下去。幼儿的这些信息反馈,都充分说明现有的材料与任务对他们已经不具任何挑战性了。笔者就及时对幼儿提出了新的任务——改变物品的原来状态,让浮起来的物品沉下去,让沉下去的物品浮起来。与此同时,在材料上又增加了橡皮泥、磁铁、锡纸等特殊材料,引导幼儿充分体验这些材料与改变物体沉浮之间的关系。新的任务与新的材料,对幼儿的深入探究起到了推动作用。他们大胆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反复试验着,在一次又一次的试验中,渐渐发现了失败的原因,逐渐找到了最佳的方法。他们会往塑料盒里加上重重的石头,改变它的重量,让它不再浮出水面;会用锡纸折成的小船托起小石头,来扩大它的受力面积,使它能浮在水面上……在这个反复尝试、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幼儿们为自己的大脑又注入了新的经验。
正是有了富有结构的材料,才引起了幼儿逐步深入的探究;正是有了揭示事物间规律的材料,才使幼儿在亲身体验中,逐渐形成了新的认知经验;正是有了宽松、自主的选择空间,才使幼儿许多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得以实现,真正地促进了幼儿个性化的发展;正是有了教师富有启发性的引导与支持,才使幼儿通过设想、质疑、验证、交流、总结,逐步迁移、提升自己的原有经验,在学以致用的同时,逐渐认识了世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9.
[2]“做中学”北京地区项目工作小组翻译.做中学小学、幼儿园科学教育实验研究(内部资料)[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