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带北部湾风情特色的坭兴陶工艺品的研发

2009-03-07

佛山陶瓷 2009年1期
关键词:研发

肖 洒 王 宁

摘要 本文就我国带北部湾风情特色的坭兴陶工艺品的开发与创新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发展广西坭兴陶工艺品,应密切结合北部湾本土资源优势与北部湾的文化特色,开发以北部湾建筑、北部湾风俗民情、北部湾人物、北部湾名胜古迹等文化特色为主体的、不同类型的北部湾韵味坭兴陶工艺品,从而促进北部湾本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北部湾风情,特色坭兴陶,研发

1引 言

北部湾地区(主要指中国沿海的广东、广西和海南三个省区,以及越南北部的广宁省、海防市、太平省和清化省区域)有着很丰富的民族艺术资源,尤其是位于北部湾的广西坭兴陶工艺历史悠久、名闻遐迩。坭兴陶具有1300多年的历史,与宜兴紫砂陶、四川荣昌陶和云南建水陶并称中国四大名陶,与壮锦并称为“广西二宝”。在北部湾经济开始转型时,出现了以下的状况:一方面由于对外开放的深入,无论是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对优秀的坭兴陶工艺品需求不断增加,在品种式样上也大大超越了原有经济情况下的固有模式;另一方面,原有老的坭兴陶企业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具有北部湾风情特色的优秀坭兴陶工艺品不多,无论在品种、类型,还是在艺术形式与品类上,相互雷同,既不丰富也缺少特色,未能适应国内外爱好者的不同需求,与迅速发展的工艺品事业不相称。现阶段,在艺术设计上必须要有所创新,包括图案、肌理、色彩等应更具有新潮感。只有创新,才会具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北部湾坭兴陶应更着重多样化,重视对具有北部湾风情特色的坭兴陶工艺品的开发。

2 新时代下北部湾坭兴陶的研发思路

2.1增强具有北部湾风情的文化型坭兴陶工艺品的开发

广西是文化之乡,是北部湾的中心地带,有着深厚的北部湾文化遗产。结合北部湾文化的这种优势,可以增强以北部湾杰出人物、历史故事、北部湾风土人情为题材的艺术品,一方面款式应多种多样,追求造型的别致与多样化,一方面要依靠科技求发展的观念,敢于在市场的竞争中大胆地探索,不断地发展,努力打造出个性特色,给国内外欣赏者带来享受,增强爱好者对北部湾文化的喜爱。如果能让爱好者多方面多层次更多地了解北部湾文化的内涵,就更能增加爱好者对北部湾的兴趣。从古至今,北部湾英才辈出已成为北部湾人的荣耀,将这些名人的风采,以写实和夸张的不同手法在坭兴陶艺术中表现出来,是开发新型的北部湾坭兴陶纪念品的亮点,如以中华民族英雄——冯子材、刘永福;体操王子——李宁;著名歌唱家——郁钧剑等为题材塑造一些精细雕型,或塑造以反映广西民族婚嫁场面为题材的适合于室内外装饰的坭兴陶壁画。这里塑造的每一个情节,都是一个真实故事的缩影;每一个片断,都是一个形象的写真。可以想象,将广西民族英雄冯子材、刘永福的光辉形象以陶塑的形式表现出来,形成系列坭兴陶艺术作品,不但是对过去无言的记录,也为以后的流传起到重要作用,给后人留下一笔丰富的有形的文化艺术模型,必将在坭兴陶史上写下广西人新的辉煌。笔者用广西坭兴陶做的作品《德》,以高鼓为原形,再进行变形,采用广西传统图案——花山壁画做装饰。在上部雕刻书法“龟龙麟凤”。用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2.2 研发具有北部湾风情的坭兴陶装饰工艺品

开发设计出一系列类似钥匙圈、徽章、挂件等多样化形式的坭兴陶工艺品(如图2),让爱好者配戴在身上,亲身体验,加深印象与感受,获得兴奋和快乐,留下美好的记忆和回味,也可以让爱好者亲手参与坭兴陶装饰品的的制作,体验制作的乐趣,甚至可以让爱好者将参与制作的成品带走,让爱好者留下终生难忘的纪念。在设计和开发时应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原则,突出独特的文化品味和注重对地域文化的表达,鼓励以景区景点自行开发与其相称的装饰艺术品,或开发有保存价值的装饰精品。

2.3 开发具有北部湾风情的商品及收藏型艺术品

坭兴陶种类繁多、造型独特、工艺精湛,极富纪念意义和艺术魅力,是人们购物的主要对象。不少室内、室外的建筑都摆设着坭兴陶装饰陈设品,既美化了环境,又陶冶了人们的情操。而现代坭兴陶在传统坭兴陶的基础上的更新与发展,带来了现代坭兴陶的创作方向与表现形式、表现手法的拓展。这二者为发展广西北部湾的坭兴陶业,开发具有山区特色的坭兴陶商品,体现原汁原味的本土气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商品资源状况出发,以资源调查为基础,开发并使之成为拳头商品。在大件坭兴陶工艺品走进人们生活空间的同时,开发小型坭兴陶工艺品的需求也大有可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新款北部湾风情小型坭兴陶装饰品,既要小而精美、造型新奇,具有可随身佩戴的特点,又要具有随时观赏性。不可否认的是,精心设计其包装也非常重要,包装也是构成商品的重要部分,轻巧、美观、方便携带,可以增加纪念品的艺术美感。

2.4 突破坭兴陶“窑变”的技术瓶颈

坭兴陶是中国稀有的陶器品种之一,历来数量很少,目前能制作陶艺品的能工巧匠仅剩下20人,每年出产作品不足500件。据悉,在社会及博物馆收藏的坭兴陶数量也不多,以广东为例,仅广东省博物馆、陈家祠及六榕寺有藏品,在民间更鲜为人知。由于目前坭兴陶的价格低于它的价值,通常一件大师的作品售价仅在3000~10000元左右。如被意大利、日本国家博物馆收藏的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人帲在1984年创作的《四神挂碟》(四件套),售价也不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介入文化领域的现象逐步增多,一些企业高价购藏艺术作品,名陶珍品越来越受到高层人物、精英分子、收藏者的青睐,窑变坭兴珍品将会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坭兴“窑变”是坭兴陶珍品实现规模化生产的技术瓶颈。传统的烧制方法,窑变机率仅占烧成产品的1‰左右,被视为珍品的更少,制造成本又高,无法大批量生产。2003年,钦州坭兴陶艺有限公司应用现代梭式窑烧制坭兴陶艺品产生了理想的窑变色彩,使烧成率和窑变产品的产量大大提高,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烧制出来的产品附加值增加,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2.5 釉的新表现手法

首先,北部湾坭兴的泥质地细腻、坚硬结实、音质铿锵,装饰艺术上主要采用雕、刻、剔等技法,在泥坯上雕、刻、剔出花卉、人物、山水等图案,并可填入白、赭等色泥抹平,此时用釉可以补充雕刻的不足。其次,广西坭兴陶材质主要以深褐色为主,色泽比较单一。以后可以通过对色釉的研究,增加广西坭兴陶的装饰品种。尤其是广西坭兴陶属于厚釉坭兴陶,更应强调造型结构和形体的起伏,不能合混。以上特点正好适合以颜色釉为装饰,既能突出造形本身的特点,又能弥补厚釉坭兴陶装饰不足的缺撼,不同的颜色釉有着绚烂、沉静、匀净、斑驳等无穷的变化,表现力极为丰富。另外,广西坭兴陶经烧制产生“窑变”,即偶然有极少量的坯体在原来铁红色的基础上隐约呈现出古铜、紫红、铁青、金黄、墨绿等多种色泽,以及天斑、虎纹等纹路变化,经打磨加工后,这些特色便更加明显地显现出来。利用本身的色彩和色釉的适当结合,也可以做出一些新的创新作品。

3结 语

综上所述,发展北部湾风情特色坭兴陶工艺品,一方面应增加种类,使其多样化、系列化,开发不同档次的坭兴陶工艺品,满足不同层次人的购物需求;另一方面应开发富有北部湾本土特色和艺术特色、具有纪念价值的高质量的北部湾风情特色坭兴陶工艺品,促进北部湾本土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杨永善.文艺研究,2003,1:131~135

2 何炳钦.有关坭兴陶设计中线的思考[J].中国坭兴陶,1994,2

3 熊青珍.新形势下大埔坭兴陶设计的突破点[J].广东建材,2006,11

4 广西出土文物[M].文物出版社出版,1987

5 广东文物考古资料选辑(第一辑)[M].广东省博物馆编,1989

6 广东省博物馆建馆三十周年论文集(1959-1989)[C].

7 (民国)钦县县志[M].1946

8 北部湾文史资料·第一辑[M].1985

猜你喜欢

研发
小水电高周高压保护装置研发
直流系统绝缘监测装置试验仪探讨与实践
浅谈供电企业工签证审计系统研发的必要性
配变终端与用电采集设备现场检测装置研发
幼儿园童趣打击乐活动的研发
技术管理在化妆品研发中的应用探析
创新研发与消费者行为的诱因分析
新型多功能电热锅加热盘技术研发探究
财务保守战略下的创新型企业R&D投入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