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为“南雁”驱“北寒”
2009-03-06贾宪章
贾宪章
最近读到一篇名为“不南飞的大雁”的短文,不禁被蕴涵其中的育人哲理所吸引,联想到许多类似的育人情形仍在继续上演,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不禁忧心忡忡。故事的大意是:在加拿大温哥华,人们常会到海边的公园里看大雁。大雁的身躯巨大得出乎人的意料,大约有白鹅的四倍。那么多身躯庞大的雁聚在一起,场面令人十分震撼。人们一般会带一些饼干、薯片、杂食,准备在草地上喂食大雁,大雁立刻站起来,围绕在人们的身边。那些大雁似有灵性,叫着向人们乞食,人们就会把食物丢到空中。从前,夏天快结束的时候,大雁就准备南飞了,它们会在南方避寒,一直到隔年的春天才飞回来。不过,这里的大雁早就不南飞了。为什么大雁不再南飞呢?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已经习惯在这海边喂食大雁。冬天的时候,它们躲在建筑物里避寒,有人喂食,就飞出来吃,冬天也就那样过了。有人感叹:总有一天,全温哥华的大雁都不会再南飞了,候鸟变成留鸟,再过几代,大雁的子孙就会失去飞翔的能力,然后,再过几代,子孙们甚至完全不知道南飞这回事了……
人们这样喂食大雁,使其不再南飞,甚至无法飞行,实在是令人不安。而现在想想,我们身边的许多育人者又何尝不是在自己的施教过程中把受教育者当作“大雁”喂食,有意或无意驱除“北寒”使其忘却南飞呢!
在日常教育实践中,每个孩子都可能成长为搏击长空的大雁,许多育人者明知“北方的严寒”是“雁南飞”的主要缘由,“南飞”是大雁必需的历练,也是成就“大雁特质”的必要途径,却常常以“爱的名义”不遗余力地为其做着“驱寒”工作,进而让其省略“南飞”,忘记了“南飞”:有的家长热衷于建“温室”,把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好,哪怕是他们力所能及的小事,不让其经受一丝风雨;有的教师习惯扮作“保姆”,教学中常常施以填鸭式“喂养”,不让其经历一回挫折;有的学校喜欢做“摇篮”,担心会摔着孩子,就铲平这儿太陡的斜坡,或害怕会挤着孩子,就改大那儿太窄的走廊,不让其体验一次风险……正是他们细致入微的“驱寒功夫”粗暴地剥夺了其磨砺飞翔本领的机会,从而让“大雁”平庸得忘记了飞翔。
莫为“南雁”驱“北寒”。首先,育人者应尊重孩子的成长环境,不应随意营造“变频的季节”,让孩子的成长环境时刻保持天然状态,不主观臆断地扩大或者缩小其应有的特色,不论严寒酷热,都不自以为是地拉扯或伸缩其影响的范围。只有让他们亲身去体验、经历、排除一个又一个困难、障碍、挫折而学到的东西,才是真正的素养。
其次,育人者应信任孩子的成长能力,不应刻意打造“温馨的伞盖”。有人说:“教育,首先是一种保护!”但过分的外界保护只会产生“一时之效”,“包办”式的“爱”只会害了孩子,只会落一个懒惰、懦弱,事事依赖的后果。因此,教师在关切之余还应学会“隔岸观火”,扔掉自己手中为其撑起的“大伞”,多一份耐心和信任,让孩子多一些自主磨砺的机会,让孩子自己撑起一把自信、自主的“伞”。
再者,育人者应尊重孩子的成长意愿,不应无端添加“个人的色彩”。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有自己的梦想,育人者必须尊重、顺应其成长需求。一方面,应多站在孩子的“位置”上用心捕捉其情绪变化和成长需求;另一方面,要摆脱自己固有育人思维的束缚,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莫为“南雁”驱“北寒”。每一个育人者都应从这个故事中得到警示,主动弥补自己育人理念的一些缺失,自觉走出许多育人行为的短视,敢于解开自己爱的束缚,尽量多让孩子们自己去适应周围水分的干湿、温度的高低、空气的厚薄。少些包办,多些耐心,他们一定会用自己的双臂拥抱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中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