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高校单身女硕士的情感和心理调查

2009-03-06

消费导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研究生情感心理

玉 苗

[摘 要]在对云南四所高校242名未婚女硕士进行问卷调查和25个深入访谈中抽取出单身女硕士的样本,对这个群体的情感和心理进行研究。调查结果显示:40%的高校女硕士处于单身;造成单身的有主、客观原因;但大多数女硕士对结束单身并不是特别急切,相反她们始终对婚恋抱着认真、负责、现实的态度,对婚恋前景较为自信、乐观;调查表明女硕士在婚恋中有独立自主的一面,也有在传统与现代价值取向中的矛盾、迷茫的一面。

[关键词]单身女硕士 研究生 情感 心理

作者简介:玉苗(1984-),女,广西南宁,硕士,研究方向:家庭社会学、发展社会学、女性研究,云南省昆明市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

一、单身女硕士的人口特征

哪些女硕士易单身呢?调查发现,女硕士的单身状态和年龄、年级、是否独生和月花销具有显著相关。22-24年龄阶段的女硕士单身比例较高(45.5%),25岁以上的女硕士只有36.2%单身。在年级变量中,研一女硕士单身比例最高,为47.0%,研二女生单身比例最低(35.5%)。独生子女更可能单身(48.7%),非独生子女中只有36.0%单身。月花销和女硕士单身呈负相关,随着月花销的升高,女硕士单身比例下降。月花销在701元以上的女硕士中单身的为29.7%,而花费低于500元每月的女硕士单身比例达47.4%。

二、女硕士单身的原因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造成女硕士单身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因素。从主观上看,主要是“暂不考虑,毕业工作后再谈”(48.3%)的心理,“对异性要求高”(31.6%),“与异性交往能力欠缺”(12.6%);持“独身主义”也有一定的比例(10.6%);对于那些有过失恋经历的女硕士来说, “怕受伤,怕失败”的心理(7.4%)使她们对爱情望而却步。从客观上看,“生活圈子小,认识异性途径少”(47.4%),“学业、工作忙没时间”(27.7%)是主要原因。

从调查数据我们发现“年龄”、“学历”等一般人认为會对女硕士婚恋产生至关重要影响的因素,其作用反而微乎其微。笔者认为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女硕士群体年轻化,二是女硕士择偶范围局限在学校。

从年龄上看,随着直接从本科攻读硕士的学生增多,女硕士生普遍年轻化。本次调查显示女硕士生年龄集中22-29岁(占97.5%),其中22-24岁的占41.7%,在25-29年龄段中又以25-27岁为主,30岁以上的大龄女硕士比例很低。另一方面是整个社会初婚年龄提高,这样女硕士虽然到了婚恋的适龄期,年龄的压力还未充分显现。从择偶范围看,女硕士生一般都生活在学校这个小圈子里面,所认识、接触到的异性一般都是自己的同班同学、师兄师弟、老乡等,在数量上毕竟有限。由于生活、交际范围基本限于校园,女硕士生对婚恋对象的选择一般也集中在校园里具有相当学历的异性。这样,学历的压力暂时没有凸显。但如果择偶范围扩大到社会,由于择偶梯度和传统“男高女低”婚配模式的存在,男性更倾向于选择学历、工资薪酬等与自己相当或低于自己的女性作为终身的伴侣。这时,女硕士学历太高导致的择偶困难不可避免地凸现。以下就是一个例子:男朋友在某国有大型企业工作的研二女生W11有一次想把单身的舍友介绍给男朋友的同事,对方一听是研究生,忙说:“研究生啊,不行吧,学历太高了。”

三、单身女硕士的情感心理

单身女硕士的情感心理状况如何?从调查的数据我们看到,单身并没有给女硕士带来太大的压力,75.2%的单身女硕士感到“一般”或“没什么压力”,只有23.7%感觉压力“非常大”或“比较大”;对于单身的状态,女硕士似乎都比较随遇而安,并不急于改变,只有17.5%的单身女硕士“非常强烈”或“比较强烈”想结束单身;对自身婚恋前景,57.9%的单身女硕士表示“非常有信心”或“比较有信心” ,选择“信心不大”的只有4.2%;当问到“如果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异性,你怎么办”时,坚持“宁缺毋滥,选择独身”的比例达48.5%,说不清的占39.6%,只有11.5%的单身者会“降低标准,找一个凑合着过”。这说明:

(一)女硕士在婚恋方面独立、自主、自信,注重婚恋中的情感因素。虽然单身,但并不会迫于外界的舆论压力,随大流匆忙结束单身,而是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真正的需要,自信、乐观地看待自己的婚恋前景,在没有遇到合适的异性时,选择宁缺毋滥,显示了女硕士的独立和对真挚感情的执着追求,同时也表明女硕士的独立自主,自信没有感情自己也可以过得好。如性格大大咧咧、开朗、豪爽,的北方女孩W09说:“如果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我肯定是宁缺毋滥,我这人向来一直比较独立。”

(二)女硕士对待婚恋态度认真、负责、谨慎。种种原因导致了部分女硕士单身,但不管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自愿的抑或被迫的,这些女硕士无疑都表现出对婚恋认真、负责、谨慎的态度。特别是自愿单身的女硕士,她们认为在校园里的爱情不现实,因为前途未卜,不知道两个人将来是否能走到一起,担心毕业时因为籍贯、工作地不一致等现实原因造成感情失败,所以希望到毕业工作、生活稳定后再谈。如W06说:“我毕业后肯定是要回家乡的,在这边找一个云南的,不现实,所以,肯定是不考虑了。”这个观点揭示了大部分选择“暂不考虑,毕业工作后再谈”的单身女硕士的真实心理,也反映了女硕士对感情认真、负责、谨慎又比较现实的态度。

(三)女硕士在传统与现代两种价值观之间迷茫、徘徊。这一点突出表现在“如果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异性,您怎么办”的回答上,接近40%的女硕士选择“不清楚”。对此,坚持不结婚生子的W05的观点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如果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我自己的主观愿望是“宁缺毋滥,选择独身”,但是,可能到时外界的压力会很大,自己也会妥协。”从未谈过恋爱的研一女生W04说:“独身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可能后来会顶不住压力,会那样(笔者注:即结婚)。”另一位从未谈过恋爱的研二女生W03说:“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心态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现在不清楚,两种(笔者注:指“降低标准,找一个凑合”和“宁缺毋滥,选择独身”)都有可能。也许会因为外界压力结婚,也许自己发展得很好,也可以独身。”

作为接受了多年高等教育,深受现代价值观浸染的知识分子,认同了女性的自立、自强,追求自我价值;但现代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以传统的模式来期待、要求、评价女性,使得女硕士在传统和现代两种价值观之中不知所措,有时候为了达到心理平衡不得不调整标准、行为等以迎合社会的要求。

四、 结语

综上分析,高校中女硕士单身的比例较高,将近四成的女硕士处于单身状态。女硕士单身是主客观原因共同造成的,一方面女硕士担心校园里的感情不现实、没结果因而持“暂不考虑,毕业工作后再谈”的拒绝、观望态度;另一方面“交际范围小,认识异性途径少”和“对异性要求高”也限制了女硕士的择偶。虽然婚姻情感大事未定,但大多单身女硕士对此较为冷静,对婚恋始终抱着认真、负责、现实的态度,对婚恋前景也较为自信、乐观;此外在婚恋的问题上,处于传统和现代文化双重影响下的女硕士也表现出了价值观上的矛盾。

猜你喜欢

研究生情感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心理感受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移植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