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RP仿真课程公开课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2009-03-06王建华

消费导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公开课教学方法

王建华

[摘 要]ERP仿真课程公开课是面向全校开设的课程,学生来自于不同的专业,专业的不同性,使得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也将随之要改革。本文基于ERP仿真课程本身的特点和要求,就该课程的公开课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ERP 仿真课程 公开课 教学方法

我院从2004年起因工业工程专业的需求,开设了ERP课程,并开始进行以ERP实验教学为突破口的学科综合性计算机模拟实践教学的探索。2006年8月,我院派出的五人小组在全国用友杯ERP模拟对抗赛中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自ERP实验室建成以来,使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得以开展,受益学生数也达到了400人以上。但是仅仅局限于本院本科生的教学不能够使更多的学生受益,让全校各专业的学生都有机会来学习该课程,才是该课程设置的宗旨,一方面能让更多学生享受到该课程的教学,同时,也能充分发挥该课程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我院特开设了公开课,同样地,研究和探讨ERP仿真课程公开课的教学方法也显得很有意义。

一、ERP仿真课程公开课的特点

(一)从ERP仿真课程本身来看

ERP仿真课程,沙盘仿真环节是最为主要的内容。该课程不同于一般的以理论和案例为主的管理课程,而是一种体验式的互动学习。该课程涉及整体战略、产品研发、设备投资改造、生产能力规划、物料需求计划、资金需求规划、市场与销售、财务经济指标分析、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团队沟通与建设等多个方面,企业结构和管理的操作全部展示在模拟沙盘上,每个学生都能直接参与模拟的企业运作,体验复杂、抽象的经营管理理论。教学时,学生们分别组成六个管理团队,互相竞争,每个小组的成员将分别担任公司中的重要职位,每队要模拟管理一家拥有1亿资产的、销售良好、资金充裕的企业,连续从事6至8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活动,在同行竞争、产品老化、市场单一化等情况下,保持公司持续盈利并不断成长是每个成员要面临的挑战。

ERP仿真课程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受训者通过受训,可以在管理、知识、管理技能等多方面得到全面提高。该课程融合理论与实践,集角色扮演与岗位体验于一身,受训者在参与、体验中完成从知识到技能的转化。受训者借助ERP沙盘推演自己的企业经营管理思路,从每一次基于现场的案例分析及基于数据分析的企业诊断中获得启发,从而达到磨练受训者的商业决策敏感度,提升决策能力及长期规划能力的目的。这种按照模拟体验式教学方案要求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二)从学生方面来看

ERP仿真课程的开设,最初是基于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的教学需求,学生面仅仅局限于本专业,受益学生受到限制,同时,资源也没有得以充分利用,因此,向全校开设了公开课。由于是公开课,学生是来自于不同的专业,几乎我校所有专业的学生都有报修该课程,这样,因为专业的不同性,使得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也将随之要改革。

二、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缺陷

(一)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是未能妥善解决知识传授与能力、素质培养的矛盾,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的整合与知识意义的建构,忽视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能力与素质的提高。

二是未能妥善处理理论与实践的矛盾,片面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与理论的应用。

三是未能妥善处理教与学的矛盾,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强调以教为中心,而不是以学为中心,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

(二)“打补丁”式的教学改革流于形式

针对上述矛盾,我们也曾进行过多种改革,比如将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组织学生到校外进行社会调查,加强校外的专业实习与毕业实习环节,等等。然而,这些“打补丁”式的改革并未获得理想的效果,案例教学大多蜕变为课堂讲授中的实证举例,校外的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往往囿于实习单位保守商业秘密的需要与受到毕业生择业的冲击而流于形式。

三、ERP仿真课程公开课教学方法改革

(一)教学方式的改革

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一切都由教师决定,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即处于被灌输状态的教学现状。将ERP课程分为沙盘仿真环节、原理讲授环节和上机实验环节三部分。沙盘仿真环节为学生创造一種与现实极为接近的仿真环境,注意了企业经营中各种角色的设置,强调体验式、互动式学习,弥补学生实践经验的不足。这一阶段的最大特点是立体直观,趣味性、竞争性强,能够激发学生从错误和失败中主动思考;原理讲授环节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加强理论知识的灌输。在课程的最后,以专题讨论形式,讨论目前ERP的一些热点问题。学生通过课外收集、准备资料,课堂讨论,对原来认识比较模糊的问题,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兴趣;上机实验环节将系统环境与企业运营环境对比,通过对软件实现方法的深入分析,不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原理,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而且使学生在软件应用中具有更强的理论指导。使学生对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

在这3个环节中,每一个环节都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的引导者和服务者。这一特点在第一环节(沙盘仿真)和第三环节(上机实验)表现得非常明显,即使在第二环节(原理讲授),我们也留出了3个课时的时间,让学生就ERP热点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变授课对象单一为授课对象多元化的局面

传统教学方式中,授课对象大多为同一专业或专业极为相近的学生,而ERP仿真课程开设公开课,恰好在这一点上有了突破。ERP仿真课程将学生分为若干个相互竞争的“虚拟”企业,可由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组合构成一支团队,根据他们的专业特长担任相应角色。学生在体验本角色的同时,也了解了其他角色的作用,并且理解了各个角色只有相互沟通、相互协调,才能发挥团队整体绩效。授课对象的多元化有助于培养精通本专业、熟悉其他相关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四、教学方法改革达到的效果

解决了本科生教学中因缺少实践环节或实践效果欠佳而产生的一些问题,如通常表现出的由学校进入社会后产生的脱节,学生无法一下子适应社会等。ERP仿真课程的开设,以及在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促使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就对现代企业和社会具有完整、深入的了解,对企业ERP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使他们走出校门后能够立刻与市场接轨。

解决了本科生教学中普遍存在专业知识面太过狭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不足等问题。使学生在擅长精通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在ERP仿真课程的学习中,通过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对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其他专业也有相当程度的了解,使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增长,通才加专才的复合型人才也越来越满足社会的需求。

五、结论

ERP仿真课程公开课的开设,为全校各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平台,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导向作用相结合、专业知识学习与相关知识学习相结合、理论升华与理论应用相结合,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一体,开拓出了一条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开放型本科人才的成功之路。随着ERP仿真课程教学的进一步深入,对她的教学改革还将继续。

猜你喜欢

公开课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第一次公开课
浅谈“说课”与“公开课”的异同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一网打尽”还是“循序渐进”——由公开课《水调歌头》说起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