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加强环境教育,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并进
2009-03-06陈殊倩王英杰
陈殊倩 王英杰
作者简介:陈殊倩,福建漳州师范学院政法系07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王英杰,海南师范大学政法经济学院07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环境教育是国际教育界的新生事物,它是指一个涉及整个教育过程的教育新领域,它以生态、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促进以全新的教育思想、教育途径与方法,实现受教育者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一系列转变,使受教育者成为具有环境综合素养的新人类。环境教育是使对环境或生态的考虑和传播成为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维度与要素的教育。
一、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由环境问题决定。环境问题现在越演越烈,而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人是根本原因,特别是人对环境的自私、贪欲,所以有必要通过环境教育,提高人的环境意识,形成良好的环境综合素质,以解决环境问题。其次,由环境教育现状决定。环境教育于1972人类环境会议后正式确定下来,但我国引入的较晚,还存在着环境教育的观念淡薄、知识匮乏;资源短缺;途径狭窄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改变环境教育的现状,弥补环境教育的先天不足,必须努力解决环境教育自身出现的问题,以促进环境教育的发展和创新。
既如此,学校、社会应把环境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二、环境教育的对策
(一)采用渗透式方法学习环境知识和理论
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其实是以自然科学,环境科学为基础,处理环境利益冲突的问题,这就决定了环境科学知识和理论是重要的。如,许多人虽懂“滥伐热带雨林是错误的”,“不断地破坏自然资源是不负责任行为”,但缺乏对滥伐森林造成的生态学影响的清晰的理论认识,或对资源破坏程度的认识不够深刻,或缺乏对滥施杀虫剂行为的生物学认识。所以这些人就不能从认识与行动上强烈反对错误行为。为了做到这点,必须学习环境科学知识和环境理论。针对环境教育的多学科特点,为了避免单一学科的讲授法导致知识理论的片面性这一缺点,采用渗透式教育方法,即環境内容渗透到不同学科。如公共必修课的哲学课讲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道德教育可渗透环境伦理学,把道德规范从人与人层面扩大到人与环境关系层面;在生物教学中,结合食物链讲解生态平衡的保护和修复;在自然科学中融入太阳能,光合作用的知识。历史、文化、音乐、以及数理化等各个学科都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渗透时,教师要注意环境概念要与已设课程的目标相一致,这样保证在执行教育计划时,环境概念能为学生接受。同时,要注意了解学生,激发其兴趣,从而主动学习。必要时,可以与校园、社区的文化活动协调、配合,形成环境教育更大的合力。
(二)采用自然教育方法培养环境道德情感与价值观
环境教育不能停留在理论的传授,更应注重培养良好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世界观和道德观,加深人对自然的情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如果 没有环境道德情感、意识与价值观的培养,会造成简单的认知,缺乏为什么要与为什么不要的道德追问与道德情感的积淀,一旦离开特定环境,先前的环境认知很容易消解。自然教育法就是通过让青少年接触自然环境,接触动植物,从而培养对自然万物的关爱之情,产生对大自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如,生命金字塔游戏,使孩子们在兴趣盎然的游戏当中不知不觉地理解了生态系统的内部复杂和深邃的规律性。角色扮演可以在教室再现自然,通过扮演一棵树、一只藏羚羊、一条大海里的小鱼,让学生与自然联系在一起,对大自然产生了同情。还可以通过户外活动的直接方法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了解了大自然的神奇,对大自然产生敬畏和喜爱之情,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总之,通过对大自然的各种方式的接触,促使环境情感形成,从而为产生对环境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奠定基础。我们说,一个学生不会拿一支笔在自己的脸上乱画,而却可能在一棵树上乱画,这是因为情感基础不一样而导致的价值观不同。因此,培养道德情感与道德价值观是一致的。澳大利亚生态环境教育专家邓赛娜认为,要让孩子们与环境建立情感并形成价值观,就需要他们走出去体验,在体验中了解感受自然,找到人与自然的情感基础和动力,由此塑造出道德价值观。
生态体验教育方式是自然教育法的重要方式。生态体验教育主要目的是让人培养环境道德价值观。包括责任、公共利益、平等、公正等道德元素。其中责任是最基本的内涵,即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是个人应尽的义务,无论个人意愿如何,都必须履行。首先是生态文化体验:如汶川大地震使几十万人重新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自然之子的心态去关注、了解和尊重自然,倡导生态文明观。当然,它是不幸的体验与感悟,希望别再发生,我们可以通过其他的形式去体验。二是生态生命体验:进行野外生存活动,体验生存与生命的意义。生态体验方式多样,场合多样。通过教育,人们对大自然的情感与价值观将发生转变,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创造条件。
(三)采用实践法培养环境能力
环境教育是行动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环境教育立追求环境问题的好转,这是一个在“学中做、做中学的行动性学习。因此囿于课堂的讲授不能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必须通过实践性的学习来解决环境问题,培养环境能力:第一、参与性实践。通过游戏活动、小组讨论、行动研究等形式使人们参与决策以及环境行动,尝试解决环境问题。可以是师生、小团体,也可以是公众都参与。特别是公众的参与,使他们意识到环境问题的解决不只是政府的责任,而是人人有责,人人可为的事业。使他们懂得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是在大家的行动中实现,使他们成为环保行动的实践者。第二、实验式实践。首先,取水样、土样、气样、植物、昆虫等作为实验品,用仪器观察、测定和分析,接着总结并撰写实验报告,解决实验问题。通过实验法,使人们掌握了环境现象、环境概念与环境问题,认识了环境规律,提高了环境问题的解决能力。第三、户外型实践。户外型实践可通过野外实习、探险、农业生产等。如,通过让实践者比较玉米的产量和土质等环境变化来说明天然肥与化肥的优缺点,分析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解决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协调的对策。
(四)采用宣传舆论法进行环境综合素质培养
环境教育是学校教育,更是社会教育,必须发动群众。一般来说,新闻,媒体、电视、报纸等是有效手段。首先,可以在世界地球日、环境日、爱鸟日报播环境科学知识,引起关注,也可借环保广告宣传环保知识。其次,对新出台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要组织大规模的宣传培训。敢于公开报道环境保护执法中的重大违法案件。同样可通过世界地球日,环境日等活动推动对环境法的宣传、落实和实施,使公众受到环境科学知识和环境法制教育。第三,倡导人类生存、发展的科学文明新模式;切实做好爱护、尊重自然和珍惜、节约资源等的生态道德文化宣传,尤其动员组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新闻舆论系统,宣传科学、合理、文明的消费观。使人民大众真正认识到符合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消费观才是正确的消费观,并把这种认识变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