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的衣装

2009-03-03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09年2期
关键词:苏俄西装工艺

胡 坚

1941年春天,日本海军情报官吉田猛夫以外交官身份进入檀香山,为日本海军突袭珍珠港做最后的情报搜集工作。从横滨出发前,吉田依照情报界的惯例,丢掉了一切可能泄露身份的衣物,想重新买套西装,只是此时,随着战事的吃紧,本土物资已开始短缺,日本的市面上已经很难买到毛料的西装,无奈的吉田只好买了件人造毛的西装,匆匆出发了。

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国所流传的西装技术,在历史上曾经和两个国家密不可分——日本和俄国。时至今日,尽管日本还保留有诸多行业协会和工艺大师,但有一点恐怕是日本洋装界人士不愿意看到也无法阻挡的——西装开始进入批量生产的时代,他们自己手工西装技术正在一点一点地消失——在手工西装的制作工艺上,日派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干净和仔细——没有英国的传统,没有意大利的设计,日本派只能在工艺上精益求精,而这一点,又恰恰是在工艺的传承过程中最容易丢掉的一环。所以一旦遭逢重大的变故,如二战战败,如成衣兴起,日派西装工艺所受的冲击无疑是最大的。

但是比日本派更不为人所知的,却是历史上的苏俄派——一般人只能在007之类的冷战间谍小说里,看到苏联间谍经常作为被嘲笑的对象,一个重要的道具就是他们肥大不合体的西装——也许这样更适合在口袋里多揣几把手枪?

偏见一旦形成,就很难澄清。大概是由于气候寒冷的缘故,苏俄派的西装做得都很厚——肩垫和胸衬得就像克格勃一样强硬,很容易把一个身形健美的猛男撑成一块门板。20世纪40年代苏联红军的将帅们在东线留下的照片里,厚厚的军装肩垫撑得肩膀几成一条直线。对服务于“绅士体型”的英国裁缝,讲求潇洒风度的意大利裁缝,简直就是噩梦。我曾听过一段有关苏派工艺描述,十分震撼,当事人多年后向我提起时仍然心有余悸——“我去的时候,他正在熨胸衬,哎呀我的妈呀,大熨斗熨得胸衬上都是印儿。我说,‘都熨糊了,他说,‘不这么熨怎么板正?”

这种硬朗剽悍的作风很容易引起年轻人的好奇心,可再想追问更多细节就没有了,当事人感慨地说,苏派手艺做活粗糙,但是肩垫和胸衬很有特点,用在大衣上乃是一绝,可惜在中国早已失传,多年来没看见过了。

能见的只能是历史照片——勃列日涅夫年轻时是著名的浓眉帅哥,这个特征在当年让他频繁地出现在欧美和中国的讽刺漫画上。据说CIA监视他的起居,发现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镜子前面臭美。这样一位爱美的领导人,穿的西装显然是颇具代表性的——20世纪70年代他开联大,见铁托,和库利科夫检阅部队,穿的都是高扣位小驳头(西装翻领)的三粒扣款西装,更少见的是当年似乎还流行过一种窄驳头高扣位的西装,从勃总书记到安德罗波夫,简直是总书记制服。而且横跨党政军三届,从柯西金到葛罗米科,甚至连朱可夫都穿着它留过影,也许这种风格才能以最大的面积凸显他们在肩垫和胸衬上的优势?

因为有时代的烙印,过去的流行风终于变得不再流行。一个时代的情怀随着一个大国的解体而烟消云散。今天的我们可以知道一个三流小明星的袜子品牌,却不能确定当年的苏联党政军领导是在哪里做的西装,他们个人的生活习惯又会在这其中起到多大作用——英国人福塞斯就在小说里提到过一位在英国萨维尔街定制西装的克格勃大干部;而同时,退休的苏军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和老妻散步的照片里,穿的就是一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西装,出于对这位老帅的尊敬,我不愿说那件西装真的很不好。

有一次和前辈聊天,我提出一个疑问:上世纪50年代苏联就在上海批量下单加工西装和大衣了,传说中的苏派,会不会在本土也失传了?对方神色黯然,半晌无语,而旁边的一位朋友凑过来:“苏派,你们是在说苏俄钢琴学派么?”

我笑了:“安东和拉赫不好说,郎朗穿的,大概得是意大利的杰尼亚。”

编辑/姚晟

猜你喜欢

苏俄西装工艺
新型废热锅炉的制造工艺
船舶上层建筑建造工艺探讨
西装年代簿
美国借救济援助渗透苏俄
美国救济署借援助渗透苏俄
美国借救济援助渗透苏俄
更“便宜”的衣服
新形态西装
赏工艺,看杰作再现
萧邦 探寻稀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