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花的玉米

2009-03-03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09年2期
关键词:龙王爆米花开花

关 敏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句顺口溜源于中国一个民间传统节日——春龙节。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民间有许多习俗,比如说吃爆米花。

关于在春龙节吃爆米花这一习俗,有个广为人知的神话传说。说是得知武则天当上皇帝后,玉皇大帝勃然大怒,立即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这可害苦了老百姓,河流枯竭,田地大旱,大部分庄稼都颗粒无收,许多人因此饿死,尸横遍野。掌管天河的龙王看着人间惨景,动了恻隐之心,违抗玉帝旨意,降了一次雨。玉帝自然不可能对这种触犯天规的事情视而不见,于是把那个好心的龙王贬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另外还立了块石碑,上面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若想重返灵霄阁,金豆开花方可归。”

知恩图报的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却一无所获。到了次年的二月初二这天,有个人看见一个老婆婆在集上卖玉米,灵机一动,心想,玉米粒不就是金豆吗?炒炒不就开花了吗?很快,家家户户都把玉米做成了爆米花,用簸箕盛好“供”在门口。玉帝为人们的诚意所感动,再说玉米变爆米花也不能说不是“金豆开花”,因此免了龙王的罪。不久,人间普降春雨。打这以后,每年的二月初二,老百姓就都爆玉米花吃,边吃口里还念叨着“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寄美好愿景。

既是神话传说,真实性就不必追究了,然而故事“编造者”把中国人开始吃玉米制作的爆米花放在武则天时期却令人不解。那时候,玉米都还待字闺中,没有走出美洲大地。中国人吃上玉米爆米花,是明朝的事了。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后,玉米种子第一次离开故乡,远渡重洋到达欧洲,而传入亚洲的时间则稍晚。中国种植玉米的最早纪录是1531年,当时,广西境内开始出现玉米的身影。

在玉米的原产地南美洲,早在7000多年前印第安人就开始种植玉米。而他们吃爆米花的历史可能与种植物玉米的历史相差无几。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历史学家发现了距今至少5000年的爆米花,“是古代某个印第安人吃剩的”。

随着哥伦布到达美洲,爆米花开始大大方方地为世人所知。哥伦布在返回欧洲后,曾向人们描绘了在“新大陆”见识到的一些新玩意,最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橡胶球自然名列其中,另外就是很多印第安小孩戴在脖子上的用爆米花做成的“项链”。女人则比小孩更有创意,她们会用爆米花装饰头发,成为令人羡慕的“戴花的女人”。

爆米花最早的做法是用热灰煨或者用热沙爆炒。后来,印第安人又学会了用盖上留有小孔的陶罐制作爆米花。第一个把爆米花“产业化”的是美国人科雷特斯。1835年,他发明了蒸汽爆米花器。这项发明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的“爆米花文化”,使爆米花成为美国人最喜爱的零食之一。

现在,虽然零食早已日新月异,但爆米花仍旧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据统计,在美国,平均每人每年要吃掉玉米40千克,而90%是以爆米花的形式被消耗掉的。一个记者曾对一场美式足球比赛中观众吃爆米花的情况进行过调查,据他估计,两万多“观战者”至少吃掉了多达5吨的爆米花。

爆玉米在美国为何如此之“热”?

行为学家认为,爆玉米可以站着吃、坐着吃、躺着吃,可以边走边吃、边说边吃,也可以往嘴里丢着吃、用手捧着吃,这种自由自在的吃法相比嗑瓜子显然更符合美国人。美容师也有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咀嚼爆米花可使面部肌肉得到充分的锻炼,由此减少皱纹……反正,不管怎么样,作为狂热的爆米花爱好者,美国人停止不了对爆米花的热爱,他们甚至“吃”出了一个“爆米花节”,时间是每年的1月19日。

我国有些地方的彝族也有“爆米花节”。每到农历七月二十七日这天傍晚,家家户户都要做爆米花。与美国人不同的是,彝语的“爆米花节”是“逼”出来的。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年,彝族部落受到外族侵犯,由于寡不敌众,最后被迫撤离到一座高而陡的山上。敌军采取围困战术,等他们断粮断水。为了打破敌军的如意算盘,一个叫扎朵的小伙子想出一条妙计。他让人们把随身所带的玉米全部做成爆米花,然后一盆盆、一桶桶地往马身上泼,同时还尽情高呼。那情景,远远看过去就像是在过“泼水节”。敌军顿时就懵了,没想到他们居然还有水给马洗澡,觉得围困十天半月根本没用,只好鸣金收兵。彝旅部落因此幸存了下来。后来,这里的人们便把扎朵的生日(农历七月二十七日)定为爆米花节。

爆米花在科技领域也有所表现,其中最大的成就就是促使了微波炉的发明。

编辑/梁宇清

猜你喜欢

龙王爆米花开花
长出我的爆米花
龙王爷爷发怒了
为什么不能多吃爆米花
词语开花
乱跳的爆米花
屁股开花
格子龙
河里没有鱼王
动物QQ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