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文教师的不作为谈起
2009-03-03颜重儿
颜重儿
新课改的实施,为中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一些新鲜气象。但是当前依然有不少教师对新课改在认识上有偏颇,继而在课堂上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片面化、绝对化的做法。如以下《范进中举》的教学片段:
师:刚才我看到小A同学对胡屠户这个人很感兴趣,那大家就对胡屠户这个人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
生1:屠户,腆着大肚子。挺可爱的。
生2:(手比划着,脸上夸张做出杀猪的表情):屠户,屠户,那不就是个杀猪的嘛,杀。杀。(其他同学哈哈大笑)
生3:杀猪?他觉得自己是个“有脸面的人”,不能和“平头百姓平起平坐”。
生4:一个屠户有什么了不起?竟然看不起人!
生5:我看他是个欺善怕恶的人。
生6:屠户骂他的女婿骂得很有意思。什么“尖嘴猴腮”,真会教训人。
生7:屠户赞他的女婿是“文曲星”“老爷”,我看他很会赞赏别人。
生8:屠户,在范进中举前。有时能给点钱和大肠之类的,我说他是个善良、同情弱者的人。
生9:你看他在范进面前耀武扬威,可见是个多凶的人。
生10:如果范进和胡屠户打起来结果会怎么样?
生11:那还用说,不堪一击!
生12:你看范进中举之后不是打了一巴掌嘛,连太爷都有敢打。
这个片段讨论了10分钟左右,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发言踊跃,教师站在一旁。显而易见,教师充当了一个“不说话的主持人”,没有尽到自己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的责任,也就是教师的不作为。
类似的教师不作为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有老师把《背影》上成了“父亲爬铁轨违反交通规则”的课;把《愚公移山》上成了批评“愚公没有环保意识”的课;把《孔乙己》上成“孔乙己告状”的课。
面对着教师的不作为,我的心里困惑不已:1、面对学生偏离航向的“发现”,教师一味地顺应学生的思维,不及时进行有效的调控、引导和点拨,是否这样就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最大尊重?2、在倡导主动探索的自主学习中,是否任何知识都必须由学生自己去发现?适时、适当的讲解是否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学行为陷入灌输的窠臼?
新课程倡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要呵护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让更多的学生受到关注和鼓励,这本身没有错。但是,不少老师把课堂所有的话语权全都拱手让给学生,老师则沦为“跑龙套”的配角。在课堂上教师面带微笑站在一旁,观看学生热热闹闹的“活动”,倾听着他们随意浅显的甚至是扭曲文本的“言说”。连连点头叫好,夸这个“聪明”,那个“有创意”。美其名曰:“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还用“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来解释。教师精彩的铺垫不见,饱含情感体验的评说不见,富有个性化阅读感悟的启发和点拨不见,在学生深入思考、讨论的基础上的高瞻远瞩的总结和深化不见。
过去什么都管,而现在是什么都不管,教师的不作为导致教师主导作用不断弱化,以致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把主导作用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学生想怎么学就怎么学。
众所周知,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学中需要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但更需要以教师的情感体验去感染、唤醒和引导学生的体验。既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又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新课程中对教师的主导作用定位于“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的着力点要放在思考和探索在什么地方导、怎么导,如何使学生的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不能失,教师在课堂中不能不作为,而应发挥它的作用。那么教师何时才会有所作为呢?我认为在以下四种情况,教师应挺身而出。
一、当学生的“体验”肤浅时
新课程强调学生在阅读中要说出“自己的体验”,鼓励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让学生读出自己,读出问题,读出富有个性的新颖见解。但学生毕竟是未成熟的,正处在认知、情感、世界观形成和发展的阶段,他们的理解和感悟是不全面的,他们的体验有时是肤浅而不够深刻的。这时,教师应发挥他的主导作用,引领学生充分阅读文本,挖掘文本中丰富、深厚的资源,与作者进行思想的碰撞,跟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
如某老师上《孔乙己》,有同学提出“丁举人把孔乙己打成这样,他为什么不去告状呢”这样的疑问,这就是学生看问题“多流于表面化”的最好例证。这时教师就该通过对文本解读引领学生走向成熟,走向深刻。
又如有老师上《行道树》,有学生自由发言说“行道树每天在污浊的空气里讲奉献实在是太亏了”。这时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进行深入探讨,点拨渗透,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在这个浮躁社会里这种奉献精神的可贵。
二、当学生的“探究”卡壳时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在探究性阅读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管理者,而是一个参与者,与学生平等地对话与交流;教师也不再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一个探究过程的组织者,组织学生围绕文本材料自主阅读,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当好引领者。在探究过程中起到导学、引路、牵线、搭桥的作用。当学生探究起来有困难时,教师就不能袖手旁观,而要发挥教师的作用,适时引导、讲解,指导学生获取问题的结论,使他们于“山重水复疑无路”处走向“柳暗花明”。
特别是当学生难以或者根本无法品味出、感悟到的内容时;当学生说错了,别人又解决不了时,教师要大胆表明自己的见解,而且这时教师的“富有个性化的阅读感悟”最受学生的欢迎。因为老师给学生送去的是久旱之甘霖、雪中之炭、嗷嗷待哺之乳汁,也只有在这时候。老师的作为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如教学《藤野先生》,在让学生探究藤野先生是一位伟大的老师时,学生有的说“藤野先生的确是一位好老师,但要说伟大也不至于,因为生活中这样的老师很多”,有的说“文中只写在作者心里是伟大的,但看不出”。在这时老师让学生朗读课文最后两节,联系当时的背景,又让学生注意作者的一些反语式的表达、一些关键性词句,在老师引导下,学生终于理解了:“20世纪初期,日本国力不断加强,军国主义抬头,但藤野先生毫无民族偏见,为中国、为学术,毫无保留地接纳‘我、关怀‘我,这是多么伟大的老师啊!”
三、当学生“多元解读”有误解时
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即倡导在师、生、文本多维对话基础上的“多元解读”。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对
多元解读的过热追捧,对独特体验的过分珍视,有些教师“纵容”学生对文本价值取向的曲解与误解。这表现在:一是学生漠视文本自身存在意义,学生别解甚至曲解作品的内涵。而教师却把这当作学生创造性的体验成果;二是学生对文本意义的漫无边际的任意衍生,导致文本价值取向的失落,即在多元解读中,学生的阅读感受成了名副其实的“思想的跑马场”。这都曲解与误解了倡导多元解读的本意。
对此,教师应“该出手时就出手”。对这种曲解与误解现象说“不”,要对学生的解读加以纠偏。指导学生阅读时,要尊重文本的客观性。尊重课文的背景、人文、现实,适时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认识,使他们切切实实得到引领和帮助。如《范进中举》片段,学生的解读游离文本甚至曲解文本的状况。这时,教师应调整教学思路,可从“范进的老丈人为什么是一个屠户”人手,让学生讨论,引导学生站在作者创作立场上来解析文本,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主题。
四、当学生“思维”出轨时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是新课改提倡的课堂。课堂上,教师不能失去主导课堂的责任。当学生的思维活跃,信马由缰,答非所问时,教师应把学生的思维引上轨道。教师应因势利导,顺着学生的话题巧设提问,形成一个新的兴奋点吸引他们,这样纳入正题了无痕迹。且仍然保持课堂热烈的情绪。
例如有位教师在分析《故乡》中少年闰土的形象时,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生:跳鱼为什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
生:是啊,鱼怎么会有脚呢?
生:有!
师:什么鱼有脚?
生:娃娃鱼。(众笑)
师:你真是见多识广!我想跳鱼也会有两只脚。可是我没有看到过,你们有谁看到过?
生:(齐)没有。
师:然而少年闰土就知道这种鱼,这说明他怎么样?
生:说明他见多识广。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分析人物时,学生突然提出跳鱼的脚这样一个旁逸斜出的问题,把课堂注意力引导到歧路,如不及时引导就会失控。这时教师不是生硬地制止他们,而是因势利导,仍然由学生提出的鱼脚问题引向赞扬闰土的见识上。这就自然“言归正传”了。
总之,只让学生各抒己见而没有教师的讲授和适时的点拨,学生的思维不可能深入;只让学生想象体验而没有教师开启智慧的引导,学生的创新精神很难得到培养;只让学生诵读感悟而没有教师的品味,学生的学习势必缺乏深度和广度。可以说,没有教师的作用,学生就只能在平地上兜圈子,难以登上知识的高峰去领略美妙风景。
讲台是神圣的,因为它担当着培养人的重任。每一个走上讲台的人都肩负着这样的重任。如果每位教师都有了这样的一份厚重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那么神圣的讲台就真正属于每一位教师,而这正是教育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