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人墓碑记》的结构分析

2009-03-03杨长荣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09年1期
关键词:大义下文士大夫

杨长荣

张溥的《五人墓碑记》一直是中学语文的保留篇目。做为碑记,它不同于一般的概述式、歌功颂德式的碑文,且又记录了当时重大的历史事件,因而成为古今名篇,理所当然。其结构上的起笔。承接与提升,三部分一目了然,因而备受推崇。

我们一般在赏析结构时,比较偏重于从宏观去做,整体把握,很少注意其在细微之处的精妙。如人教社教参做的以下分析:第一部分(1,2)交待死因及建墓的目的。第二部分(3,4)补叙五人之死的经过。第三部分(5,6)分析五人之死的意义。第四部分附笔。这一层次划分整体上是正确的,但其致命的弱点是未能分析出各部分之间的相互照应及其作用,以及作者缜密构转所在,无法让学生明确作者构思的精妙,以及前后紧密的钩连——哪怕是最后的附笔,亦有其重大的价值。

试对全文的结构做以下分析。

第一部分(1,2段)写盛葬五人。先交待五人的死因是“激于义”,设下伏笔,伏下文的三、四段及第五段中的“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第六段中的两个对比。再写葬的原因。先交待“贤士大夫”所为,伏下第七段的补笔。再写废魏阉之祠“以葬之”,突出五人的声名显赫,伏下“独五人之暾瞰”的设阀,及下段中“非五人之力”及“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回答。“以旌其所为”句伏下三、四段的补叙。“亦盛矣哉”伏下第六段的“荣于身后”,“屈豪杰之流”几句。“立石于其墓之门”伏下第六段的“哀斯墓之徒有其石”句。

第二段是一对比,借他人的死而“湮没不足道”提出问句,“独五人之馓嗷,何也”,回应第一段的“激于义而死”,伏下下文的义举行为及第五段“激于义”、“不可谓非五人之力”及“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评价。可以说这一对比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二部分(3,4段)补叙事件经过。这一事件既是对上文“激于义而死”的具体交待,是对“旌其所为”的具体化,又是为下文的议论展开材料。第三段暴动经过,是接应前文的“激于义而死”,也是启下文的“激昂大义”及“吾郡之发愤一击”一节。第四段的五人当刑,是下文“蹈死不顾”的依据。

第三部分(5,6段)分析事件的意义。首先将缙绅与五人对比。加深了第二段对比发问的程度,再一次引人深思。“激昂大义”回应开篇的“激于义而死”,将第3、4段的内容概括化。“蹈死不顾”则又回应第4段的五人当刑。

第六段中有两个对比。第一个将“高爵显位”与五人对比,借反问回答“五人之嗷嗷何也”,回应第一段的“旌其所为”及“亦盛矣哉”。即他们的所为重于泰山,值得颂扬。他们能“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让天下豪杰“过而拜且泣”,是非常盛大的、隆重的。第二个假设对比,与前三个对比形成反差。前三个对比从地位高低上对比,这一对比的平等身份对比,借对比后的差距,回应上文的“旌其所为”,及“五人嗷瞰”,自然也水到渠成地引出下文的结论:“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回应了前文的“立石于其墓之门”句和“旌其所为”。

第四部分,补充。最后一段看似闲笔,其实不闲。从内容上讲,贤士大夫“请于当道”“购五人之腽”的行为,表现出当时的人心所向。同时他们的行为不能说没有受到五人的激发,印证了前文说的魏阉“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就是说,在五人的激励下,人民形成了反阉浪潮,加速了阉党的灭亡。而贤士大夫,又是反阉浪潮中的代表。从结构上讲,补充交待了第一段中的“贤士大夫”的姓名,使文章在内容上更加完整。同时也暗示本文重在赞扬五人之功,同时又肯定了贤士大夫的义举,从而做到结构上首尾圆合,内容上一箭双雕。

猜你喜欢

大义下文士大夫
“能见大义”的杨明义
中山君有感于礼
下文
阅读拙著需要回到历史现场
左宗棠棋前明“大义”
左宗棠棋前明“大义”
浅谈魏晋时期士大夫阶层服饰的演变
水能生火
古岩寺的传说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