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鸿飞:从“王二能”到“金蝉大王”
2009-03-02
一天,王鸿飞在窗外看到母亲躲在屋里哭,原因是家里凑不齐他的10元学费……就这样,王鸿飞辍学了。
在创业路上,他先后种过药材、养过肉兔、搞过加工,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为了东山再起,他外出打工,在火车站当搬运工、到工地上给人扛枕木、下小煤窑……
品尝了滴滴失败的泪水,吞咽下无数拼搏的血汗,超高产大豆、芝麻、树型金银花、树下养金蝉等致富项目最终圆了他的创业之梦。
嘲笑压不弯脊梁,被喊“王二能”
王鸿飞1972年出生于河南省民权县顺河乡。因姐弟多,他自小就品尝了很多同龄人品尝不到的艰辛。
由初二升初三那年的暑假,王鸿飞从学校回来,在窗外看到母亲躲在屋里抹眼泪。原来母亲是因为家里给他凑不齐学费而难过。那时候,学费并不高,只需10元。可是,这10元钱已让王母愁得饭都难以下咽了。那一刻,才14岁的王鸿飞暗暗立下誓言:我一定要挣钱,脱离这样的贫穷。
那年,王鸿飞辍学了。同年秋天,他开始尝试种药材白芷。白芷适宜种植在沙壤土地上,而王鸿飞所在的村附近全部是盐碱地,种植的白芷全都枯死了。但倔强的王鸿飞没有气馁,他先后养过肉兔、搞过玉米加工,但都以失败而告终。经过几番折腾,致富不成的王家反而被折腾得家徒四壁、负债累累。
当时很多人断言,他这一辈子是翻不了身了。
贫穷忘不了梦想,有空就学习
负债后的王鸿飞外出打工,一心想多挣钱、快挣钱。他当过搬运工、下过煤窑、修过铁路等,但无论是在郑州火车站背麻包,还是在鲁山县铁路工地上扛枕木,王鸿飞都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的志向。工作之余,很多工友喝酒、聊天、打牌,而王鸿飞却跑到图书馆里去看科技书籍,寻找致富信息,学习科学技术。
天道酬勤。经过多年的辛勤打拼,1998年,王鸿飞已是一家公司驻北京营销分公司的总经理。
王鸿飞迎来了幸福生活。可是,王鸿飞的追求并不只是个人的幸福生活,而是改变他曾生活过的那块贫瘠的土地。
灵感激发闯劲,回乡创大业
2000年年底,王鸿飞决定放弃北京的一切,回家乡创业。他要用自己的双手来圆多年来萦绕于心的绿色创业之梦。
回到家乡以后,王鸿飞经过多方考察,了解到种草养畜是新兴农业项目。为了了解国外牧草种植行业的先进技术,王鸿飞自费赴澳大利亚考察,并和多家牧草科研机构联姻,随后拿出自己多年打工的积蓄,创办了民权县金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他先后引进了70多种牧草良种,还有超高产大豆、高产芝麻,并高价引进了既能入药又能作饲料用的树型木本金银花,很快带动起了一大批特色种养大户。
2001年年初,王鸿飞到深圳出差,在酒席上,酒店老板给他推荐了一道“高蛋白、无污染、强身健体”的菜。菜上来后,王鸿飞发现,原来那道菜就是家乡俗称的“爬蚱”,学名是金蝉。
王鸿飞突发奇想,是不是可以人工养殖金蝉呢?金蝉主要生活在地下,靠树生长。利用农村大面积的杨树、桐树、果树,一定可以做成一个大项目。
王鸿飞走访了多位昆虫方面的专家,但是没有得到一点养殖金蝉方面的知识。他决定自己干,经过一次次失败之后,王鸿飞终于掌握了人工养蝉的技术。
2005年,王鸿飞钻研出了半自然式人工养殖金蝉新技术,以及塑料大棚人工速养金蝉新技术,在不影响树木生长的情况下,每667平方米(1亩)果树林可增收3000元以上。为带动广大种植户发展这一产业,王鸿飞将自己辛勤钻研的科技成果无偿传授给养殖户,并免费赠送金蝉种,使得小金蝉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大产业。
2006年,为了使金蝉产业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王鸿飞又投资承建了全国首条金蝉软包装食品生产线,生产的“香辣金蝉”、“香酥金蝉丸”等软包装食品销往全国。如今的王鸿飞已成为全国闻名的“金蝉大王”,先后获得“全国三农标兵”、“中国农村致富带头人”、“全国十大科技创新人物”等荣誉称号。
成功之后的王鸿飞表示,为了让广大养殖户早日走上致富之路,他愿意免费举办树下养金蝉技术培训,并愿意将金蝉、土元种卵和超高产大豆、芝麻种子赊销给贫困户,力求帮助更多的种养户靠特色种养富裕起来。
河南省民权县金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370-2399979、2399969(商丘总部)8507889、8663039(民权总部)
网址:http://www.tsxxw.com(中国特色农业信息网) http://www.zgjcw.com.cn/(中国金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