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
2009-02-27张翠平沈兴艳王清洁邹娇高英宏
张翠平 沈兴艳 王清洁 邹 娇 高英宏
[摘要]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总结我院2006年7月~2008年4月对113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实施的循证护理工作。结果:通过运用循证护理,并发症均在短期内逐渐减少而痊愈。结论:循证护理作为一种新兴的护理实践工作,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
[关键词] 乳腺癌;康复护理;功能锻炼
[中图分类号] R735[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1(b)-097-02
循证护理(evidence based nursing,EBN)的指导思想是在客观明确、最新的科学证据基础上开展护理实践工作,亦是健康提供者(护理人员)和患者的一种保护性防御措施[1],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乳腺癌根治术后易发生皮下积液、患侧上肢水肿、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导致切口延期愈合,给患者的精神和肉体造成极大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加重经济负担。现将我科对113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预防、治疗并发症开展的循证护理工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科2006年7月~2008年4月共收治113例乳腺癌根治切除术后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9~83岁,术后发生皮下积液8例,发生率为7.1%;患侧上肢水肿4例,发生率为3.5%;皮瓣坏死3例,发生率为2.6%。
1.2方法
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在护士长的带领下,保证每天进行重症患者护理查房和床边交班,把可能发生并发症各环节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作为研究的题目,查阅资料,寻找循证支持,给予护理干预。
2结果
控制本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为7.1%。本组4例上肢水肿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后,2例轻度水肿者症状消失,1例中度水肿者明显减轻,1例重度水肿者效果不明显。本组3例皮瓣坏死患者,2例轻度者只限于表层且宽度小于2 cm者,给予换药,自行愈合;1例重度者宽度大于5 cm,皮肤已完全坏死,呈紫黑色,行植皮术后痊愈。
3循证护理
3.1关于皮下积液
3.1.1问题的提出术后发现局部皮瓣隆起,触之有漂浮感或波动感,局部穿刺抽出积液,不但延迟切口愈合时间,而且影响术后放疗的按时实施。
3.1.2循证支持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根治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发生率可达28.2%[2]。其成因主要有:①手术创面渗液、渗血和引流不当,引流管放置不当和引流管受压、打折、阻塞和扭曲等,导致渗液积聚创面内形成积液。②患者过于肥胖。③淋巴管未完全彻底结扎,术中创面未彻底止血,部分淋巴管栓塞不全或皮瓣与胸壁摩擦造成电灼结痂脱落,至术后渗血、渗液和淋巴漏。④皮瓣与胸壁贴合不紧,术后创面包扎欠妥,容易引起皮下积液。
3.1.3护理干预①保持腋下负压引流管的通畅,每隔2 h挤压引流管1次,并保持负压状态,避免引流管受压、打折、阻塞和扭曲等,准确记录引流量及颜色。②患侧上肢术后5 d内保持内收状态,前臂与上臂成90°左右,并保持制动,禁止用患侧上肢支撑身体起床,避免牵拉而引起皮瓣与创面分离。③拔除腋下引流管后2~3 d,注意检查局部皮瓣是否隆起和触之是否有浮动感等现象,如发现应及时处理。④术后创面包扎应松紧适宜,使创面受力均匀,皮瓣与胸壁创面适度相贴,敷料不易松动,包扎过松起不到消除死腔的作用,过紧则不但会影响患者呼吸,还会影响皮瓣血运而致皮瓣坏死,要经常观察胸带是否松脱和移位。经过我们努力本组发生率仅为7.1%。
3.2关于上肢水肿
3.2.1问题的提出患肢手臂不同程度肿胀、上肢功能障碍等。
3.2.2循证支持上肢水肿原因主要有:①腋窝淋巴结被切除,淋巴管结扎后,上肢淋巴回流受阻。②静脉回流障碍,血栓性静脉炎所致的静脉阻塞,静脉粘连及附近的淋巴结炎的影响等,造成蛋白质聚积于组织中,使渗透压升高,吸收水分而引起患肢淋巴水肿。
3.2.3护理干预①手术当日用枕头适当抬高患肢,按功能位摆放,避免患肢长时间受压,若出现上肢水肿者,应使用弹力绷带包扎。②术后6 h开始由远端至近端按摩。方法:操作者一手扶患肢手腕处,另一手大、小鱼际紧贴患肢皮肤,然后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轻作环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③轻拍打患侧上肢,用拇指和食指沿患肢淋巴走向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轻对捏,刺激近端淋巴管,促进淋巴液回流。④禁止在患肢输液,告知患者患侧不能持重、抽血和测血压等,避免患肢肿胀[3]。⑤适时、合理的患侧上肢功能锻炼。本组4例患者给予上述处理后,2例轻度水肿者症状消失,1例中度水肿者明显减轻,1例重度水肿者效果不明显。
3.3关于皮瓣坏死
3.3.1问题的提出术后4~5 d开始出现皮肤缺血或坏死,呈苍白色或紫黑色。
3.3.2循证支持皮瓣坏死产生的原因主要有:①与手术操作不当有关,手术中皮瓣剥离过薄或游离皮瓣时将皮肤与其下方的动、静脉血管直接切断,致使皮瓣血液循环不良或血液供应障碍,或电刀止血不当使局部皮瓣烫伤坏死。②肿瘤较大,侵犯皮肤或肿瘤表面皮肤有溃疡,致皮肤切除过多,缝合切口时张力过大,影响局部血液循环。③术后包扎时未能将皮瓣与胸壁创面贴紧,皮下有积液影响皮瓣生长。④引流不当和切口感染等。
3.3.3护理干预①术后加压包扎时,敷料松散均匀地覆盖上,因散开的纱布层具有一定的弹性,不会导致皮瓣过度受压而影响血液循环,再用胸带加压包扎,使皮瓣紧贴胸壁创面。②保持腋下引流管的通畅,经常检查是否处于持续的负压状态,否则易形成皮下积液,影响皮瓣的生长。③注意观察伤口的情况,如发现皮瓣已呈暗黑色或苍白者,说明皮瓣已坏死,应及时处理。本组3例发生皮瓣坏死,2例轻度者只限于表层且宽度小于2 cm者,给予换药,自行愈合;1例重度者宽度大于5 cm,皮肤已完全坏死,呈紫黑色,行植皮术后痊愈。
4讨论
通过运用循证护理,可及时发现问题,尽早的护理干预,使并发症均在短期内逐渐减少而痊愈,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缩短了住院时间,使放疗能按时进行。循证护理作为一种新兴的护理实践工作,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
[参考文献]
[1]Parker, Judith M. Evidence-Based Nursing: A Defen[J].Nursing Inquiry,2002,9(3):139-140.
[2]杨永久,李瑞平,胡振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5,14(4):311.
[3]张愉红,张月才,任桂平.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肢康复功能锻炼[J].现代护理,2006,3(32):111.
(收稿日期:2008-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