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文学全解读
2009-02-26
青春期的“文字消费”
如果你在青春期里,没有写过几篇“酸文”,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你不是一个正常的人!很难想象,没有了“写作”的青春期,还能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疼痛”?
“80后”把这一方式发挥到了近乎极致的地步!
在很多年里,当我们已经厌烦了板着面孔的语文书、不堪“传统经典”之累时,一种用自己的语言说着自己的感受的“文学”,一出现就俘获了少男少女的心,成为他们最喜欢最合适的“青春读本”。这些文字不再追求语法的严谨,不再说假大空的废话,不再有高深的思想,却能让他们在其中找到自己心中想说的一切和想做的一切。
无数个夜晚,无数的少男少女,沉湎于这些文字的赤裸狂欢之中,无论是写的还是读的,都在安静的夜晚异常亢奋,然后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过黎明!
而任何一种能赚钱的东西也都逃不过市场的“绑架”。以“文学”的名义出道的“80后”一经“绑架”,就迅速沦为了“文字工人”,成为书商的“打工仔”,大量粗制滥造的文字,打着“青春文学”的名义,成为抢掠钞票的工具。
一场本来可以在文学史上留下厚重一笔的“变革”就这样被市场“谋杀”了!很多年后,当我们重新审视这段“青春文学”的写作时,这也许将成为“80后”无法抹去的遗憾!
对于“80后”文学,我们更愿意称其制造了一场青春的“文字消费”盛宴。他们的写作,更多地是一种宣泄青春冲动的自发行为,在与市场的共谋中,他们最大的贡献是提供了“技术文本”,却缺少了文学本质意义上的精神高度!
这并不是“80后”的错,而是所有的写作者,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里,都要面对的尴尬!
“80后”的另一大贡献,是以“文学”的名义,为青春提供了一条成名的“捷径样板”,让写作成为“90后”更大规模的群体行为,而且开始得更早。成为“90后”中的韩寒、郭敬明是许多人的梦想!
青春,几乎是每一个作家都不可缺少的重要写作资源,青春期的许多生命体验,就像涂在一张白纸上的第一抹色彩,往往会清晰地贯穿写作者的所有文字。而写作本身,也是青春期不可缺少的心灵通道!对于时下热衷于“消费文字”的“90后”来说,他们要做的,并不该是急于去寻找各种成名的途径,而是在于积累心灵与生命的体验——如果你想成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作家的话!
郭敬明:用文学记录青春心灵史
这是一个以光速往前发展的城市。这是一个浩瀚的巨大时代。这是一个像是地下迷宫一样错综复杂的城市。这是一个匕首般锋利的冷漠时代。我们躺在自己小小的被窝里,我们微小得几乎什么都不是。
——《小时代》
《小时代》是郭敬明的第五部长篇小说,故事以上海为背景,讲述了有着不同价值观和人生观、性格迥异的林萧、顾里、南湘、唐宛四个女生,先后所经历的友情、爱情,乃至亲情的巨大转变。
“80后”及“90后”,是这部作品的主角,既有他们校园里朝夕相处的生活,也有面对巨大生存压力时的手足无措。在这部作品中,郭敬明开始显示出一种改变,把视角投向了对这个时代的观察和思考,与他以往华丽的文字比起来,《小时代》的叙述风格,也更多地显示出一种写实的味道。
“希望写一部反映我们现在这个年代的青春心灵史,把《小时代》做成一个系列,写5年、连载5年,为我身处的时代,为我们都曾经历过的青春。”按照郭敬明对《小时代》的解释,这不仅是一部挑战他的写作功力的作品,如此漫长的阅读时间,对读者的忍耐力也是一次挑战。
2007年,《小时代》在他主编的《最小说》上开始连载,而且是边写边连载。虽然郭敬明承认这是“一件特别痛苦的事情”,但他表示,为了自己的青春岁月,为了他的读者,他会一直认真写下去。2008年9月,《小时代》第一季成书出版,郭敬明也掀起了他在全国巡回签售的高潮。
重庆:火热的城市,火热的粉丝
2008年12月23日下午,郭敬明来到重庆与读者见面并签售《小时代》。
很多读者早早就来到了签售会现场,来得最早的,是名叫“时光重庆后援会”的郭敬明粉丝团。成员们说,他们一共来了四五十人,最早的早上8点就来了,一直没有离开,到现在还饿着肚子。在粉丝团里,有初中生,也有大学生。
一位姓黄的同学是重庆三中高二的学生,她早上9点就到了,手里拿着一本《小时代》,她说自己很喜欢郭敬明,从初二就开始迷恋他了,这次为了能亲眼目睹郭敬明,拿到他的亲笔签名,连晚自习她都请假不去了。
粉丝团里最辛苦的一位,是离签售地沙坪坝最远的龙职中学的赵月,为了能赶过来,她是包车从城市另一边赶来的。下午两点,预告的时间到了,郭敬明却没有出现,她竟坐在地上大哭不止,工作人员告诉他是因为飞机晚点,郭敬明一定会来的,这才让她停止哭泣,转悲为喜,痴心等候。
签售开始,第一个上去的读者是个穿着黄色衣服的女生,她给郭敬明精心准备了三份礼物,用礼品盒装着。她亲切地和小四握了下手,用地道的重庆话对他说:“小四哥哥,你要注意身体哟。”郭敬明微笑着用四川话回答:“要得。”
现场异常火爆。排在后面的读者,看着长长的队伍等得心急,纷纷拿出手机拍照,挤在签售台两边抢近照的人更是前赴后继,工作人员不得不筑起一道人墙。一位中年人面对现场感叹道:“这些年签名售书能如此火爆非他莫属!”
一位拿着签名版《小时代》的女粉丝,走出来就向记者哭诉,她说今天最失望的是没和小四握手!说着说着眼泪就汪汪地往下掉,最后竟控制不住情绪,坐在地上一边大哭一边埋怨自己错过了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在签售的过程中,也有粉丝贴心地告诉郭敬明“下次不要迟到了”,还有粉丝直接向郭敬明表白“我爱你”,说完后紧张地拍拍胸口,舒出一口气,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
90后:一个更好的文字时代
在这次来重庆签售时,郭敬明接受了《课堂内外》高中版的采访,表达了他对“90后”文学的看法。
郭敬明认为,“90后”写作者是一个比较庞大的队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还缺乏一个比较固定的平台为他们提供支持。现在是一个比较活跃的文学年代,让很多文学新秀有机会出来。作为“80后”文学的代表人物,郭敬明还表示,自己有责任,也应该去带领“90后”的文学新人们努力,更自由快乐地发展。
“时下的‘90后文学已经显示出了一定的潜力,他们需要更大的空间去发展,或许再过一段时间,就会逐渐形成自己特定的文学圈子,和当年《萌芽》培养出来的人一样。”郭敬明说,“看了部分‘90后作品,感受最大的就是,他们对青春一样充满伤感,他们也跟我一样忧伤,不过以后我会改变这种路线。”
对这种“忧伤”,郭敬明认为,主要是因为“80后”和“90后”其实是走得很近的两代人,甚至基本上就算是同一代人,没有什么隔膜,而且“90后”基本都是读着“80后”的作品长大的,创作上的“偷师学艺”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你认为‘90后文学会不会超过‘80后文学?”对这
个问题,郭敬明说,他相信“90后”会比“80后”做得更好,因为“90后”的空间比“80后”更大,创作环境也比“80后”要好,更值得去挖掘。
《课堂内外》高中版VS.郭敬明“悲剧”郭敬明的文学视角
课=《课堂内外》高中版
郭=郭敬明
课:《小时代》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郭:它讲述的是上海的故事,以经济飞速发展的这座风光而时尚的城市为背景,是一部当下时尚年轻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就是我们生活的现实时代。小说里的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我希望能借助这部作品,比较完整地以自身的感受去告诉“90后”和更多的青少年,这是一个比较现实的社会,需要正确面对。
课:《小时代》里有你的生活印记吗?
郭:小说里的生活是我从学校毕业后向往的生活,也记录着我以前不同的生活,它是我曾经想要的生活。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它代表了我一定时间内需要的生活。我觉得这种生活是我比较看好的,现在只能从文字里表达出来。更全面地说,这本书代表着我的过去,代表着我曾经的生活。
课:你的小说总是以女性的角度去写,你比较了解女性吗?
郭:不了解(笑)。怎么说呢,用女性的角度去写,我觉得比较随意,这样写作我可能更习惯。有一天我会考虑换个角度去写小说。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女性比较容易抓住人们的脆弱心理,也更能抓住人们心中美的一面,更能挖掘人们对美的发现。
课:在你的小说里,总是用悲剧来结局,你会去改变这样的结局吗?
郭:怎么说呢?在今年以前,我的小说都是那种悲伤的,表达着青春的忧伤。以后我会考虑去改变故事的结局,变得温暖一些。《小时代》在第二本、第三本的时候,也许大家看到的就是跟以前不一样的结局。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悲剧,主要是我性格的因素。
课:现在有很多“90后”,他们都前赴后继地走在文学这条路上,你怎么看“90后”这一批人?
郭:我觉得这些人很不错。“90后”是一个很强大的群体,很有潜力,这批人很多,他们需要发展,我主编的《最小说》就是为这些“90后”搭建一个平台,给他们一个发展空间。
课:韩寒批判了你的《小时代》,你对这事有什么看法?
郭:没什么看法。对于韩寒,我觉得大家都已经习惯了,他想骂谁就骂谁,所以他说谁,我都觉得没什么意思。
课:喜欢重庆吗?这次来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
郭:很喜欢,我是四川自贡人,也算跟重庆有感情。我喜欢重庆人,重庆人很热情。重庆的女孩确实比较火辣(笑)!
韩寒新作嘲弄郭敬明
“一山不容二虎。”用这句话来说明韩寒和郭敬明,似乎很贴切同为“80后“的符号人物,同样优秀的两个人,从出道开始,两人时不时就会来一场口水仗。
在每一次的口水仗中,似乎都是韩寒更高调,郭敬明更低调,最后也总是不了了之这一次,韩寒直接把“郭敬明”作为人物写进了他的新作,郭敬明则回应那是韩寒“为了宣传新书”。
2008年12月1日开始,韩寒的新作《他的国》高调在网上开始连载。《他的国》写了一个小镇上爱骑摩托车的小伙子左小龙的感情生活,有喜欢他的女孩泥巴,还有他喜欢的交际花。行文中充斥着韩氏幽默,还有很多最热的网络词汇。
在韩寒的这部作品里,竟然出现了“郭敬明”的身影。“郭敬明”出现在小说里镇上的波波印刷厂开业的部分,在网上连载的第十九和第二十章里,这样描述了开业仪式上的一幕:
司仪又缓缓上台了,带着神秘的笑容。学生们也开始按捺不住。司仪说道:下面这个议程,大家一定等了很久了,是的,这次波波印刷厂还为大家请来了一位神秘的嘉宾,他就是,著名的作家和艺人,你们说他是谁?
说罢,司仪把话筒转向台下的学生们。
所有的女孩子异口同声道:郭!敬!明!
这三个字久久回荡在亭林镇的上空。当天,所有镇上的人都仿佛听见了上帝的召唤。
台下的气氛已经快要爆炸,有的女学生已经开始哭泣。
司仪道:让我们再大声地喊他的名字好么,用我们的热情把他召唤出来,来,一,二,三……四,四,小四!
很多女孩把书捧在胸口,双唇抿起,眼里噙满泪水。
在腰鼓声中,郭敬明登台了。他向大家挥手。人群里的好多人开始号啕大哭,有人已经支撑不住,需要旁边的人搀扶。有一个人就已经晕眩,靠在左小龙的身上,左小龙低头一看,长得不行,估计发育了以后还是不行,他连忙一躲,那人直接倒在了人堆里。周围所有人都在尖叫,左小龙发现,他被困住了,几千个十五岁以下的女孩在他身边涌动,只可惜他没有恋童癖,否则假装郭敬明的读者参加这种活动一定收获不小,而且怎么乱摸乱蹭估计都没有人计较。因为他们有……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左小龙一直想看看这个明星是什么样子的,但无奈他怎么踮起脚都看不见,后面的女孩子们也因为没看到偶像——应该是看不到偶像,显得更加激动,纷纷往前涌动,左小龙被人浪推着走了好远。他怕自己的手指再次被挤伤,所以高高地举在头顶,突然间,听到了旁边一声严厉的呵斥:你为什么对着我们小四竖中指?
左小龙连忙自保道:我最喜欢小四了,我没有竖中指,
说罢他把自己的左手收回来,趁人不注意,偷偷竖起了食指,连同中指在一起,组成一个V字,生怕放下面会被人群弄伤,只得摆在脸前,正打算说自己是要表达小四必胜的意思,突然间,那个女生打断了他,道:哦,原来你也是非主流啊,对不起哦,我看错了,那我们一起来支持小四吧,四殿!
左小龙马上入戏叫道:我们永远支持你!
说着马上开溜了,在群众运动的狂热洪流里,能自保的方式只有暂时恶心一下自己,然后找个人少的地方喘口气。
台上只传来了声音:很高兴来到这里,这也是我的朋友黎波的印刷厂……嗯……今天还要带给大家一个好的消息,就是我的新书的第一本,也就是《小时代》,要从这里出厂了,这也是这个工厂开工印刷的第一本书,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所有人都掏出手机给自己的偶像拍照,还有人大声给朋友打电话诉说此时的激动。镇长和路金波同时走上台,礼仪小姐搬出一个木质的底座,上面有一个按钮。等到所有的摄像机照相机到位以后,他们三人同时按动了这个按钮。
对于台下的女孩们来说,他们多么希望这是一个炸弹的按钮,这样就可以永远和他们的偶像定格在一百米以内的距离。按钮被按下后,礼花齐放,气氛到达最高潮,印刷厂里的机器开始启动,一分钟后,流水线上就出来了第一本书,由职工连忙送到台上,镇长高举着书宣布道,这个印刷厂的第一本书,也是亭林镇向文化产业探索的第一步,正式的……出炉了。
他们三人高举着这本书,一盏比太阳光更强的聚光灯也打来。欢呼和掌声响成了一片。将书放下来以后,郭敬明充满爱恋地看着自己的作品,突然间他发现可能因为时间仓促,这书的装订有点歪,便问旁边的路金波道:你看我的这个《小时代》,是不是有点歪?
路金波忙着鼓掌,低头随意扫了一眼道:不要紧,这时代本来就是歪的。
柔软的快乐和坚硬的忧伤
陈启珍
他的文字让人感受超越现实的温暖。他是“80后”青春的代言人,在那充满人生大爱的《幻城》里,我们似乎能看到他那琥珀色的梦想,还有感人至深的对自由的渴望。他不快乐,而那些渐渐远行的青春,那些触手可及的疼痛,他放不下也忘不了,所以,他用文字感叹《梦里花落知多少》。
但在时光的流逝中,他还是渐渐长大,不再喜欢叫自己“孩子”,喜欢用45°角仰望天空,泪流满面。脆弱不是他的缺点,因为我们已经习惯并且爱上了他的多愁善感,他的细腻,成就了我们的青春感动。
他,是郭敬明,喜欢他的人更愿意叫他小四。
他的文字总是让人在大笑之后抵达深深的绝望,因为他的幽默,因为他对现实毫无保留的讽刺。他门门功课红灯高挂,用他能付出的最大代价抨击现行教育制度,他开启了青春的“三重门”却未能打开任何一所大学之门,他,更需要一场关于叛逆的表演。
面对人们的或是嫉妒或是不理解,他把自己尘封在《零下一度》,寒冷却安全。他桀骜不驯,他用沉默或是锋利的语言,展示着他的强烈反抗。他不懂什么叫顺从,什么叫退让,他更不会原谅那些故意和他作对的人。他真实而生动地演绎着他的青春。
他,是韩寒,个性独特的“80后”,阳光帅气的赛车手。
在郭敬明心中,青春是道明媚的忧伤,所以他总能在绝望中寻找到希望。而韩寒的青春是一场我行我素的战斗,希望中总蕴涵着让人心痛的悲壮。他们的身上,都凝聚着“80后”特有的尖锐。他们不是天生就是对立的,只是他们太不一样了,一个是人们眼中才华横溢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一个是言辞尖刻不知天高地厚的叛逆少年。
无论是温柔的低调,还是张扬的孤傲,因为他们的出色,更多的是被夸大了。善意的褒奖,恶意的批评,在承受这一切时,他们都还是孩子,他们做不到滴水不漏。在人们过分注视的目光中,他们顺理成章地走到了彼此对立面的位置上。
但在不经意间,他们会从心底透出对对方的赞赏。郭敬明说,韩寒有别人很难超越的灵气和幽默;韩寒说,超越郭敬明比超越舒马赫都难。他们都不愿意被拿来比较,却又不得不承受这看似合理的伤害。
郭敬明和韩寒无疑都是优秀的,出色的才华让他们的青春与众不同,作家都不是他们唯一的身份。从文学开始,郭敬明身上的标签还有时尚人士、主持人、商人,他做着他想做的一切,也不断卷入是非。在公众面前,他完美地回应着这一切,但又有多少人看见他的文字里透出的浓浓的忧伤,他的文字告诉我们,光鲜亮丽背后的郭敬明渴望爱,渴望自由,渴望友谊,渴望他没有得到的美丽的东西。
而韩寒似乎遭遇了更多,这个敢于说实话的孩子长时间成为我们的反面教材。我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喜欢韩寒,也许是他太真实了,他太不懂得迎合了,他的反抗除了尖锐就是尖刻。当他已经在另一个战场上开始新的战斗时,麻烦依然不断。赛车让他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自由,也让他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他甚至卷入和影视明星徐静蕾的绯闻中,这一次,他没有极力地反驳,但那并不代表默认,也许他的沉默更多意味着的是失望。和白烨关于文学的相互谩骂,和高晓松关于侵权的短兵相接,韩寒还是韩寒,他的风格从来不曾改变。和他斗,需要实力,更需要毅力,而决不是靠权威。
郭敬明温柔而礼貌地保护自己,可有谁知道他笑容背后的忧伤。僵硬而机械的笑容,他要的完美中有无法言说的遗憾。韩寒尖锐而锋利地保护自己,可是他说那也不是他要的人际关系,他也希望得到包容和理解,希望人与人之间是可以相互信任和依赖的,他看似快活的青春也不快乐,他没有义务因为某一方面的优秀承受那么多刻意的伤害。
郭敬明和韩寒,谁也说不清楚他们谁好谁坏,也许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他们的青春与众不同,那是因为他们付出了与众不同的代价,这些代价让他们快乐并忧伤着。
欣赏郭敬明吧!他的精致和柔美也许会让我们觉得温暖。
尊重韩寒吧!他的坦诚和直率也许会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真实。
“90后”将把“80后”给灭下去
“80后”写作者成功的主要文学形态是小说,“90后”写作者正在尝试和寻找的主要文学形态也是小说。如果把时间倒回到十多年前,“青春文学”正值繁花似锦的“美文时代”,一大批正值青春期和后青春期的写作者,把文字操练得如满天落花般美不胜收。
那时,正是“80后”们的阅读年代,他们沦陷在了“青春美文”所营造的暖粉色氛围里。等到“80后”开始写作,很难说,他们中有些人过于堆砌辞藻和略显矫情的文风,不是因为受到“美文体”的影响。
按熙“代际”划分,当年“美文体”的写作者,是今天称为“60后”和“70后”的一批作家。这些同样凭借“青春文学”起步并获得成功的写作者,无论是他们的年龄还是作品,现在都已不再“青春”了。
先行者值得尊敬,是因为他们拥有后来者所不曾拥有的经验,更何况走的都是相同的一条路,因为如此,他们的观点更有助于我们看清自己。
“80后”与“90后”:看谁说得更精彩
课=《课堂内外》高中版
周=周德东课:这是一个看上去似乎有点混乱的文学时代,各种各样的出版物都套着文学的外衣纷纷出现你觉得这样的环境,对“90后”写作青,乃至这一代人的文学观念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周德东:有容乃大。不过,不论是作者还是读者,要学会从纷杂的文学中屏蔽糟粕,吸取精华。有句老话谠——百花齐放,我喜欢这样的局面。
课:有人说过,一代人有一代人自己的作品,目前“90后”还没有捣于自己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你觉得作为“90后”这代人,需要像“80后”一样,也有韩寒或者郭敬明式的人物吗?
周德东:有一天“90后”也会出现旗帜性人物。不过,一代人与另一代人肯定是不同的,我们必须进步。如果“90后”再出现跟韩寒或者郭敬明一模一样的偶像,那是挺悲哀的事。
课:现在中国许多地方的作家协会都向“90后”打开了大门,很多还是高中生甚至初中生的“90后”写作者都成了“作协会员”,你觉得“90后”应该加入作家协会吗?在你看来,“90后”写作者的生存又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周德东:不要加入作协。1998年我主编《文友》杂志,就刊发文章呼吁解散作协,为此写了一大摞检讨。只要你好好写作,靠一支笔就能够滋润地活下去。
课:在商业文化泛滥的今天,很多“90后”都走在了商业的路上,你认为“90后”作家应该与商业挂钩吗?
周德东:我的看法是,如果为了商业而商业,往往会毁掉一个写作者,而你把写作当成一件严肃的事,认真地写,你的作品不一定不商业。我一直强调文学要大众化,一个通俗的故事包裹一个深刻的内核,那是大作品。
有个写诗的人,坚持认为他的诗不需要世俗的共鸣,最后实在忍不住孤独了,半夜竟然持刀把一个美女逼到墙角,强迫对方听他朗诵自己的诗。嘿嘿,其实只要你不装神弄鬼,就不会有人逼你动刀子。
课:总体来说,你怎么评价现在的“90后”写作者这一群
体?
周德东:“60后”、“70后”的写作者都是从文学刊物入手,门槛很高,他们在初期都受到过几乎严苛的写作训练。“80后”、“90后”的写作者大多是从网上起家,门槛相对低一些,谁都有话语权,就看你说得精彩不精彩,再加上年龄和阅历,后者似乎不如前者更厚重。
不过,正如网络的特征,“90后”的写作更加自由。对于文学来说,自由是骨头。作为“开明的老一代”,我支持一切新鲜的事物,当然也支持“90后”写作者进行更多更新的尝试。
“90后”应该去写现实的东西
课=《课堂内外》高中版
慕=慕容雪村
课:你对“80后”、“90后”有什么看法?“80后”现在已经走向了成熟,刚刚才兴起的“90后”在你看来,他们的未来会是怎么样的呢?
慕:我觉得这是一个淘汰的过程,比如说“80后”取代“70后”,“90后”取代“80后”,这是必然的,“90后”的崛起将把“80后”给灭下去。我们“70后”也一样,灭掉“60后”。我觉得“90后”是一个很强大的群体,代替“80后”只是一个过程。
课:你是“70后”,与“80后”、“90后”之间有隔膜吗?你觉得这三代人之间有共同点吗?
慕:这个问题怎么说……我不能代表“70后”来笼统地谈这个问题。首先我觉得和什么样的人谈都可以,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我的交际没限制,和他们为什么要有隔膜?在我看来,大家都一样,“80后”、“90后”都有自己的圈子,在这个圈子里大家都可以交流,又何必去说得那么绝对呢?“90后”是一个发展的年代,也应该是一个更好的年代。
课:你喜欢以反秩序来写小说,你觉得这样写作快乐吗?这样的写法对“90后”有什么启示?
慕:我是学法律的呢,我觉得我并没有反秩序,所谓的“反秩序”,我个人认为是反对狂热,持着怀疑的态度。我反复地去强调某些事情,去写一些混乱的东西,我是想从这样的写法里面来解剖现实,讲述真实的东西。从这点出发,我觉得“90后”应该更注重一些实质意义的东西,去写点比较现实的东西。
青春:我们笔下共同的主题
无论你喜欢不喜欢,无论你肯定还是否定,无论你看还是不看,他们都用各自的风格,以文学的名义开始码字了。与“80后”一探头就有个韩寒、郭敬明把人给震晕的方式不同,“90后”一开始就是一支庞大的队伍,只见网上、纸上文字横飞,能自立山头的却没什么人。
这就是“90后”写作的现状,有人送了他们一个称号叫“泛写作群体”,意思就是不管你想不想出名,不管你是不是能写,都可以去写,只要你喜欢写。
在口头上,很多“90后”写作者在谈及“80后”那帮人时,都是一副很不服气的口吻。实事求是地说,这是假象,他们心里真实的东西是“羡慕”,或者说还有一点“嫉妒”,每一个人都想复制“80后”在文学上的成功,和由此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
这些“90后”写作者,又是怎样看待他们笔下的世界的呢?他们有可能复制“90”后的成功吗?
“80后”与“90后”都是商业噱头
如果非要说“80后”与“90后”有什么不同,就文学而言,不同时代的生活赋予了不同写手不同的时代性格,形成了他们各具特色的思维与文字。
“80后”的青春冲刷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浪潮中,个性独立,崇尚自由,开放大胆,愤世嫉俗,是非分明。“80后”响应了时代的召唤,他们质疑传统并试图颠覆,和一切让自己不自由的东西大胆地斗争,对他们所向往的理想世界大胆地憧憬与赞扬。表现在他们的文学中,显得尤为突出,他们文字中所凸显的锋芒与睿智,也正是他们这种被成人高度概括为“叛逆”的性格,形成了现在的“80后”文学。
“90后”的青春是在网络飞速发展的年代成长起来的,正如某位“90后”写手所说,“90后”是衔着鼠标生长的一代,网络的发展为“90后”提供了比“80后”更为广阔的空间。在文学上,“90后”沿袭了“80后”招牌式的“忧伤”并加以改进,一些人将忧伤进行到底,从而形成了当今所谓“非主流”的颓废;另一些人却将这些忧伤化为一种积极的拼搏以及反思;还有一些吸收了网络及商业的流行元素,更疯狂地“恶搞”一些传统,以表达自己的愤慨与无奈。这大体来说就是我眼中“90后”文学的几大派别。
在文字上,网络语言的普及对“90后”文学影响极大。所谓网络语言的核心是“简洁”,于是“90后”写手行文利落大方,情感抒发得强烈直接,观点鲜明,一针见血。相对于“80后”,“90后”的文字更加成熟和大胆,但这两个形容词并非褒义。网络本是把双刃剑,很多网络垃圾或多或少影响了“90后”的思想,加之他们的“成熟大胆”,也形成了很多恶俗的垃圾文学,在这些垃圾中,韩流的冲击与“非主流”对“90后”毒害颇深,值得人们担忧。
“80后”与“90后”本是商业的噱头,在我眼里,没有明确的所谓“80后”与“90后”的划分。无论是“80后”还是“90后”,他们都还年轻,都要长大,无论怎样的方式,他们都是积极的。对“80后”与“90后”而言,文学都是自己内心自觉或不自觉的真实表露,而“青春”,是我们笔下的共同主题。
“80后”与“90后”将联手
“80后”这一词汇的兴起是和韩寒等人的走俏分不开的。
对于“80后”文学,精明的媒体总是喜欢把其拉出来当作“典型例子”品头论足一番,从文字到句子直至文章。几年后,不甘寂寞的媒体又盯上了“90后”,也许“90后”的文字太过“自由”,“90后”的“作家”也太过泛滥,这种批评的焦点似乎分散了,力度便远远不如“80后”了。其实,每一代人都要经历一个自我苏醒的过程,每一代人在经历青春时也都会产生一种焦虑,有许多关于自我、两性关系乃至社会、人生等的思考与担忧。不得不承认,剧变的社会背景,也让“80后”和“90后”的文字,具备了令人叹服的剧烈能量!“80后”用自我意识的觉醒,迸发出张扬的文字,难免狂妄:而“90后”将他们这种特质更推进了一步,在透出文字灵气的同时却显得底气不足。
如果说“80后”是传统文学的颠覆者,那么“90后”就是新兴文学或者说是网络文学的推动者,至少他们认为时代赋予自己的责任就是如此。左手“80后”,右手“90后”,一个年代的跨越竟然成了一种态度、一种意识与一种风格的代名词,这大概也是前无古人吧。
不管是“80后”还是“90后”,离真正的文学都尚有一段路要走。也许再过20年,他们就会联手,成为中国文学的“崛起一代”!
年轻一代的中国诗人
我是一个号称写诗的人,就谈谈“80后”与“90后”的诗歌吧!
其实我是很早就关注”80后”诗人的,比如春树、唐不遇、小树大人再到后来的郑小琼等,我的第一感受是:他们让我大吃一惊!因为之前我读过很多成名已久的中老年诗人的诗歌,他们写得无懈可击,却无法激起我的阅读兴趣。而“80
后”诗人给我带来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阅读感受,他们语言开放、无所顾忌,有一种年轻的美,总有很多诗句让人读起来热血沸腾。
不过纵观“80后”诗人的诗,他们作品的主色调大多是灰色的,有种莫名的悲伤,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正好生活在社会转型的时候,物质与精神在他们的世界里剧烈碰撞而产生的迷茫。
相比起来,生、长都在“蜜罐”里的“90后”诗人则阳光很多。虽然到目前“90后”诗人并没有真正登上历史舞台,无论作品数量与质量都无法与“80后”诗人相比,但是,“90后”诗人们正向着一条令人欣喜的道路前行。“90后”生活优越,有很多的理想与幻想,他们的诗,大多充满了童话的色彩,阳光、积极是他们创作的一种风格,灵动、清新的意象是“90后”诗歌的最大特点。而他们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90后”诗人很少经历过真正的社会洗礼,作品内容都还比较肤浅,诗歌技法也还显得稚嫩,使得思想冲击力大大降低。
不论是“80后”诗人还是“90后”诗人,他们的道路都还很长,许多磨难与考验都将摆在他们的面前。尤其是诗歌这种文体,它是一条寂寞的路。正如编辑《“90后”诗人7家》的诗人发星就曾说:“但愿这7个‘90后诗人中有一人,在10年20年后还在写诗读诗,那就是诗歌的福了。”祝福“80后”、“90后”诗人能够坚持下去!
“80后”和“90后”文学,我从其新颖性、传统性、市场价值、以及局限性来品读。
从最浅的层面来看,“90后”的少年作家们普遍年龄还小,他们的思维方式还没有定型,接受的信息却比十年前要多得多,思维便像水晶一样把信息不断地反射、折射、发散。
“80后”写作者的文学热潮基本上已过了大半,“90后”的少年作家不会再去赶什么风、追什么潮。反之,中国最近几年讲究“复兴国学”,很多“90后”的文字明显受到古代、近代文学作品的影响,已“返璞归真”,开始用非常简洁的文字去描述美好的事物,善用诗词。“90后”的文学要比“80后”更“传统”一些。
当然,在写作的同时,“90后”的少年作家们也充分考虑市场的需要。这是他们的优势——在经历了“80后”文学热潮后,市场已经彻底接受了少年作家这一特殊群体,并开始对少年作家的作品有所期待,有比较大而稳定的市场需求。
从现在来看,“90后”文学的市场价值远没有“80后”文学大。“90后”作家们的年龄尚小名气不大、作品稚嫩不成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原因是,随着社会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读者对精神食粮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经历了市场缺乏节制的炒作风潮后,他们的分辨力大大增强,拒绝接受炒作出来的书籍,拒绝接受文学价值低下的作品,一切靠实力说话。市场需要更出彩的“90后”作家!最后,“80后”与“90后”共有的局限性也是非常明显的。作为青年、少年作家,他们经历不丰富,思想不够成熟稳重,他们锋芒毕露,少年成名却耐心不足。也许正因为如此。人们对“80后”、“90后”的文学才抱有更大的期待。
什么都敢尝试的“90后”文学
以前读过博客上一篇文章,用了“90后”的标签。从此以后,每当我被问到关于“90后”文学的话题,那个标签,就像磁铁书签一样,催促我翻到那一页那篇文章,作为“90后”文字的隽永持久的代表篇。
文章的主角、配角名字是一个字的,文章里的人物对白星星点点:人物说话的时候好像是在拍台湾片,场景里的物品似乎有喜力和泡腾片:几个字的短句成了经典的段落构造,反反复复只有引号的对话成了基本的组成框架。后记里面作者还标明这个故事是依照~种叫做“souls in one”的写作方法,一种把自己的灵魂抽离出来与身体对话的精神分裂式创作方式。
“90后”的文学,真是什么都敢尝试。读完之后,我像是一个已经远离了这个时代一般意味深长地对着液晶屏点头感慨,几乎要忘记自己也是属于“90后”文学圈里的人。
“90后”文学,实际上开始于“80后”文学鼎盛的时候,也就无法摆脱“80后”文学萦绕在每个字符之间的孤独忧伤感。在寻找属于“90后”文学特点的过程中,“非主流”似乎可以浓缩“90后”文学那些令人费解的文字的一切特征。而在不断反对主流的过程中,“90后”文学的特点却越来越趋同,融化成一个单一的抽象名词。我接触过的“90后”文学作品,从和我的作品一起入选各种作品集的作品到网络圈子里的自由文章,都越来越呈现一种模式性的统一,带有一种刻意特立独行趋向的创作风格。
“90后”的“非主流”作品,本应更具多样性,现在却在我们无法放开的多愁善感之中变得如此一致。我觉得这是一种遗憾。
我一直认为“90后”文学是与众不同的,作为新一代的我们,应该勇敢地尝试新的手法、新的思想、新的主题和新的风格,“90后”文学亟须努力去解开那些大众文字模式的羁绊。那篇留在我脑中挥之不去的“90后”博文就是最好的代表。
时间是最好的证明
我不服!这应该是这两代少年作家为数不多的共同点了。
“80后”总觉得我们这些“90后”懂个屁文学,就知道脱了衣服炒作。并且,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还“特别”年轻,不舍得把青春文学主导者的位置拱手让人。
而从一开始,“90后”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说白了就是自高自大,连那些老一辈的作家都不甩,干嘛要认你个只比自己长两岁的小毛孩?
这一景象转到图书杂志这个战场上就更显激烈了。“90后”一会进作协,一会当导演,一会又脱了衣服炒作,如此等等,赚足了眼球。出版商那眼又不是吃素的,看到谁有价值就给谁出书呗。
“80后”一看,这哪行啊,你们一鼓作气上来了,我们吃啥呀?但又不能公然在杂志上骂人抢饭碗,是吧?只好在博客以及媒体上大肆放言,说“90后”写的那不叫文学,那叫垃圾,写的是“狗不理”等等,来迷惑大众视听。可是大众不知道啊,就看他们说“90后”写的文章哪看哪不顺眼,一会说咱炒作,一会说咱写的没水平,再加上我们那些非主流同胞们隔三差五爆两条头条,更没我们这些无辜作者的活路了,被骂得很惨。逼迫俺们这些可怜的孩子只好晚两年再出道,在经济危机的时候,把这两口饭留给他们吃。
事已至此,我们就静候着,看看这互不服气的两代人,哪个能掌握明日文坛吧。
我的“文学贬值”观
“90后”应该说是一个文字泛滥的时代,我不知道文字在我们当中算不算得上一种潮流。说算,似乎也没那么多人在意:说不算,好像还没人不知道韩寒郭敬明。
怎么说呢?看那些进进出出图书馆的人越来越多,似乎文字在我们这一代重新“风骚”了,可仔细一看书架上那些东西,好的、坏的、优的、劣的,混于一体。其实这也没什么,只不过是当下现实社会的一种释义。文字出版在增值,文字本质在贬值。
贬值,不是说它能卖的钱越来越少了,而是它被读的价值越来越低了!“90后”是泡在蜂蜜罐里的一代,少了眼泪,取
而代之的是笑到僵硬的嘴角,然后造就出一堆又一堆无病呻吟天真幻想的文字。就说现在市场上越来越流行的“韩式言情小说”,用句现实点的话来说,的确可以换几张钞票来花,可是如果说“它们是一堆患有严重幻想症的同学的结晶”,也可以解释得不那么一般。
“90后”文字更“超前”的是发明出了一个叫“火星文”的东西,你不要问他们是想反古,还是装洋气,或者是要挑战大家的视力,那样他们就会说你老土了。这当然也可以用矛盾定义来解释这一个现象,当“90后”把文字玩得这么天马行空的时候,既可以把它们归结为一种创造,也可以认为是一种风格。当下的情况却是,这样的“90后”脑残文字非把“90后”文坛弄得一塌糊涂不可,那是文字贬值了。
再回头看看现在的出版社,炒作功底可见一斑,和娱乐圈有一拼。写书的作者要炒,作品要炒,也许并非出自作者本意。他们把序言、封面炒得比内容还精彩,恐怕哪位作者某天在书店看到一本自己的书,都要惊叹一句:“我有这么红吗?”不过也就图个赚钱,同时也理所当然地把“90后”文字推向商业市场,又光鲜又理直气壮地大批大批印刷,满足了那些坚持“出名要趁早”的“90后”的愚笨梦想,赚足了大把钞票,可惜的是贬值了大批文字。
“90后”的文字,应该是摒弃劣质的“路边摊”,也不要商场竞技,真正用心描摹出一个心灵栖息的青春帝国,那才是真正有“质”的文字!
早熟并不代表成熟
郑渊洁说“90后”的文学,是一代孩子的文学,连作协都对这些孩子敞开了大门。如果我们仔细地去读“90后”文学,像唐朝的《把梦还我》,或者是李军洋的《一路向北》,或者是高璨的诗歌,会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这一代人的文学观比较随意、开放,不太讲究文学的方向,自由发展。到底说来,“90后”还是一群孩子,一群童真未去的孩子,文字还显得有些稚嫩。虽然“早熟”似乎成了“90后”的标签,但早熟并不代表成熟,最多是用化肥催熟的一代。
“80后”文学刚出现时,更多的是对周围的批判与自我内心的表达,而“90后”文学对周围的批判并没有“80后”那样尖锐直接,更多是对所谓“个性”的一种张显,比如非主流、火星文等,都是他们所认为的“个性内容”。其实有的时候,非主流的东西多了,也就主流了,个性的人多了,也就共性了。不知“90后”文学是否会朝这个方向发展,个人认为这不是个性的表达方式,至少不是最佳表达方式。
一个时代对应着一帮人,一帮人也凸显着一个时代的背影。仔细看看,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当金钱和欲望泛滥的时候,“90后”文学表现出来的是生活的一种孤寂感。生活不一样,思想也不一样,这就决定了“90后”文学比较复杂,同时也有点简单,因为这就是他们的生活。孰是孰非,依旧不是一两句说得清的事。
如果说“80后”文学的主基调是感叹青春的伤和痛,现在的“90后”文学,似乎还看不出什么大的共同特性。或者也可以说,“90后”文学更少制约,更加自由,也更加个性,“90后”的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代表,在从不同的方向来尝试更多样的表达。
“90后”不再去考虑安妮宝贝的文字是如何华丽,不再去想韩寒是多么的狂妄,也不会跟着郭敬明去赚取青春的眼泪。相比之下,“90后”更注重表达的本身,比如有人写道:“我今天吃饭了,吃饭看见了美女,美女又看见我了。”这有点像法国的口语化诗歌,把一天的事情全记录下来,流水账一样。
读着“80后”的作品,骑在“80后”的尾巴上长大,如果说没有一点模仿的痕迹,那也是骗人的话。不能否认的却是,与“80后”的刻意和矫情比起来,“90后”更直截了当,也更单纯。他们对于生活的感受,也更从容和更多了一份真实的热爱。
一
在“90后”的少年作家中,有两个特例。一个是16岁就告别人世的子尤,这位出生于1990年的北京少年,很早就显示了在文学上的天赋,却不幸身患绝症。在与病魔抗争的痛苦过程里,却一直保持着昂扬的斗志和乐观的态度,用文字记录着独特的内心历程,留下了一本震撼无数人的《谁的青春有我狂》。另一位是移居深圳的张悉妮,这位同样出生于1990年的美少女,幼时因为药物致聋,一直生活在一个没有声音的世界里,却从不曾失去过对生活的信心,写出了自传体小说《假如我是海伦》等一大批作品,感动了无数人。
与其说他们是靠作品的文学品质打动读者,倒不如说是他们面对自身不幸经历时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更让人动容。当你看见濒临死亡的子尤仍然面带微笑,看见张悉妮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里,打着手语和人交流的那一刻,你没有办法不为他们的坚强、乐观、积极和阳光双眼湿润。而文字,只是他们通往这个世界的心灵之桥。
因为他们,“90后”文学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张标签一阳光写作。
2008年,被称为“90后”元年。这一年一开始,成都市石室联中15岁的初三学生、被称为“90后”韩寒的唐朝,就以《把梦还我》高调闯入了人们的视线。2008年3月初作品一上架,就连续三周登上北京图书销售榜前十名,他的文字甚至引起了英国《新观察家》报的关注。无独有偶,四川省的另外两名“90后”作家杨大庆和雷蕾,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分别推出了新作《大明远征军》和《探戈下楼》,均受到读者热捧。
在其他地方,这一年里,广东、山东、北京、重庆、天津、湖南、陕西等地的“90后”写作者们,都先后推出了自己的作品。“90后”写作者,在这一年大规模集体亮相。
与“80后”作家们出道时饱受争议的境况不同,“90后”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各地的作家协会和相关组织,纷纷为他们召开作品研讨会,掌握着文学话语权的著名和非著名人士,也都纷纷表态,大力支持。这一年,许多“90后”少年作家,都被所在地的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他们中很多人的简介里,从此多了一项“xx作家协会年龄最小的会员”的特别说明。
二
2008年8月,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铁凝在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一场名为“当代中国文学”的集体采访中,公开表示了对他们的支持。铁凝表示,“80后”、“90后”作家贴近青春的写作赢得了当代很多年轻读者,让她很是羡慕,他们“为文坛带来了色彩、动感与活力”。她认为,“80后”、“90后”作家,在知识储备、生活环境、写作环境和整个中国大的社会背景以及艺术起点上“比我当时要高得多”。
虽然与“80后”当初的强劲风头比起来,“90后”似乎缺少了一些凌厉的锐气,更“低龄化”开始的写作,让他们的文章更多地具有一种“童话”色彩,而更加宽广的网络写作环境,也让他们的写作文本,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了多种发散方向。“他们的文字充满灵气,也很有网络特点,有些句子一瞬间就能吸引读者”,“他们新鲜的文字,飞扬的想象力给目前略显沉闷的文坛吹来了一股清新的风”,一些出版过他们作品的编辑,都一致性地对“90后”的文学尝试给予了鼓励和肯
定。他们的文字,让被“80后”诠释得过于沉重和疼痛的青春,多了一丝温情脉脉。
三
因为“80后”文学巨大的市场成功,“90后”刚一浮出水面,许多出版经纪人和出版社自然而然地就把目光转到了他们身上,这些市场追逐者,期待“90后”能再现市场奇迹。事实应该是,就目前而言,“90后”的市场号召力让他们有些失望了。
除了“90后”作者文学功底本身还需锤炼的因素外,与“80后”作者所处的年代相比,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利用“80后”的旗号,“青春文学”已经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被过度诠释,已经被商业伤害了,诸如很多“恶炒”手段所沉淀下来的负面效应,现在都落在“90后”身上。或者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80后”写作者透支了“90后”写作者的市场,提前抢了“90后”的饭碗。
2008年,有一个例外,她就是自诩为“泛‘90后”的湖北美少女蒋方舟。蒋方舟出生于1989年10月27日,如果按照“代际”划分,她应该算是“80后”,如果按照写作年代划分,她却是标准的“90后”,她开始写作的年龄是7岁。蒋方舟的文字“早熟、怪异”,语不惊人不罢休,她也一直自诩为“天山童姥”。11岁时,蒋方舟就因为长篇小说《正在发育》,大胆涉及早恋、性、伟哥等敏感内容,引发广泛争议。
除了内容,蒋方舟的文字也同样备受争议,有人认为她在作品中所使用的语言,十分的随心所欲,无论表达的主题、描写的对象还是行文的方式都绝少条条框框,显得太轻松,太任性,而少了一份严谨,经不得推敲。同样,她的写作风格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除了一大批痴迷的读者,包括文学界的权威专家都给予了她很高的评价。
例如蒋方舟写过这样一段话:“当我激动着心,颤抖着手,走进了会议室。啊,神圣!啊,庄严!啊,空荡!啊,干净l我这个离十八岁还有八年的孩子,竟有些不知所措、措手不及、手足无措了。”北京大学的钱理群教授在引用这段话时称“写得太漂亮了”,认为对词语的吸收能力很强,在抒情手段不够的时候,能够创作性地使用语言,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到最畅快的程度。著名文学批评家谢有顺甚至这样称赞蒋方舟:“忽然发现努力多年才稍微领略文字的秘密。”
到现在,蒋方舟已出版了十多部个人作品,2008年6月,高中毕业的蒋方舟被清华大学降低60分特招入学,引来一遍争议。在“90后”作者中,蒋方舟无疑是到目前为止最成功的一位,无论在市场还是个人的前途上,文学都为她赢得了实实在在的名声和利益。
四
大多数人在评论“90后”的写作时,都接受“网络文学”是他们的起点这一说法。也正是网络的无限开放性,和对传统写作话语霸权的颠覆,让“90后”写作者的心态更自由、更平等,使他们的情感更放松,文字里经常流淌着传统书面写作里很难看到的非常鲜活的语言和形式。
唐朝在接受采访时,就公开表示,虽然韩寒、郭敬明、张悦然、孙睿等“80后”作家的小说,对自己的影响很大,但他认为,很多“90后”从校园和网络上收集题材,而且“想象力丰富、写作独具一格”,“90后”只是需要不断积累阅历,使所有想法得以表达。他的观点,也是“90后”写作者的普遍观点。
如果说“80后”文学的标签是“锐利”和“不羁”,现在还很难给“90后”文学一个整体的鲜明标签。尽管评论界对于“‘90后作家”这一称谓也尚存质疑,但是一个青春群体急于表达的欲望却是不争的事实。
“文学上的‘90后”一定会在“文学上的‘80后”后出现,这也是客观规律。从文学的角度说,“90后”还是“幼年”,他们需要做的,就是更加深刻地去认识和理解生活、生命的意义,通过成长本身的不断积累和沉淀,完成内心和文字的蜕变。
祝愿每一位“90后”写作者的未来都阳光明媚!我们也有足够的理由,期待他们将用文字带来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