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必作领袖?

2009-02-25

中外管理 2009年2期
关键词:江南春寒流张瑞敏

杨 光

张瑞敏在高原迷雾里执着前行,令人肃然起敬;江南春在寒流隆冬中闪转腾挪,也不失快意轻灵——都值得我们尊重。

江南春注定成不了企业领袖。

当他两周内猝然出售分众那一刻。

因为他的“脆弱”基因由此昭然若揭。而领袖,必须具有坚韧的品格,必须具有别人胆怯而自己敢于迎风独撑大局的气魄。见势不妙自己掉头就跑,当然无法成为芸芸众生的主心骨。而且,也只有把一件事做得足够久,只有经历过并战胜过至少一个甚至多个经济周期大起大伏的考验,才能完整地展现和证明自己的综合经营能力,成为让别人“记得住”的风云领袖。

好比评价一个伟大的公司,要看它在挫折、在低谷时怎样做一样——比如IBM、比如松下、比如台塑;审视一个伟大的领袖,也来自他在挫折、在低谷时怎样做——比如惠普两位老人、比如稻盛和夫,也比如张瑞敏。

但是,我们又何必都去作领袖?

国人从小受到的“人上人”教育,几乎剥夺了我们对成为“第一”而且是“永远第一”之外其他“成功模式”的选择。而事实上,“第一”永远只能有一个,“永远的第一”更是比中大彩的几率还低。于是在竞争中,我们太多的人失去了自信,失去了“成功”的机会;而太多的“成功者”失去了快乐,失去了“潇洒”的人生。

换个角度,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说,专业化也不应仅仅局限在那些商品,和那些需要“上岗证”而也成为商品的人群里,“无证胜有证”的企业家群体其实同样应加以“专业化细分”。我们需要矢志一生于一役的领袖型企业家,也需要更多以生猪卖猪为乐的创业型企业家。只有这样,我们的经济才是完整而健康的。多样化,也许看来不够“正面”,但却永远是“正常”而且可持续的。

也巧得很,如同6亿年前寒武纪不可思议地“生命大爆发”一样,近年面貌迥异的中国企业家也在集中而突然地涌现和分野。由此可以展望,中国的商界群落也将像后来的地球一样五彩斑斓、拥有勃勃生机!也由此,张瑞敏在高原迷雾里执着前行,令人肃然起敬;江南春在寒流隆冬中闪转腾挪,也不失快意轻灵——都值得我们尊重。

猜你喜欢

江南春寒流张瑞敏
谁言寒流衬暖阳都说暖风驱寒冬
《江南春早》《下午三点半》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江南春早
江南春:诗人CEO的创业逻辑
张瑞敏:2017,“人单合一”进入全球化应用元年,要遍地开花
张瑞敏:《致创客的一封信》
冬春寒流来袭时慎防蔬菜水肿病
张瑞敏:海尔要建生态圈
寒流来了,父母如何从容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