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毒草“克星”

2009-02-25

西部大开发 2009年2期
关键词:毒草克星史志

西北大学生态毒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史志诚教授和他的同事们,经过30多年的辛勤工作,重点对“三大毒草灾害”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考察和试验研究,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广袤的草原不仅孕育了游牧民族的草原文化,而且为人民生活提供了丰厚的物质资源。然而,毒草灾害却成了草原畜牧业发展的一大天敌。

毒草灾害(Disaster of poisonous plants)是指天然草原、林间草地和农区草地上大面积连片生长的有毒植物引起动物大批中毒和死亡,而且长期难以控制的一种自然灾害。它不仅造成生态环境恶化,而且经济损失惨重,政治影响极大,给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

毒草危害触目惊心

我国60亿亩天然草原上分布着1300多种有毒有害植物,其中严重危害的60多种。据2007年7月20个省、区统计,全国毒草危害面积5.8亿亩,其中严重危害面积3亿亩,草原毒草引起161万头(只、匹)家畜中毒,11.8万头(只、匹)家畜死亡,毒草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1.6亿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9亿元,间接经济损失92.6亿元),如果加上治理费用150亿元,每年经济损失达251亿元。严重影响了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和农牧民的收入,动摇了农牧民对草原的安全感。特别是牧区草地的棘豆中毒、黄芪中毒、禾本科醉马草中毒、乌头中毒,农区草地的紫茎泽兰危害,农牧交错的林区草地发生的牛栎树叶中毒,以及其他毒草灾害,不仅给畜牧业生产带来重大经济损失,而且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治理毒草灾害成为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和科研院校关注的问题之一。

锲而不舍力挽狂澜

西北大学生态毒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史志诚教授和他的同事们,经过30多年的辛勤工作,重点对“三大毒草灾害”(即牧区草地的棘豆中毒,农区草地的紫茎泽兰危害,农牧交错林区草地发生的牛栎树叶中毒),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考察和试验研究,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

——基本摸清了我国草地重要有毒植物的种类、分布与危害。史志诚和他的同事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详细叙述了15科19属的50多种有毒植物的生物学、生态学、毒理学、防除与利用等方面的科技成果。出版了《中国草地重要有毒植物》专著(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为防控毒草灾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组织专家深入西藏阿里地区调查“醉马草中毒”。他们经过5年多的调查研究,查明“醉马草中毒”实际上是冰川棘豆(Oxytropis glacialis Benth. ex Bge.)引起的中毒。提出控制中毒的具体措施,得到西藏自治区政府的高度评价。

——阐明牛栎树叶中毒的发病机理。他们提出并经过试验证实了“高分子可水解的栎叶丹宁经生物降解产生多种低分子酚类化合物引起中毒”的假设。确定牛栎树叶中毒的实质是酚类化合物中毒。获得农业部年技术改进二等奖。

——有毒植物生态毒理系统与生态控制研究。他们提出了有毒植物生态毒理系统的形成与消亡规律的新见解,草地的毒草危害必须采用生态毒理学原理和生态工程的方法加以控制。先后应用生态工程法、日粮控制法、畜种限制法、促进植被演替法、改变草群结构法、化学防除法、添加剂法、药剂解毒法等方法,达到有效控制中毒和促进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之目的。

——制定地方标准规范防治技术提高防治效果。1992~1996年的5年间,在全国病区推广《牛栎树叶中毒诊断标准与防治原则》(陕西省颁标准)取得4亿元的经济效益。仅陕西、甘肃、辽宁、河南4个省的发病地区统计累计防治牛176.13万头,减少经济损失1.5亿元人民币。获陕西省人民政府2002年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三等奖。

——开展草原毒草灾害信息咨询服务业。他们组织召开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建立“毒物与人类网站”和“中国西部重要有毒植物数据库”和“专家咨询”。普及推广防控草原毒草灾害的研究成果。

——提出防止有害生物入侵确保生态安全的建议。2001年,作为中国农学会副会长、农业部科技委委员的史志诚教授提出“严防紫茎泽兰等有害生物入侵的建议”,得到时任副总理的温家宝的批示,依照批示精神,农业部全国农技中心在西安召开会议,中国农学会组织专家研究对策,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承担农业部全国畜牧总站草原鼠虫病和毒害草监测预警系统课题。他们主持拟定的《草原毒草灾害评估技术》《草原毒草调查技术规范》《草原毒草灾害防治标准》《毒草灾害报告制度》《家畜棘豆中毒诊断标准与防治原则》《家畜黄芪中毒诊断标准与防治原则》和《牛栎树叶中毒诊断标准与防治原则》,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建立全国草原毒草监测制度,开展草原毒草灾害风险评估和提高防治效果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现任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的史志诚教授认为:毒草灾害对草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构成一种“潜在的危险”,由过去的低风险上升为目前的高风险状态。在一些地方形成欲烧(焚烧毒草)不能、欲除(化学防除)缺资、欲罢(任其自然)不忍的情形,其原因是毒草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危险概率增高,经济损失巨大,政治影响深远。为此,建议国家重视毒草灾害生态控制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保护天然草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牧业经济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西北大学生态毒理研究所供稿)

猜你喜欢

毒草克星史志
天然草地毒草危害、防控与综合利用
健忘克星
“低头族”克星
“宅生物”克星
二则(2)
航空母舰的“克星”
用磁铁治病,由不信到信等
牲口放青要防备中毒
为什么要大胆地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