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2009-02-24董福兰吴怀芹陆凤清
董福兰 吴怀芹 陆凤清
【关键词】心肌梗死 ;心理护理;体会
心肌梗死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缺氧。笔者在心脏内科工作近20年,注意观察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生病期间的心理变化,发现年龄、性别、病种相同的患者其心理状态却大不相同。因此,要求护理人员注意观察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因人而宜,采用适宜的方法做好心理护理。
1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
根据临床观察,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可大致归纳为3类。
1.1紧张型 心肌梗死患者心前区疼痛而有濒死感,多数有恐惧、思想高度紧张,不敢翻身,甚至不敢睁眼睛;有人甚至留下临终遗嘱,多见于情绪不太开朗的人。针对此类型患者,应对他们进行安慰、解释、开导,劝导患者消除不良情绪,让患者了解到良好的心里状态对疾病的康复所起到积极作用,不良的情绪对疾病的危害,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思想顾虑与精神紧张,同时做好患者亲属的工作,使他们能与医护人员一起共同为患者早日康复积极工作
1.2 松弛型 患者表现为无所谓,不在乎的心理,甚至否认或缩小自己的病情,尤其是初期的疼痛缓解以后,认为自己的病好了,因而不听医护人员的劝告,擅自过早下床,做过多活动。针对此类型患者,告诫他们不可麻痹大意,让他们了解到此病的重要性,反复向他们及家属讲解有关心肌梗死的诱发因素,饮食要求及预防措施,嘱其随身带急救盒,活动范围及活动量不宜过大,饮食易清淡易消化,不能吃的过饱,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活动量循序渐进,避免过急、过累、过于激动,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
1.3 平稳型 患者都比较随和,不易急躁激动,能适应新的环境和安排,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正确对待疾病。这类患者虽病情较重,但一般均恢复较好。针对此类型患者,要让他们了解有关心肌梗死方面的知识,使他们对自己的疾病有所认识,这样对他们的疾病康复起到了促进作用。
2 心理护理
由于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推动了心理护理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已日益为广大护理工作者所重视。心理护理学是指护理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能,通过护理手段控制一切消极影响,帮助患者保持最佳身心状态。护士是人们身心健康的维护者、指导者、教育者,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除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优秀的心理品质和精湛的业务技术能力外,认真观察、分析患者的心理反应及需要,并予以及时实施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要根据患者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职业、病情轻重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工作,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面部表情是人的情绪和情感的生理表露,无论是护士对患者或患者对护士的面部表情都主要是思想情感的流露,护士对患者的表情是以职业道德为基础的。情绪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健康的恢复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某些心血管患者,当焦虑、恐惧、愤怒和激动时常有心率、心律的改变。患者情绪好坏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其中医护人员的语言态度、举止行为是直接影响其情绪的一个重要因素。护士与患者接触最多,常常会遇到一些患者不配合的情况,此时应以高度的同情心与爱心,多与患者交谈,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耐心劝说,给予正确解释,不能采用生硬的态度或简单的方法,否则,会使患者情绪大受影响,使患者心情不畅,造成不良的心理状态,导致病情加重。
2.1 恐惧不安的心理护理 科学讲解有关冠心病的诊治知识与院内状况。保持病房安静,亮度适宜。尽量减少不良刺激,将多次痛苦性操作集中在一段时间内完成,尽可能避免患者看到其他危重患者被抢救的场面,减少探视次数和探视时间。加强交流,建立融洽和谐的护患关系。对患者提出的与疾病有关的问题,以合适的方式和语言向患者解释。通过言谈举止向患者传递自信的信息,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及心理状态,从而减少患者恐惧的心理。
2.2 悲观的心理护理 使患者看到病情的好转与进步,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坚强的意志,调动体内的积极因素,有助于疾病向好的方面转归。还要认真细致做好生活护理,使患者感到生活的温暖,争取有效的社会和家庭支持。多给患者以积极的暗示,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孤独的心理护理 为患者创造安静温馨、温湿适宜的环境,加强交流与沟通,视患者如亲人,并经常给予鼓励支持,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加强病房的巡视,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及评价,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与患者在一起。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面对现实,使患者能从各方面感到温暖、安慰和照顾。在心理上有安全感、亲切和信任感,能重新树立自信和自我价值感,减轻孤独心理。
2.4 焦虑的心理护理 帮助患者克服不利于疾病的生活习惯和嗜好,使患者保持清洁舒适。护理要周到,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并及时向患者通报疾病好转的信息。向家属交代患者病情变化时要尽量避开患者,与家属交谈争取有效的家庭支持。向家属强调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语言,协调好同病室病友间的关系。根据病情指导听音乐、读报,在合适的位置放置鲜花,或是张贴1张宣传画使病房环境幽静,分散注意力,减轻患者的焦虑心理,使之保持最佳心理状态,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
3 小结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肌梗死也日益增多,已成为常见的死亡病之一,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剧烈疼痛,可放至左侧肩背部或表现为腹痛、牙痛等,可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本病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发病突然,病情凶险而恢复较慢,受到不良刺激如情绪波动、饮食过量、寒冷刺激、精神紧张、大便不通、运动过量,均可导致病情突然恶化,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再梗死而危及生命。
实践证明,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防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不仅吃药、打针、仪器治疗是治病,安慰、解释、鼓励也是治病,心理护理现已被提升到意识日程上来,不能忽视心理护理对促进康复所起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