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外文物追讨彰显中国话语权

2009-02-24

环球时报 2009-02-24
关键词:法理话语权公关

姚 蒙

1860年北京皇家园林圆明园横遭英法联军的洗劫,被法国大文豪雨果誉为“东方凡尔赛宫”的圆明园被付之一炬,成为世界文明史上不堪回首的一页。号称西方文明国家的英国和法国,在十九世纪用枪炮侵略文明古国中国,掠夺、破坏、烧杀,露出了其野蛮凶残的面目。然而,在今天的法国、英国,已很少有人知道这段历史,很少有人知道自己的祖先曾经如此没有文明地侵略别国,这才是真正令人担忧的。

许多法国人不了解中国,不了解中国的历史,所以就对现在的中国有种种偏见和误解。举例而言,著名历史学家皮埃尔·米盖尔主编的初中历史课复习手册共575页,讲欧洲历史可以细到中世纪人们吃什么、穿什么,但讲到中国的竟然只有4页。中国古代、近代历史很少;现代中国又被打上了共产党专制国家的标签。叫人怎么理解这个历史独特、文明悠久的国家呢?无怪乎现在西方、法国媒体谈到中国律师反对拍卖的行动时,不去反思当年的侵略史,反而认定中国民族主义情绪上升,有点实力就想到处伸手。

由此看,中国追讨文物行动具有重大意义。

这意义首先在于中国拥有法理上的话语权。拍卖几个文物事小,历史的大是大非问题事大,明明是无耻的侵略与掠夺,绝对不能由于现行法律的缘故变成合法的和唯利是图的商业交易。因此,中国政府和民间力量应当用各种传媒与公关手段公布历史真相,显示追讨行动的正义性。侵略与被侵略,掠夺与被掠夺,正义与非正义,这些范畴都已超出了现行的法律,属于法理层面应当大力澄清的事实。这样,事情就不仅仅在于讨得回或讨不回这两个文物,而在于讨回历史的公正。这就是法理层面最大的合法性。

其次,中国拥有法律上的话语权。中国签署了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和1995年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因此,中国追讨文物行动在国际法层面就有了充分的合法性。虽然有时效问题和与法国普通法的衔接问题,但正如法国最高法院检察长伊夫·夏普内尔所说,有关的判例表明如果国家出面进行外交谈判,就有可能在国与国层面解决问题。事实上,当初的侵略行为就是在国与国之间发生的。

第三,中国拥有道德上的话语权。通过这一事件,中国将让法国人、西方人与所有人清楚了解当时的历史,辨明谁是侵略者、掠夺者,谁是受害者。我们还是引用雨果的话:“我们欧洲人一向自认为是文明人,把中国人当成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的所作所为。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国,另一个叫英国。我要对此提出抗议。……法兰西帝国从这次胜利中获得了一半赃物……我希望法国有朝一日能摆脱重负、洗清罪恶,把这些赃物归还被劫掠的中国。”这样的语言,这样的正义感,将对还想借中国文物进行炒作的人造成巨大压力。因为中国处在道德上强大的正义地位。

由此,我认为中国政府必须利用各种法律的、公关的、舆论的和媒体的力量来打好这场公关战,借助各国际组织(教科文组织等)和各国际正义力量的帮助。彰显中国正义的话语权,这就是这次或以后每次这类追讨文物行动的真正重点。▲(作者是本报驻法国特约记者。)

猜你喜欢

法理话语权公关
话语权是一种暴力
公关:我们是策划和执行的超人
公关赋能的3个新边界
情与法的碰撞
法理作为民法之法源
陈年凡客创始人
基于案例与法理视角对现行农户联保贷款制度的探析
争衡·重塑·掌控
论无罪推定的法理基础
嘉利公关签约自由超越公关E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