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名校“拒绝信”之最

2009-02-23温玉顺

现代计算机 2009年10期
关键词:杜克大学贝茨加州大学

温玉顺

美国的大学是自主录取新生,无论是否录取,都会向每个提交了申请的考生发送回信。外表看上去薄薄的一封拒绝信,里面的内容却是各有千秋、大有看头。因为从这些拒绝信的态度、措辞里可以看出该所大学的风格,而且会给读信的考生带来不同影响。

最铁面的回信

“申请我们学校的人很多,每个人都不错,可你没有排在前面。学校只能选择那些适合的学生录取。”——贝茨学院

该学院负责新生录取工作的领导威里·米切尔对学校的拒绝信解释道:“我们只是没有通过某个人的申请。并没有把谁踢出去。怎么回信,还不都是一样?”他觉得录取新生的工作就是说YES或者NO,没有安慰申请者的必要。

贝茨学院的拒绝信在网上被晒时,经常会招来学生们的一片怒吼。加州一个17岁的高中生迈克说:“看了这封拒绝信后。让人觉得没有被录取是自己太笨太糟糕,像是给心头压上了一块冰。”

最冷酷的回信

“你没被录取。不要打电话来询问。所有的决定都是最终决定,不可能更改。”——斯坦福大学

据说这样的拒绝是为了杜绝申请人对学校决定的怀疑或起诉。去年有近200人试图寻求用法律解决,声称要告学校。

一个非常想进入斯坦福大学的女生接到回信后,痛哭了好几个小时。家长说,这样的写法很容易被理解成:“我们不想再听到你的任何消息了,你不行,不用费那个劲了。”

最乌龙的回信

“因为我们的电脑故障……所以你没被录取。”——加州大学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区竟然向落选学生发了两次拒绝信。第一次是正常的拒绝信,可是该校在向被录取的新生发祝贺信时,错误地包括了29000个未被录取的举生。结果校方只好再次更正。

最晕人的回信

一个厚厚的像装着录取信的信封里,却有一封拒绝信在最上层。——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按照惯例,录取信里由于有学校介绍等内容,都是厚厚的一封信,而装拒绝信的比较薄。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共有20个相对独立的校园,而该大学生校园在大学花园城。大学里负责新生录取的安·罗何巴克振振有词地解释说:“没错,我们的主校园没有收她,她还可以试试申请分校啊,寄给她分校资料并没有不对啊。”

一个叫安的女孩收到这个厚厚的信封时,以为自已被录取了。可是打开一看,却有一封拒绝信在最上面。数分钟内她先是大喜过望,然后是冷水浇头,晕倒在地。

最温暖的回信

“我们从过去的经验中得出的结论是:学生进入哪所大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未来4年中的成长。”——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历年来的拒绝信都被认为是最暖人心的拒绝。18岁的伊福琳安娜·克露顿说:“我被哈佛拒收了,却没有感到苦涩。信中谦和甚至带着抱歉的口吻让我觉得敢于向哈佛提出申请,本身就是值得自豪的事。”

最有人情味的回信

“我相信,你一定能够找到你所喜欢的学校,在那里你会学习得很快乐,而该所学校会固为你的加盟而受益无穷。”——杜克大学

杜克大学负责招生的克利斯多夫·古登塔格说:“我理解学生们的心情。四年前,我女儿上学前班被拒,我都很痛苦,更何况是经过各种努力的高中生和家长呢。所以我会尽力多一些人情味。”

杜克大学赢得了学生和家长们充满感激的赞扬。加利福尼亚州的丹尼尔·贝莱斯福特是收到杜克大学这样一封拒绝信的18000个学生之一。他说:“读了杜克大学的拒绝信后,我认为我是一个很不错的申请者,而不仅仅是一个未被录取的学生。”

猜你喜欢

杜克大学贝茨加州大学
我们的故事
如何推进跨学科课程发展:杜克大学经验
美国一流大学财务收支状况研究
世界一流大学科研人才聘任条件比较研究
为迟到一分钟羞愧辞职
英国大臣因迟到1分钟辞职获留任
美国微积分教学探究
公立大学回应社会问责的新思路
憨直战将
美国大学的“公款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