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诗歌教学集体备实录
2009-02-20东湖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
时间:2008年9月24日
地点:东湖中学三楼演播厅
集备主持人:杨军
备课组:东湖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参加教师有杨军、杨淑君、张婷婷、曾祥西、邓援、张勤、徐莹、吴文君。
一、讨论
杨 军:老师们,下午好!现在集备开始,第一单元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习中国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本单元是高中文学鉴赏的开端,对整个文学鉴赏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将诗歌鉴赏组织得生动活泼,激发起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和热情。前段时间,我们备课组针对诗歌教学作了一些有益探讨,吴文君老师执教《再别康桥》,代表备课组上了一节区级展示课,区教研室张银华老师作了精彩点评。
1.如何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2.怎样才能提高诗歌教学有效性。
请大家发表看法。
邓援:我想从新课程标准的角度来谈谈。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诗歌教学作了明确要求:“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从中很明显地看出,诗歌教学已经成为体现语文人文性特点的有效途径,所以诗歌教学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从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教材来看,第一单元入选的就是优秀的中国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编写意图很明显,就是希望我们语文教师能通过诗歌教学,激发学生的读诗兴趣和热情,养成积极主动鉴赏作品的习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
因此,对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做一些实实在在的有效性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吴文君:诗歌的有效教学的确值得我们重视!关于我们高一年级的诗歌教学我做了一个问卷调查。杨老师,这上面有我的文件夹吧,请帮我打开!(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略。)
调查显示,大部分同学对诗歌这种文学形式还是感兴趣的,尤其是对爱情诗。同时,调查问卷也反应出了一些问题,可以启发我们的诗歌教学,例如,约有一半的同学在自读诗歌时把握不住诗歌的感情基调和节奏,一大半的同学对主要意象把握不准。 看来,我们坐下来一起研究一下诗歌教学的相关问题还是很有必要的!
徐莹:吴老师的工作真是很细心啊,我觉得你的做法很实际,我很赞同。那么,关于诗歌阅读有效性,我也查阅了有关专家的看法。首先,何谓“有效”,就是“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那么“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这其中包含至少五个方面的要求:确定准确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创设合理的评价标准。
其次,具体到高一诗歌教学,就是在以上五个方面的基础上,抓住三个重点:诗歌形象、思想感情、艺术技巧。一堂诗歌教学课,学生能品出诗象、读出诗情、归出诗法,这便是有效的了。如果假以时日能悟出诗境、养出诗心,则更是诗歌教学的长效目标和我们由衷的期待了。
杨军:三位老师分别从新课标、学生学习状况、专家观点等几个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我们的诗歌教学很有启发意义。但我认为“如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怎样提高诗歌教学的有效性”这两个问题,还是应该从课堂教学中寻求答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我愿意是急流》一诗的教学。
曾祥西:《我愿意是急流》我教过许多遍。首先我觉得它的格式很特别,全篇共五节,每节8句,前4句采用的是“我愿意是…”,后4句采用的是“只要我的爱人是……”这种格式,形成了一种对应的节奏美,回环往复,整齐而富有韵律,形成了五幅热情洋溢的艺术画面;其次是意象美,“我”与“爱人”两列意向交替出现,形成了两列鲜明的意向,“我”用“急流”、“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等意向自喻,这些意向大都比较粗犷、阔大、苍凉,富有男性的阳刚之美,而比喻爱人的意向相对比较娇小、可爱、温馨,展现了女性的柔媚,给人以秀美之感。
杨淑君:我在网上查阅此诗时,发现有的版本五节诗排列的次序与课本上不一致。我思考了一下,觉得还是课本中的排列次序好,因为,其一,急流、荒林、废墟、草屋、云朵这几个意象基本上以从低到高的空间次序排列;其二……(被抢断)
徐莹:杨老师,对不起,我打断一下,我觉得谈到诗歌意象的空间顺序,是不是可以将三四节调换一下,您看由深深谷底到峻峭山岩最后到广漠天空,这样安排不是更加合理么?
张婷婷:徐老师,你的看法有点偏颇,如果按照你的思路,云朵和破旗的位置是否也应互换呢?那许多地方都要换动了。我个人认为这首诗不是严格按照空间顺序,诗人是以情感为线索,情感层层递进,渐入高潮。
杨淑君:对,这正是我刚才要说的第二点。这几个意象的排列还有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急流、荒林、废墟、草屋、云朵表现了我为了爱人,愿意忍受任何磨难、坎坷,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形象越来越荒凉、单薄、无力,而相对应的五个意象,小鱼、小鸟、常春藤、火焰、夕阳,在我的保护下、呵护中,由活泼可爱到天真欢快到有青春活力,再到火焰般亮丽,最后发出辉煌壮丽的美,爱人的形象逐渐成熟丰润。在这样一种反差中,我们看到诗人始终抱着为爱牺牲自我的精神。只要自己心爱的人能够幸福,哪怕自己已无力再为爱人挡风遮雨,只要能做一点陪衬也心甘情愿啊!诗人的爱是深沉而执著的。(情绪激动)
徐莹:杨老师说得很激动啊,不过我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您看,即使谈到情感的逻辑顺序,将三四节调换一下,也是有其合理性的。由与狂风作战的荒林到饱经风雨打击的草屋再到承受毁灭也决不懊丧的废墟,诗人那种为爱人无私奉献的炽烈悲壮的情感,逐层推进、步步深入, 这样排列,诗人的感情脉络不是更加清晰么?
张婷婷:我还是比较认同杨老师的观点,应该同时关照“我”与“爱人”形象的变化。“我”的形象主线凄惨、荒凉,草屋比废墟更加不堪一击,所以草屋放在后面;爱人的形象逐渐坚强、成熟,常春藤并不能给废墟什么,而可爱的火焰却能给草屋带来温暖,这才是诗歌意象排列的重要原因,所以教材上的顺序更合理。我们在解读文本的时候,一定要关照整体,不能断章取义。
杨军:(笑)听了三位老师的发言,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俗话:三个女人一台戏啊!不过,这的确是一场好戏。其实,我认为准确把握意象(内涵)应该是这篇诗文的一个教学难点。大家可以谈谈自己的观点。
邓援:杨老师刚才说到意象的准确把握很重要。我认为准确地把握、理解意象的含义还应该结合中西方的审美心理、文化特点的差异去解读,这是个难点。我认为西方人选取意象与中国有差异,诗中第五节把自己的爱人比作“美丽的夕阳” ,我们中国人是不会把年轻的爱人比作夕阳的,夕阳西下,人老珠黄,谁会去爱呢?我们中国诗词善于借景抒情,注重的是以写景烘托、营造意境,追求言尽意远的效果。“夕阳西下”总是给整幅画面涂上了一层昏黄的色彩,表达了无限的凄凉。而西方诗歌则注重描写景物在人们心里唤起的反应,带来的审美感受。如本诗中把我心中的爱人比作是“珊瑚似的夕阳”,不仅绚烂美丽,更见“鲜艳的辉煌”,一种极致的美,使人惊心动魄。这是由两者不同的思维模式造成的差异。中国人注重表现,即意境,西方人注重再现,即典型。这就是中西方基本的美学思想。这种思维模式下的诗歌创作自然大不相同。
吴文君:邓老师分析得很精彩!但是我不认同您的观点!我们在看这首外国诗歌的时候,能不能抛开中国人的审美心理,仅仅就这首诗歌的意象而谈意象呢?
邓援:怎么能不提呢?在我们中国诗中提到夕阳,就是凄凉;提到月亮,就爱思乡。
吴文君:一定吗?那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呢?诗中这样描述“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夕阳中的新娘正寄托着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啊!有悲凉吗?
邓援:不是悲凉。徐志摩正是来到了英国留学,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熏陶影响,所以才会把“自己的美好理想”比作是“夕阳中的新娘”。假如徐志摩没去留学,他会不会用“河畔的金柳”、“夕阳中的新娘”去比喻“自己的美好理想”呢?这恰恰证明了中西方审美心理、文化的差异?
吴文君、杨军、徐莹:不一定!
曾祥西:我补充一下!“夕阳”意象应有不同的解读:既承认中西方审美的差异,同时也要看到,“夕阳”这个意象,不光在新诗中出现,古诗中也大量出现:“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等等。但“夕阳”的意象不等于“黄昏”的意象:一个温馨,一个悲凉;一个是空间,一个是时间;一个是积极进取,一个是消极颓废。在这首诗里,夕阳实际上是比喻象征,希望爱人像珊瑚般美丽辉煌可爱!
邓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写夕阳再好,可已接近黄昏时刻了,太短暂了,还是写忧伤惋惜之情。
(短暂的沉默)……
张勤:刚才几位老师对《我愿意是急流》这首诗的意象作了非常深入的解读。对于这首诗的主题,一直以来就有多种解读方式。这首诗中的“我”可能指诗人自己,也可能是革命战士们,诗中的“爱人”既可以是诗人的爱侣,也可以是诗人追求的革命理想。在诗中,作者的爱情观体现为他的无私。其实在裴多菲的一生中,爱情并不是最重要的,有诗为证:“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所以,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自由才是最重要的,而且裴多菲也用自己的一生实践了他的人生信仰。
杨军:且慢,这里有个问题,即意象的大小,本末的错位。那么崇高,那么伟大,诗人愿意为之献身的匈牙利民族解放事业(革命理想),变成了“浪花”中的一尾“小鱼”,“树枝”间的一只“小鸟”,“废墟”上的一根纤细的“常春藤”,这似乎有些匪夷所思,令人难以接受,我看即使裴多菲本人也不会这么想吧。再则,这首诗作于1847年6月,三个月之后,诗人就与他的心上人尤丽亚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所以说,这就是一首爱情诗。
张勤:杨老师,我查了资料的,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裴多菲为了匈牙利的民族独立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而且他也曾经说过:“在匈牙利人民中间,我的歌是为了争取自由而斗争的第一课”,所以我认为,《我愿意是急流》这首诗还可以解读为一首政治抒情诗。
杨军:我想大多数中国人都会赞同我的观点。这里还有一段花絮。《人到中年》里主人公女医生陆文婷在生命垂危之际,她爱人傅家杰反复诵读《我愿意是急流》,从死神的怀抱里把她的生命唤醒。由此看来,这首诗所表达的诚挚的爱情,也可谓人间的至爱真情。
张婷婷: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把这个有争议的问题在课堂上抛出来,让学生去思考、去感悟?这就是个性化阅读啊!
杨淑君:说到个性化解读,我有一个想法,这首诗的标题能否换成“我愿意”?我是这样想的:1.诗歌的每一节都以“我愿意是”的句式开头,以“我愿意”做标题不是更有概括性吗?2.西方人在结婚时,都要以“我愿意”作为誓言的结束。那么“我愿意”不是更符合本诗的主题,还能引起读者的无限遐想吗?
曾祥西:全诗共5节,急流、荒林等意象之间都是平行并列的,用《我愿意是急流》做标题,那么也可以用《我愿意是草屋》做标题!
吴文君:我又不认同曾老师的观点了!这首诗歌我们不管是从爱情角度去欣赏,还是从爱国角度去认识,都饱含着作者炽热的真情!作者激情澎湃的情感就是要在标题、第一节中表现出来!可是,如果标题换成了《我愿意是草屋》,一开始就没有了激情,多么没劲啊!而且,我查了一下裴多菲诗集的中文译本,有2个版本这首诗歌的标题真的就是以《我愿意》为题,我发现裴多菲近百分之八十的诗歌都是以诗歌的第一句为题。这也许是诗人的创作特点,也许是个翻译的问题,我想,面对这首外国诗歌,我们是不是可以不在这个问题上多说了?
曾祥西:我补充一句,如果说讲激情,那么标题换成“我愿意是瀑布”、“我愿意是宇宙”等,多有激情啊!但不符合本诗的语言风格!(笑)
杨军:通过争论,让我们对文本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深入文本解读是有效教学的基石,有效教学的实施还应落实在教法上、学法上。
徐莹:谈到教学教法,我认为教学这首诗,首先要重视读。汉语的凝练性、抒情性、音乐性,决定了诗歌特别适合诵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原本就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是帮助学生品味名篇佳作、培养语言功底的最佳方法之一。
于漪老师说过:“要反复读,把无声的文学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那么对于“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诗歌,到底该怎么引导学生读呢?我们应该不拘一格、灵活机动地采取多种朗读方式,比如配乐朗诵、集体朗读、个别朗读、男女对读、竞赛读等,读中品、读后评,创设一座与诗人心灵情感沟通的桥梁,还诗歌本来面目,还诗歌真正的魅力。同时还要适当指导学生把握诗歌语言的节奏、重音、语调、语速,提高他们的朗读技巧。说到这里,我觉得教师生动、扎实的范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成功的范读能带给学生充分的享受和丰富的收获。
杨军:那你给我们范读一下?(掌声)
徐莹:好吧!以第五节为例,我认为可以读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如果以爱情为主题,便要读出爱人间柔情、缠绵的情谊,将语速放慢,将“云朵、懒懒地、飘、荡、夕阳”这些词要读得轻柔、委婉。(朗读)(掌声)
如果以爱国为主题,便要读出为自由而战、为祖国而牺牲的豪迈、深沉、大气。(朗读)(掌声)
张勤:裴多菲是男诗人,我用我的男中音和徐老师来pk一下啊!请大家做评委!(朗读)(掌声)
吴文君:两位老师都读得很好,我是无法超越的了!读,真的很重要,那么我想,怎样从读中去品去赏,老师的设问就显得非常关键了。例如,对于意象的欣赏分析,我分别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1.诗歌中有哪些意象?2.诗人分别将自己和爱人比喻成哪些意象?3.诗人对诗中的急流、荒林、废墟、草屋、云朵和破旗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三个问题都是针对赏析意象而设的,第一个问题比较浅显,问得比较泛、比较大;第二个问题问得比较精准,我们班这样层次的学生通过自读应该能找到答案;第三个问题,如果设计在意象分析的一开始,就显得难度比较大,这样的话我们班的学生可能一时间就陷入了思维的沼泽。所以,在读的基础上,如果要准确的赏、准确的品,老师的设问要根据学生的层次而进行设计,因材施教,我想只有做到了因材施教才能实现真正的有效教学。
曾祥西:诗歌的有效教学,应该还要注重拓展、迁移,即注重写。那么怎么写?一提到写,我们马上就想到学生会不会写爱情诗呢?我想,不用怕,让他们去写,因为爱情诗上了我们的课本,就让学生走进情感大世界吧!关键是如何引导:爱人是美妙的,被人爱是幸福的。除了爱情,还有许多值得去追求的爱:父母之爱、兄妹之爱、朋友之爱、师长之爱,对理想、对生活、对社会、对未来的爱、对国家民族的爱。当然,指导学生掌握写作诗歌的一些技巧,如诗歌的意象、感情等。可以仿写、扩写、自由创作等。
邓援:刚才几位老师从诵读、设问、拓写几方面谈了自己的设想,这些对高一的学生都应该很重要。我觉得在高一的诗歌教学中,更要从多个角度切入,引导学生分析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如意象、象征、比喻、对比、排比、回环反复等这些手法在文中多次出现,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有必要系统地了解,准确的赏析。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教会他们,让他们找到鉴赏诗歌的有效途径。
我按以下四个步骤来设计这个板块的教学:
第一:教师示范鉴赏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学生学习基本方法。
第二:学生个人独立思考,这首诗还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这样运用有什么作用?请分别具体写在草稿本上。
第三:学生四人一组,合作探究,交流讨论。
第四:学生全班交流,展示成果,老师点拨。
第一个步骤我准备这样教学:
鉴赏排比、反复的手法。表述如下:全诗各节以“我愿意是……;只要我的爱人是……”这样一种句式,结构整齐,形成排比,反复咏唱,富有韵律美。这种表现形式类似中国的一些民歌,都有一种主旋律。如《北京欢迎你》这首歌曲,同一意思,反复咏唱,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感情,而且具有一种动人心弦的旋律美……(被抢断)
杨军:邓老师!对不起,时间有限,今天就说到这里吧!大家的发言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请集备后展示课的执教者张婷婷老师来说说她自己的教学思路。
张婷婷:刚才大家从单元教学到具体的篇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我受到很多启发。我现在根据大家的意见,调整和修改我上课的基本框架,尽量在本课中体现大家碰撞出的思想火花,及先进的教学策略,力求有效备课,完成有效教案,形成有效课堂。
总而言之,我尽量地将大家今天备课的成果带进我的课堂。
杨军:各位老师还有什么补充意见,请发表看法。
杨淑君: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我看能不能将这一课和舒婷的《致橡树》拿来对比鉴赏阅读!
杨军:下节课张婷婷老师将带着集备的成果执教《我愿意是急流》,课后我们再总结反思,集备暂时结束。
二、教学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简案
武汉市东湖中学张婷婷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基本意蕴和手法的妙处,强化赏读诗歌方法,感受“通过鲜活意象,表达真挚情感”的艺术魅力,领悟诗歌的意境美。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揣摩体味诗歌所表现的主题,启发学生关注生活,体味生活的诗情画意,陶冶学生情操。
教学设想:
1.重点:反复诵读,领会诗歌的基本意蕴和手法的妙处,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达的强烈的主观情感。
2.难点:梳理脉络,复活画面,感悟诗歌的意象之美,并把握各自特点及其内在联系,从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策略:采用“合作探究·美读情境”教学法,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语言、交流成果等方式“读透诗歌”,注意恰当配备多媒体、相关资料等提高课堂效率。
4.课时:安排1课时完成。
设计思路:(学生活动)(教师策略)
1.进入学习情景→ 创设和谐氛围
2.自主质疑探究→ 提供合作平台
3.小组互动品读→ 激发参与讨论
4.交流学习成果→ 课堂资源共享
5.迁移拓展课堂→ 教师相机引导
教学过程:
听读:整体感知
1.导语激趣入课。[略] 2.简评诵读要求。[略] 3.领悟作者情感。[略]
自读:质疑探究
1.讨论交流问题。[略] 2.强化自读方法。[略] 3.质疑探究重点。[略]
赏读:品味感悟
1.品读诗歌语言。[略] 2.领会意蕴手法。[略] 3.交流学习成果。[略]
摹读:迁移拓展
1.小结课文。2.比较阅读。3.能力迁移。作业:①请模仿《我愿意是急流》的艺术表现手法,尝试写一首小诗。②利用网络资源摘录你喜欢的裴多菲的诗三首。③写出最能表达你心中爱意的话。④选择自己对《我愿意是急流》感受最深的一段改写成小散文。
附板书:
《我愿意是急流》
“我”“爱人”
急流、小河…………………小鱼
荒林……………………… 小鸟 一切源于爱
废墟……………………… 常春藤 (歌德)
草屋……………………… 火焰
云朵、破旗…………………夕阳
三、反思
杨军:老师们,第一节课我们围绕“如何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和“怎样才能提高诗歌教学的有效性”这两个问题展开了讨论交流,第二节课张婷婷老师带着集备的成果执教了《我愿意是急流》这首诗歌,现在我们针对这堂展示课,进行总结反思,请大家发言。
吴文君:我先来谈谈张老师课堂上的朗读吧!张老师的朗读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张老师的诗歌课堂犹如一台精彩的大合唱,有领唱、有独唱、有轮唱、有齐唱。充分展示了诗歌的朗读魅力!张老师对诗歌朗读的指导主要体现在3个层次上:第一,感受性地学前读,通过自己的范读使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诗歌美妙的情境和浓浓的诗歌教学氛围;第二,领悟性的学中读,以读带品,在品中读,指导学生反复诵读重点语段,帮助学生把诗歌读懂;第三,品味性地学后读,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对诗歌进行反刍式的咀嚼涵泳。这样循序渐进地训练朗读,既提高了学生读诗的兴趣,又起到了培养语感的作用,真可谓一箭双雕啊!结合我自己的诗歌课堂,我认为我还得在这个方面继续改进。
张勤:刚才这堂课,张老师很好地引导学生根据诗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倾向,挖掘出了教材中的审美情感,使学生从诗中展现的精神美中受到强烈的感染;抓住了《我愿意是急流》这首诗的文本特点,引导学生从词句、意象、意境、结构、手法、情感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尤为可贵的是,这堂课的效率非常高,贯彻了“有效教学”的思想,学生真正地学有所思,学有所得,主体性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徐莹:我想从拓展迁移方面谈一下。我们知道,新课程标准要求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作为“例子”的教材不再是“圣经”,我觉得张老师这节课在“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两方面都做出了有益尝试。
首先,老师树立了课外拓展须“以教材为本”的思想,充分尊重文本,用足够时间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不是为拓展而拓展。
其次,老师根据诗歌文体的特征选择了两个很好的切入点进行拓展,一是比较鉴赏,二是仿写,都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引出学生诸多充满个性和思想的精彩回答。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本诗的体验,既是对鉴赏内容的升华,也是对鉴赏结果的外化。
第三,张老师作为拓展的“总设计师”,表现出了较丰富的专业水平和较强的主导能力。在整个拓展活动中,教师相机指导,巧妙总结,调整升华。特别是课后作业诗歌的写作,拓展了课堂的容量,建架了老师和学生合作学习的桥梁,又留下了无尽的余味。
第四,课外拓展的好坏、优劣用什么来检验?我想,除了看它是否科学外,关键要看它是否成为主体接受后的效能发展。本次拓展延伸,帮助学生培养了自身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对爱情观念的形成和人格的完善都起到了一定作用。
杨淑君:这节课有几个地方值得我学习:
1.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理念。教师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通过讨论主动探究问题,教师只是引导者、参与者,适时给予点拨或师生共同探究。
2.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通过学习得到的成果给予适当的评价。
3.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共同探讨,由于课堂容量的原因,总是只能少数学生把自己对诗歌的个性解读通过朗读体现出来,实际上教会学生读诗是诗歌教学很重要的任务之一。我们既要教会学生品诗,还要教会他们读诗。
有一点我需要指出来,张老师的课堂容量过大,拖堂了10分钟!
曾祥西:《我愿意是急流》教过多遍,但总觉得未尽其意,但张老师的这堂课,我觉得从三方面进行了创新,体现了有效教学的思想。
1.找意象,通过具体的可感的意象加以对比和分类;
2.悟内涵,设计思考题,让学生把自己想说的问题写在纸上,然后全班共同探究,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大大激发自主探究的积极性。通过讨论,并形成共识。
3.比较异同,欣赏主题美。一首诗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有新颖而丰富的意象。
这首诗歌中两类意象非常鲜明,为爱去奉献去牺牲的主题非常突出。几组对比,勾勒出男女主人公丰满的形象:是诗情的倾诉,是画意的泼墨,是美的追求,是爱的憧憬。 将它和《致橡树》对比赏析,让学生懂得了诗的意象为诗人的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在文字中的交融呈现,体会到一首诗的美学价值。
邓援:今天张婷婷老师的这堂课在努力实现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引导学生同文本对话,力求落实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方式,组织了动态的研讨和探究的活动形式,对诗中的内容进行了研讨,解决了教学的难点。我想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谈谈。
1.教师的民主化教学,先进的理念,充满个性化的解读和理解。例如个性化地理解《我愿意是急流》主题的解读。两种主题:①政治抒情诗;②爱情抒情诗。让学生自己发现提出、讨论交流,言之成理,并不一定达成一致。这就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教参说了算,老师说了算,一言堂,即使学生有不同的见解,最后也只得屈从于教参和老师。
2.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展示,兴趣浓厚了,思维也拓展了,就闪现了许多思维的火花。曾经听过一堂这样的诗歌鉴赏课,整节课就让学生从五六首同一诗人的诗中自己任选一首,就某一方面说明自己喜欢的原因,学生举手十分积极,回答也五花八门,教师不管恰不恰当。事实上,高一学生只有一点诗歌的感性认识,欣赏诗歌的能力还没有形成,让他们谈对诗歌的理解,显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3.拓展是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适当的拓展对开拓学生的文学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都起着积极的作用,但不能是一种为拓展而拓展的胡乱拓展。合理的拓展,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也会唤起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愫。
新课程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学好诗歌,培养他们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从而达到新课程的教学目的。
张婷婷: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鼓励!刚才各位从不同角度对这堂课给予了很多肯定。
所有这些优点,应归功于有效的集体备课,我只是作为大家思想的集中者和实践者而已,至于有的老师提出的学生质疑问题到底应该怎样处理好、时间安排和课堂节奏怎样才恰当等建议,我虚心接受,今后一定会注意并且努力改正,力争做得更好。最后,我在上课中也有几点困惑,想就此机会谈谈,可以吗?
杨军:可以。
张婷婷:一是到底要不要老师把诗读完?如果不读完,学生能整体感知吗?二是到底要不要把学生的问题都讲完?如果讲完,时间够吗?三是到底要不要把这首诗背下来?如果死记硬背,那还是堂赏读课吗?
以上几个问题如有时间的话,我们再一起讨论一下,再次感谢大家的真诚赐教!
[作者通联:武汉东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