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的语言艺术
2009-02-13任超群
任超群
〔关键词〕 语言;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 G633.7〔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1(A)—0035—01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语言不仅在于科学性、规范性和逻辑性,还在于艺术性、形象性及趣味性。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掌握好语言艺术,营造一个和谐而轻松的学习氛围,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减轻疲劳,而且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下面谈谈笔者在物理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1. 准确精练的语言在教学中会起到言简意赅的作用。物理是一门严密的科学,在教学中力求做到准确严密,用词恰当,表达清楚。如果能引导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严密推敲,就能促使学生展开高度的抽象思维,准确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内涵,并能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讲课中啰唆冗长、缺乏逻辑的语言,会使学生产生厌倦,使学生茫然不解。物理定义和定律的表述要非常精确,往往多一个字不行,少一个字也不行,前后颠倒更不行。
2. 幽默风趣的语言会起到寓教于乐、强化知识、加深理解的作用。如果在讲课中注意追求语言的艺术魅力,增强幽默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地获取知识,会将不思学习的差生吸引到课堂中来。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活跃气氛,启迪智慧,催化感情。例如,在讲力的定义时,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产生力必须有两个物体以上,所以我们说“孤掌难鸣”,学生一下就理解了。风趣幽默的语言能使枯燥的物理知识趣味化,使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3. 恰当的比喻会变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模型,创设有声有色、直观感知的情景。在高中上学时有两句话我现在仍记忆犹新,一句话是“金属离子沉浸在自由电子的海洋里”,这句比喻活灵活现地展现出一个金属结构的画面;另一句是“什么是朦胧美?姑娘头上顶一个纱巾,不是为了御寒而是一种朦胧美”,这句比喻形象直观,不仅引起学生的无限遐思,而且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理解了一个文学术语。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般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他们对很多抽象的物理模型、概念、规律的认识仅限于表面的、似是而非的理解。因此,教学语言在注意科学规范的同时还应追求形象直观,通俗易懂。教师可通过恰当的举例、确切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用学生熟知的及典型的事例来说明复杂的、抽象的事理,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以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例如,在《核能》一节教学中,教师可以用火柴的“链式反应”模拟比喻铀的链式反应,形象具体地帮助学生理解链式反应的过程,培养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分析能力。
4. 简图、符号、模型是物理教学的独特语言。如在《杠杆》一节教学中,教师讲到用杠杆撬石头的典型例子时,可以边讲解边在黑板上画出撬石头的简图(图1或图2),这样既直观,又幽默传神,活泼风趣。在研究物体运动时,画出运动示意图;在研究物体受力问题时,画出受力示意图;在研究电学问题时画出电路图,都可以使一些抽象的概念变成了具体思维,使一些无形的现象变成了有形的事物,使问题变得形象直观,通俗易懂。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力求理解的习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有利于寓德于教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5. 欣赏、表扬性的语言是激发兴趣的良药。马克吐温说:“靠一句美好的赞扬我能活上两个月”。教师对学生的赞美和表扬是非常必要的,它会给学生带来成功的满足感和愉悦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添师生间的亲和力,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当然,赞扬也要把握分寸,语言得体,恰到好处,不能随意夸奖,否则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良好的教学语言是一门颇具匠心的教学艺术,是教师基本功的体现,是衡量教师知识水平、教学能力的尺度,它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成败。激情洋溢、形象得体的语言会对学生主体起到“磁化”作用,比我们板起脸说教和强迫学生专心听讲的效果要好的多。我们应下功夫去钻研,去摸索,去实践,争取使我们的教学语言更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