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09-02-13马廷湖
马廷湖
〔关键词〕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9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1(A)—0011—01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1. 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在学校中接受教育,优美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可以时刻触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2. 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能靠单纯的口头说教,而应该创设各种情境,促使学生在行动中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有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就能表现出最佳的行为效果。因此,要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心理认知暗示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3. 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许多学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室,有的还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老师。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学校心理咨询老师要指导咨询学生自我调控,还要详细了解咨询学生的各种情况,尊重、理解学生,保护学生的隐私,努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除了心理咨询外,学校还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
二、提高学生自身对心理问题的调节能力
1.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公平、公正地面对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当老师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和理解时,学生就会喜欢学习,学业成绩就能提高,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这将有利于完善学生的情绪状态和心身健康发展。
2. 改变评价方式。学生的自卑心理大多来自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评价,一些教师根据主观感情,偏爱成绩好的尖子生,对中层生漠不关心,对后进生全盘否定,这无疑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这可能会使许多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对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老师对每个学生都应一视同仁,不能挖苦、讽刺学生,应以一颗宽容、慈爱的心爱护关心学生。
3. 教师应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学习先进的教育艺术,掌握适合当代学生特点的教育方法。教师始终生活在学生之中,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教学过程中参与心理指导。中学生心理失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学习造成的心理压力,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指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摆脱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三、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心理健康教育仅靠学校是不够的,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只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矫正和引导。另外,老师要与家长合作,指导家长发挥他们的教育功能,对于预防和改善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才极为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学校要与家庭紧密配合,与家长加强沟通,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给予及时疏导。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家庭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