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2009-02-13王佩兰

甘肃教育 2009年2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王佩兰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1(B)—0042—01

成功的教学都必须有学生积极的参与。实践证明,课堂教学只有教师的教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学生主动地学,有兴致地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努力创设机会,创设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

一、 直观形象,激发学习兴趣

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具有具体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坚持直观形象这一原则,用具体、形象、生动的事物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有看一看、摸一摸的机会,以此深化学生的感知。

以认识“2”为例,“2”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较为抽象的。教学时教师不必先把“2”写在黑板上,应先利用多媒体演示2个苹果、2支铅笔、2本书,让学生数一数,再让学生在课桌上摆2根小木棒、2个三角板等具体的实物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一边摆这些实物,教师一边提问:“这些东西不一样,它们的数量一样吗?”从而使学生得知尽管这些东西各有不同,但数量都是“2”,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使他们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使学生的大脑中初步形成“2”的概念。

二、设疑解惑,激发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针对这一特点,教学时,教师必须挖掘并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善于捕捉学生思维活动的动向并加以引导,充分运用疑问发展学生的智力。如,在教学“口头应用题”时,教师右手拿2支粉笔,左手拿3支粉笔,让学生回答一共几支粉笔。学生答对后,教师给予表扬,接着教师又把手中的一部分粉笔放在粉笔盒里,并提问:“大家猜一猜,粉笔盒里有几支粉笔?”这时,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表现出来,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有的回答粉笔盒里有2支,有的回答粉笔盒里有3支……此时,教师告诉他们:“你们都猜错了,知道为什么不对吗?”学生摇头,这时教师再告诉学生:“这不是一道完整的题,它缺少一个总数条件,所以你们算不出来。解决这类问题应抓住条件、问题、总数量三大要素。”这样学生在求知解惑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三、手脑并用,激发学习兴趣

动手实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仅会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对称性”时,“对称”这个概念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准备好的剪纸(对称图形:五角星、圆……)学生发现这些剪纸的美丽和奇特,急于想知道教师是怎么剪出来的,这时教师再让学生自己尝试着剪。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理解了“对称”的意义。学生通过观察这些图形的共同特征,理解了折痕就是“对称轴”,然后教师再出示一组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对称,如果对称各有几条对称轴?学生可以讨论,可以求助,也可以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样教学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领悟。

总之,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应以直观形象为起点,以手脑互动为动力,以游戏指引为导航,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勤奋学习,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