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标签理论的消极性班级非正式群体管理
2009-02-13郝少平
郝少平
[摘要] 根据标签理论对“越轨者”形成及其加入相应的非正式群体的原因的分析,教师要承认班级内非正式群体,并对其抱有正面期望;对学生要尽量慎下结论;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
[关键词] 标签,越轨者,非正式群体。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09)01-0071-03
标签理论是由美国犯罪学家、社会学家埃德文雷伯特(Edwin Lemert)和霍华德贝克尔(Howard Becker)提出用来研究犯罪原因的一个重要理论。它认为当人们的行为与社会主流文化相违背时,社会主流文化的持有者就会给行为者贴上越轨的标签。行为者通过他人对自己行为做出的种种反应而不断生成自我的意识。尽管自我意识最初没有那么清楚,但行为者一旦被贴上越轨的标签,就产生明确的自我概念。行为者根据被标签的角色来认知自己,并调整自我观念与行为,最终获得标签所标定的行为并对周围人的看法予以认同。在此过程中,权威者贴标签是关键。
1标签理论对班级内消极性非正式群体成 因的一种解释
几乎每个人在行事时都有可能发生偶然的越轨行为,但大多数的这类行为都是暂时的、轻微的和出于好奇的。如果学生偶然做出越轨的行为,没有被学校、家庭和社会中的任何人发现,它不会对学生的个人心理产生持久的影响。尽管违背了社会行为规范,但由于没有受到惩罚,行为人一般不会因为一次偶然的越轨行为就给自己下结论,其他人没有发现当然也并不这样认定。但这种行为一旦被公之于众,社会就会将该行为视为越轨,并给行为者贴上“越轨者”的标签。通过不断的交往,行为者从外界的反应中不断得到暗示即我是越轨者,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这一“越轨者”的标签。行为者对自己是越轨者这一角色予以认同,并做出相应的行为,完成了“自我预言的实现”。行为者被贴上标签后,一方面社会对其以越轨者相待,强行将其归入某一群体。另一方面,行为者的行为受到相应群体成员的认同,于是主动加入到接纳自己的非正式群体。“群体成员间的相互认同减轻了由越轨行为造成的不安和自我悔恨的心理负担,恪守常规的压力减轻了,越轨者的自我形象加强了,群体使越轨行为合理化。”[1]所以群体人员照此标签所暗示的越轨行为模式去做,继而使这些行为模式得到强化,最终由一名偶然的越轨者发展成为一名习惯性越轨者。
学生从最初隐性的、偶发的行为到被贴上标签到最后出现显性的、继发的标签行为的过程有三个连续的环节。先是权威者等重要他人对学生越轨行为的发现;接着是对越轨者贴上违规的标签;最后是越轨者加入越轨群体。在越轨者形成的过程中可以看出,给行为者贴标签起关键作用,行为者加入越轨群体则是对其进一步强化。
2标签理论对消极性非正式群体管理的启 示
没有权威者对越轨者贴标签的过程,越轨这一行为也就不会被认定,行为者也不会改变自己的自我概念,继而加入相应的非正式群体。因此要正视班级内消极性非正式校群体形成过中的标签效应,对班级内消极性非正式群体的管理不无启发意义。
1)教师要承认班级内非正式群体,对其抱有正面的期望,将消极性非正式群体纳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标签”之所以能产生影响,其机制在于“教师对不同学生抱有不同期望,学生会对此主动地进行解释,理解这些期望的含义以决定是否被期望。师生的期望与被期望产生相应的互动,从而影响学生的行为及学业成绩。”[2]在非正式群体已经存在的情况下,教师首先应该承认这个非正式群体的存在。维系非正式群体的力量来自成员间的兴趣、志向、个性的相似以及情感的相容,因此成员之间的凝聚力较强。教师若对其一味的打压反而会适得其反,但教师如果能承认该群体并想办法调动起该群体的积极性,会使其成为教学工作的一支辅助力量。教师可以安排这些群体中的学生在班级在内扮演某种角色,负有某种责任,使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殷切期望,积极发挥和展示自己的能力,并带动关系密切的其他同学积极参与,将非正式群体的活动纳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上。这要求班级中应尽量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全体同学都有参加的机会,每个学生都可以在集体活动中展现自己的特长,获得班集体的承认,使之对班集体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从而消除滋生消极性非正式群体产生的条件。如果教师都能消除对待不同学习成绩水平的非正式群体的态度与行为上的差异,每一个非正式群体都能感受到教师同样的关注,那么每一个群体都会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
2)教师对学生要慎下结论,避免迫使学生进入消极性的非正式群体。人无完人,正如社会心理学家雷伯特所说:“每个人实际上都会在某一时刻、某一地点以一种不遵守或者违反社会规范的方式行事。”[3]每一个人都是潜在的越轨者,每一位学生都可能因一时的冲动、糊涂或其他偶然的原因而犯下错误,从而有可能成为问题学生。标签理论强调权威者贴标签对行为者的影响。行为者一旦被人们贴上越轨者这一标签,此后行为者周围的人就开始根据这一标签来对其做出相应的反应。结果行为者不断从周围环境中接受这种反馈,从而产生了新的自我概念即我是越轨者,并且开始做出相应的举动,最终使标签成为自动实现的预言。
行为者被贴上消极的标签后,会严重影响行为者的同伴交往。因为被贴上消极标签的行为者在班级中的地位被降低,会受到同伴的排斥。基于归属的需要,这些“越轨者”就会加入标签所标定的群体(如“差生”、“爱捣乱者”等),这进一步影响他们在普通同伴中的社会地位,导致他们最终成为真正的“越轨者”。因此如何看待他们就成为一个关键。学校管理者、班主任、任课老师或父母等权威者如果发现某个学生犯了错误,切不可急于对学生下一些武断的、有损学生自尊的结论,而要搞清楚学生犯错误的基本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平和、自然的态度和发展变化的眼光来对待他们,帮助他们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及相应的解决办法,把错误的苗头消除在萌芽之中。每个人都是在他人的评价中长大的,这些主观评价无论对成人还是学生都具有强大的心理暗示和强化功能。因此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学生都要尽量少地给学生贴定论性的标签,不让他们盲目自大,也不让他们盲目自卑。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无论自己现在怎么样,他们的未来还是要取决他们现在的努力。
3)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避免人为地将学生分等以引起班级内学生的分化。在中小学,教师拥有很大的权威,他们做出的判断会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握有评价权力的权威者(教师、学校管理者)给学生任意贴“标签”,人为的将学生分门别类,促使班集体内部产生分化,给消极性非正式群体以滋生的土壤。比如“三好学生”评选制度其实是与教育的本意相违背的。教育是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变成三好学生而非少数人。 以大多数学生为绿叶来衬托少数几朵红花,满足了少数人的心理需求而让大多数人心理受到伤害,以及由此产生的日后对他们发展有利的条件,这对于大多数学生是很不公平的。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才,任何学生的进步都应受到鼓励。
目前一些学校的做法值得借鉴。如“武汉某中学取消‘三好学生制度,取而代之的是‘阳光少年评价制度:不论学习成绩好坏,不论是否全面发展,只要学生觉得自己身上有优点,就可以申报参评‘阳光少年。深圳市某小学设立了‘华南虎、‘大雁、‘白鹭、‘丹顶鹤等13种小动物奖,分别代表健康体魄、热爱集体、实践创新、学习优秀等13个奖项,以取代传统的‘三好学生评比制度”[4]。用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来引导学生的发展,使学生们明白考试成绩不是评价一个人的唯一要素。学生们不再单纯地以学习成绩来获得相互间的认同。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优势与兴趣,两个学习成绩不一样的同学可能因为其他共同的爱好走在一起。一个学生可能同时可归入几个非正式群体,每个学生和每一个非正式群体在班级内彻底被边缘化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每个学生都因为自己某项优点被认可,在班级中自信、有尊严地生活着,每一个非正式群体都因为有的某个特点来吸引着不同的学生。大家虽然都不一样,但大家都一样好。
尽管标签理论有贬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之嫌,但他人尤其是重要他人对学生的否定性评价在学生问题行为的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却不容忽视。教师作为学生的重要他人要正确看待非正式群体,区别对待,耐心引导。对积极的非正式群体要正确引导,使之发挥特长和才干;对中性非正式群体要积极鼓励,尽量使之朝积极性群体转化;对消极性非正式群体则是要给予积极期望,而非一味打压、瓦解,创造条件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各种班级活动,使之融入班级正常的学习生活中。
参考文献
1 徐玲.标签理论及其对教育“问题青少年”的启示[J].社会,2000,(10):46-47.
2 吴永军.对教育评价的若干社会学分析[J].教育实验与评价,2000,(2):33-35.
3王在山.“越轨”的社会标签理论及其对预防违法、犯罪现象 的启示[J].青年研究,1999,(6):47-49.
4范明林,张洁.学校社会工作[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