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教育研究的新视野:地位层次分析

2009-02-13杨小慧杜学元

教学研究 2009年1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

杨小慧 杜学元

[摘要]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促进了大学的蓬勃发展,由于不同大学所处层次的差异,引起一系列的教育现象问题。马丁·特罗在《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一书中对高等教育地位独到的分析,不仅提供了从地位的角度研究高等教育的新视野,也对我国当前在处理高等教育改革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起到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地位,高等教育层次,高等教育分层。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09)01-0014-04

大学不再是社会中孤立的群体,已经从象牙塔走向社会;大学问题也不单单是大学自身的问题,而更多表现在具有较大普遍性的大学与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社会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社会的分层所引起的不平等现象,主要考察教育结构所引起的个人的社会地位变化,而很少关注高校的社会地位和学术等级所引起的社会问题。美国马丁特罗(Martin Trow)教授在伯顿 R克拉克(Burton R.Clark)的《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一书第五章《地位的分析》中对此问题从社会学的视角做了客观的分析,论述了西方高等教育地位层次的现象及发展问题,不仅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去看待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且对我国探寻大学间的互动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社会分层——高等教育分层的思考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由精英教育阶段走向大众化教育阶段,我国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23% [1]。随着入学人数的增加,大学教育也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的地位层次分化问题。无可非议,中国处在发展中国家的行列,各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促使教育的发展也处于这样的背景之下。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率先发展的知名大学,比如:教育部“211工程”、“985工程” 建设的名校,这种荣誉的授予使得本来就知名的大学再次披上了新的 “名牌大学”的外衣,在这种名牌外衣的光环下,国家对学校资金的大量投入政策;作为大学金字塔塔尖的这些重点高校为了维护自身在学界“老大”的地位所颁布的一系列优惠待遇;以及学生对名校的追求现象;教育教学优势等现象也随之加温,引起人们多方面的关注。而处在这种外衣之外的其它高校却面临一定困境,比如资金的匮乏引起的教育设备问题,教师间的人才流动问题,学生的入学数量问题,学校自身的定位问题,学校内部的教育和研究的质量及特色问题,名牌大学与普通大学间的差距问题,社会上对各种层次高校的态度观点问题,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间的结构问题等,这些众多问题油然而生。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就像书中马丁特罗所讲的一样“以前,人们把名望等级只看做是人们看待地位的一种势利观念,因而没有重视。但是现在认识到,这种高等教育的分层观点,可以把人们迅速带到更实质的问题上,如高等教育系统的组织、高等院校的地位与职能的关系、以及各种类型和等级的高等院校内的教学和研究的质量等问题”[2]。因此在对高等教育进行研究时应学习马丁特罗对高等院校等级地位的分析,了解到引起这一问题的原因及其结果趋势,并从中得出科学合理的研究对策应用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建设中。

2马丁特罗对高等教育系统地位层次的分析

马丁特罗认为每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都存在正式的、非正式的院校等级现象,他在书中开篇写到:“对高等教育分层的研究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种观点,是对高等教育规模和等级的含义进行研究。”[2]这种地位的研究不仅能看到造成分层的高等院校的原因,而且能够迅速接触到高等教育更加实质的问题当中。因此,马丁特罗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等教育地位层次进行了分析。

2.1影响高等院校分层的原因

马丁特罗认为:“院校地位受到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影响。”[2]从客观方面来说,马丁特罗讲到这一方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正式法律和国家政策起作用的结果。“有些院校或有些种类的院校由国家制定为‘优于其它院校,主要表现在:它们有其他院校所没有的权力和特权,通常包括较多的院校自治,可以控制自己的预算,它们比其他院校有更多的资源和物质资助,它们的招生标准和学位要求一般来说比较高。”[2]这种优先权是由国家所颁布的政策而得以施行的。同时马丁特罗列举了一些事例指出这一现象。这种现象在英国、日本、法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由法律、法规规定的文件也同样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使这些名牌大学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强大的优势,通过这一优势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促进自由的发展。

主观方面,马丁特罗认为:“形成高等院校地位的主观方面,以声誉和名望的差别为标志,在很大程度上是各部分高等院校的内部差别问题。”[2]这就指出,人们在主观意识中分辨什么是好的大学,主要根据其院校的声誉和名望。这一原因的引起是由于学术竞争和科学荣誉方面所取得成功积累的结果,因此,各个院校为了自身的声誉和名望而引起高校间的激烈竞争,“这种竞争主要包括高质量的学生、优秀的教师和研究人员、研究资助、学术和研究成果的出版和名誉”[2]。大学的主要领导人认为如果他们在上述内容中取得了成功,将使他们赢得将来的声誉和地位;如果在这一方面取得成功,同时在其他方面的指标也会相应的提高。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高校运用各种方法吸引人们对名牌院校的重视,从而放弃那些名牌高校之外的大学,如今这种现象在中国也十分普遍。

2.2高等教育分层趋势

工业社会的到来,入学人数的增加,许多新的大学相继建立,同时,各个高等院校系统也在学校内部创建和扩展。笔者认为虽然这些院校在“减轻大学招生压力、增加无大学地区的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提高现有的短期和职业高等院校的地位”[2]等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马丁特罗说道:“无论处于什么动机建立起来的新的非大学高等教育系统,不管在数量上还是在地位等级上,所取得的成功都是有限的。”[2]主要是由于他们之间的学生人均经费相似,录取标准、学生补助等也相似。因此,在有国家资助和控制的高等教育院校中,“国家开始直接干预教育系统,使招生和管理民主化”[2],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 “引导高等院校降低分层体系的高度,而不是为它们创造地位升迁和变革的条件”[2]。由于多种院校的建立和政府部门的干预,使得高等教育分层发展趋势倾向两个特征,即“高等教育的竞争一方面越来越导致多样化,另一方面又越来越导致统一性”[2]。一方面是由于高等教育部门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的成果和为了在市场上获得优势所运用策略的不同,使得高等院校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另一方面,高等院校间的竞争、对名牌院校的模仿,使得高等教育系统的差别趋于缩小,向着名牌大学的办学特点及风格方向发展。但是,作者指出政府不喜欢模仿老牌尖子大学的风格,要求更有效的教学模式、更民主的管理方式以及新的入学渠道,因此最后指出“高等教育的竞争虽然受到尖子院校的优势地位的不利影响,但是这种竞争毕竟使高等院校取得了向上发展的一致性,而政府的干预则趋向于使国家高等教育系统向下取得一致”[2]。最终倾向两个方向:精英化和大众化。

2.3高等院校分层的结果

由于产生高等教育分层的原因和高等教育分层发展趋势,使得名牌大学依然保存着自己位于象牙之塔的顶部位置,马丁特罗运用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金默顿(Robert King Merton)的“马太效应”进行分析指出:“具体说来,尖子院校具有强大的优势,它们为自己建立了一种良性循环,通过这种循环,优势又产生优势,而标志着高等院校上层地位的资源和活动又大部分流向那些已经拥有大量资源和活动条件的同一院校”[2]。因此,高等院校分层的结果是“有者越有”,造成世界上著名大学垄断了国家资助的研究项目,垄断了以博士学位和高级专业学位的授予权。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使多数国家出类拔萃的最有名望的大学在维护它们自由的情况下即保持名列前茅的地位,又在抵制大学走向官僚化和政治化方面产生一定影响。同时在“马太效应”之外的高等院校出现了两种选择:是按照名校的发展道路前进呢还是找准自身的合理定位方向呢?如果依据名校的发展,可以从中获得利益,解决存在学校的问题;如果按照自身学校的特色发展,可能存在一些风险,但是可以办出自己的特色;这就形成了模仿名校办学还是自身特色办学的两种结果。

2.4对高等教育分层的态度

马丁特罗分析,政府在对高等教育奉行政策的争论上主要有四种不同的观点:“英才统一论”、 “英才多元论”、“平等统一论”、 “平等多元论”。 马丁特罗认为:“这四种观点在大学和学院以及制定高等教育政策的政府机构中都有代表。”[2]但是“英才统一论”的观点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而持“平等统一论”观点的人又很少。因此,争论主要集中在“英才多元论”和“平等多元论”之间。“持‘英才多元论观点的人赞成高等教育的各部门在职能和地位上有正式的差别”[2],“而‘平等多元论观点的人认为应该容许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部门和院校存在,并且这些部门和院校必须在声望和地位上绝对平等。”[2]这两种观点的分析实质上就是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之间保持分层关系的问题,既是由于竞争在高等教育中的反映,也是人们要求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高等院校只有把追求优秀和实施平等这两种目标协调起来,才能真正实现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结合。

3马丁特罗地位层次的分析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借鉴意义

马丁特罗在这本书中对现代高等教育分层的描述,以及影响分层而产生的趋势和所引起的结果作了详细的阐述,给人们很大的启发。他不仅带来观念上的更新,而且对于构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3.1高等教育分层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凸现

马丁特罗指出,高等院校地位分层主要是由客观上国家颁布的政策法律和主观上声誉、名望为两个基本因素所造成的。因此,在对院校进行分层时,要突破这两个方面的限度,形成科学的院校定位,明确国家高等教育结构的主要目的是以培养合理的人才为主要格局。如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现多样性,而且随着高等院校人数的增多,高等院校间的竞争也存在多样化。在各方面的竞争中,高等院校只有找准自己的合理定位,培养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作为办学的主要目标,如:师范院校是以培养教师为主要目的;理科院校是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要目的;技术学院是以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等等,高等院校只有自身存在一定的特色,才能打破国家所授予的政策和人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固有名牌大学的传统思想。对于任何高等院校来讲拥有特色就是拥有生命线、特色趋向就业、特色倾向教育领先。一所院校只有拥有了自己的办学特色,由主观和客观方面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3.2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精英化的关系需要分层

马丁特罗在对高等教育分层的态度中指出普通接受的两种观点是“英才多元论”和“平等多元论”,也就是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间的平衡问题。在中国,这一趋势已经发生,一方面,精英教育越来越呈现出大众化发展的趋势,多数一流大学为了迎合广大学子的求学之路,办学规模上急剧扩大,在各地开办分校,使精英大学普遍出现向大众型大学转变的趋势;另一方面,大众型的本科及专科院校,也有模仿精英大学的倾向。在办学目标上,盲目的“升格”朝向学术研究型大学方向发展;在教学目标和培养模式上移用一流大学的培养模式等现象。这两种趋势的发展对精英大学和大众型大学建设来讲都存在一定弊端,因此对这一问题处理过程中首先要认识到是否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间的分层构成必要的矛盾呢?答案是否定的。从二者的逻辑角度来看,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间并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相互包含的关系,精英教育是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有赖于高深学问,必须致力于精英高等教育机构的建设,使高深学问得到长久的有效发展。但是同时也要看到大众高等教育的优势,不能一味的追求精英教育,因为大众高等教育是以培养各种应用型,职业型和实用人才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机构,是为了适应社会上日益兴起的越来越多的行业的需求。所以,精英高等教育和大众高等教育两者都担负着不同的使命和职能,两者之间的分层虽有一定的冲突,但是要认识到发展大众教育既是为了适应社会的职业需要,也是为了发展和保持精英教育的重要手段,只有大众教育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才能减轻给精英教育造成的压力,为精英教育提供广阔空间。

3.3高等教育的分层是教育国际化的需要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其主要目的是:第一,满足探索真理和发现知识的需要。因为知识是无国界的,任何国家的学者都可致力于人类知识的扩展,促进人类的相互理解;第二,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表现出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国际性和普遍性特征。从这一理论上讲,高等教育国际化应当是一个世界各国文化和教育平等交流融合的过程,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分层可以促进各国的教育特色的融合。虽然教育的分层对于第三世界而言,会进一步强化对西方国家教育的依赖,但是教育的分层通过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可以弥补发展中国家智力资源的匮乏,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经验和管理方法,从而减少与发达国家在教育、科技方面的差距,加速发展中国家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是相互促进的统一过程。高等教育分层可以突出本土文化的展示,有利于拓宽各国社会成员的文化视野,提高社会的开放程度,培养出具有多种文化素养和较高对外交流能力的人才,促进经济、政治和科技文化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新闻网 .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3% 学生人数世界第一[EB/OL].(2007-09-12)[2008-06-16]http://news.tom.com/2007-09-12/OI27/14428045.html.

2 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
教学和管理层面的高等教育服务思考分析
高校双语教学现状与创新分析
在线性代数课程教学中引入MATLAB的简单介绍
教育国际化视阈下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之职业素养培育
法津实验教学的思考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各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性分析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