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让“贫困”成为制约博士质量的瓶颈

2009-02-13万长松

教学研究 2009年1期
关键词:贫困

万长松 曹 磊

[摘要]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高级人才的素质和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潜力。在博士质量调查工作中发现,目前博士生普通奖学金标准偏低,科研和生活经费来源渠道少,资助体系不健全导致的“贫困”现象已经成为制约博士质量的瓶颈。必须深入推进博士生培养机制改革,落实以科学研究为导向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不断完善博士生科研和生活的资助体系。

[关键词]博士质量,奖学金标准,博士生资助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09)01-0037-05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事部联合通知的精神,燕山大学研究生学院对博士生培养质量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在对“您认为我校在博士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的回答中,无论是博士生还是博士生导师都把博士生待遇过低导致无法安心科研工作列在第一位。为了避免以偏概全,笔者又对其他一些博士生培养单位进行了调查,发现在这些单位特别是一些地方性高校中,由于科研和生活经费缺乏导致博士生培养质量下降已经成为一个普遍性问题,必须引起各培养单位和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1我国博士生生存现状和生活质量堪忧

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5次会议上,陈至立同志指出:我国恢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29年来,累计授予博士学位24万人、硕士学位180万人,中国特色学位授权审核制度和学位授权体系基本形成,研究生培养条件明显改善,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实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006年,美国培养的博士有5.1万人,我国培养的博士已达4.9万人;2007年,中国培养博士超过5万人;2008年,这一数字继续上升,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但是,在博士数量大幅增加和研究生教育已取得的成绩面前,不能回避博士培养质量出现下滑的趋势。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意识到博士教育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在《关于开展全国博士质量调查工作的通知》中指出,“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博士质量已成为当前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通过此次博士质量调查,笔者发现在博士生的培养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比如,一些博士生的入学动机不纯,他们以拿学位作为谋职和升迁的“敲门砖”,无心向学、争相兼职、浅尝辄止、来去匆匆。因此,随着扩招导致博士“含金量”的下降,无论是社会评价还是博士生群体的自我评价都在下降,甚至被指为“越来越垃圾的群体”[1]。

众所周知,上世纪80年代初那封署名“潘晓”的信中一句“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的感叹,今天再次成了很多博士生们心里的困惑。不久前,一位署名“远潇”的博士生在给《中国青年报》的信中写道:“读博一年多以来,除了生活的单调、学术探索的艰苦之外,我感受最多的,还是生活乃至生存空间的日益逼仄。”他用“三位一体”来形容博士生的生活:“一个狭小的床位、一个固定的机位、一个随便的食堂座位,再加上一个瘦弱的身体。”更为严重的是,微薄的收入让他们远离了许多丰富多彩的生活。以“远潇”为例,每月享受国家规定的500元生活费,而学校住宿费每年就要1000元,扣除探亲路费、电话费这些开支,每月可支配收入也就300多元,勉强够吃饭。远潇认为:“大多数博士生都是对学术有所追求的人,已经做好了过清贫生活的准备。我们的要求并不高,每月1000元的生活费,导师能有多一些的指导,有更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更多与同行交流的机会。而这些本应该并不难实现。” 如果不是把以远潇为代表的博士生们的困惑当成是“无病呻吟”,目前的博士生培养制度的确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尽管在世界范围内博士身份都不是财富和地位的代名词,但博士生和有志于学术的青年才俊,在西方国家都拥有较高的社会评价和较为优厚的生活保障,在读博士生们既不用为生计奔波、又受到人们的普遍尊敬。反观我国,改革开放和恢复研究生教育制度三十年来,无论是国内生产总值还是人均国民收入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博士生却在学业和生活上面临越来越多的尴尬,无论是生存现状还是生活质量都不容乐观。2007年11月14日,国务院学位办主任、中科院院士杨玉良在“中国工博会科技论坛院士圆桌会议”上指出,当前我国博士生的生活过得“不体面”,这直接导致众多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优秀学生不得不在硕士毕业后及早就业或申请奖学金出国留学。“许多优秀人才无法留在中国的科研第一线,由于经济条件等原因影响了博士生的生源,这是一种隐性的教育不公平。”[2]。在2007年12月26日北京大学举办的“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研讨会”上,许智宏校长也慨叹:“中国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待遇太低了。”[3]致使有些研究生不能将精力放在研究上而去兼职赚钱,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因此,重视博士生中普遍存在的“贫困”现象,着手提高博士生的生活待遇就成为提高博士质量的必要条件。

2对博士生“贫困”问题的实证分析

为了使问题更具有代表性,本文的博士生是指计划内(统招)的博士生,即以普通奖学金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全日制博士生,不包括委托培养、在职定向培养和自筹资金培养的博士生。所谓博士生的“贫困”也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博士生的绝对贫困,即每月的收入仅仅维持基本的衣食住行、通讯等日常生活开支,甚至出现“入不敷出”或“寅吃卯粮”的情形;二是所谓的相对贫困,即每月的可支配收入低于同龄人的平均水平,或者是能够享受的生活资料少于本科生或硕士生。经调查,这两种情形在博士生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截至2007年,燕山大学共有在校博士研究生440人,其中:国家计划281人,委托培养156人,自筹经费3人,即没有工资性收入、主要靠国家资助的占64%。在回收的35份博士生有效问卷中,有34份是全日制培养方式,因此,调查结果具有一定代表性。

除了向学校缴纳的学费、住宿费以外,笔者对博士生每月的学习、生活费(包括伙食费、通讯费、交通费、资料费、社交费等)支出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是每月支出在500元以下的仅占8.6%,500~1000元的占71.4%,1000元以上的占20%,即有90%以上的博士生月支出在500元以上。

就燕山大学而言,博士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费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博士生的生活补助。其中,国家规定的普通奖学金240元/月(入学前参加工作满2年以上者280元/月),博士生导师补助110元/月,学校补助150元/月,这样每位全日制博士生每月可以领到500~540元的生活补助。这就是说,每月要有90%以上的博士生还要靠其他收入才能维持生活。

2)参加课题助研收入。根据调查问卷,燕山大学97%以上的博士生都参与过导师的课题研究,其中参加2项以上课题的占到80%。因此,参加课题获得助研收入是其补充生活费的重要途径。

3)家庭支付。由于博士生的低龄化,有一些未成家的博士生还要依靠父母的家庭资助来补充生活费的不足。比如,在调查结果中就有30%的博士生承认家庭支付要占到每月支出的一半以上。

4)其他收入。调查表明,勤工俭学、优秀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亲友借款等途径对于他们的帮助微乎其微,不能构成博士生生活费的主要来源。

综上所述,由学校每月发给的生活补助、参加课题的助研收入和家庭支付构成了博士生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博士生的经济来源渠道比较少,如果导师的科研项目少、科研经费不足(比如一些文科、理科和基础学科的博导),博士生已经成家或者父母的经济条件有限不能再资助时,学校每月发给的生活补助就成为他们的主要甚至唯一的经济来源。他们一方面要完成繁重的学业和科研工作,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节衣缩食,砍掉所有的娱乐社交活动以维持最低的生活支出,从而陷入绝对贫困的深深苦恼中。

而面对同龄人或者比自己年龄还小的硕士生、本科生,博士生们又陷入更为尴尬的相对贫困。根据北京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和《父母必读》杂志对当代中国城市青年价值观念及生活形态进行的调查和研究表明,现在年龄在23~26岁之间的城市青年(包括大学生、研究生和已参加工作人群等)每月平均的支出为1274元。其中:有30%的人每月支出在1000~1499元这一范围,每月消费在1500~1999元之间的占16.8%,每月消费在2000~2499元之间的占11.6%[4]。也就是说,博士生每月的生活补助只相当于城市青年平均月支出的40%,即使把博士生每月的补助翻一番,也要比城市青年的平均月支出低27.4%。

从表面上看,本科生没有生活补助,硕士生每月补助只有200~220元,博士生的生活水平应该高于他们。但实际上博士生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要低于本科生和研究生,原因就在于本科生和硕士生的生活费主要由家庭供给,而基本上属于大龄青年的博士生们只能自食其力,羞于再向家里伸手。调查表明,80%以上的博士生年龄在26~35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青年人或在谈婚论嫁或成家未立业,经济基础薄弱但需要支出的地方又很多。

从2007年开始,国家加大了对大学生的资助力度。今后中央财政每年专门拨出4亿元,用于奖励普通高校在校本专科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每年奖励5万名学生,每人奖励8000元。评奖对象也从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普通高校在校生转到面向所有高校优秀在校生。而且在同一学年内获得国家奖学金的贫困生,还可以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助学金。这样,国家奖学金与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一同构成了我国大学生奖励资助新的政策体系,资助面平均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而根据《燕山大学研究生奖学金暂行管理办法》,博士研究生优秀奖学金的奖励比例不超过15%,一等每人每年500元,二等300元。无论是资助面还是资助额度都要低于本科生,因此,博士生在享受基本生活资料特别是享受发展资料方面甚至不如本科生,即使解决了温饱问题也经常会陷入相对贫困之中,极易产生自卑情绪和心理失衡。

3“贫困”已经成为制约博士质量的瓶颈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一个物质和生理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人不会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博士生培养是一个国家科学研究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后盾和人才保障,如果博士生群体的生活条件和生存状态长时间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势必从方方面面影响到我国博士生的培养质量,最终将导致尖端科技创新人才泡沫化的局面。

首先,“贫困”使一些献身学术、有志于科学研究的优秀青年放弃攻读博士学位而过早就业,或者是放弃在国内攻读博士学位,造成人才的流失。在调查中,一些博士生导师坦言,国内许多优秀的硕士生甚至本科生早就没有打算在国内读博士,他们一有机会就去国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这中间的大部分人在读书期间和毕业后留在了国外的科研院所工作。从表面上看,国内博士生招生异常火爆,但报考者很多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的硕士生,他们很容易成为无功底、无兴趣、无恒心的“三无”博士生。之所以扩招以来博士生质量的社会评价持续走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生源质量的下降。

其次,“贫困”导致在读博士生心浮气躁,整日里为生计奔忙,难于安心科研特别是一些学术意义重大但需要大量时间、精力投入的课题。在调查中,一些博士生反映,为了挣钱有些人不得不挤出宝贵的时间去兼职,其中有些工作与自己的研究方向不搭界,比如替导师讲课和编一些畅销书等,而有些博士生则从事一些与学术无关完全是经营性的工作。即使是不兼职的博士生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科研,理工科的博士生大量时间用在为导师打工,而人文社会学科的博士生大多没有导师安排的课题做,平时又很难得到导师的指导,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梦游”状态,造成了博士生科研资源的严重浪费。

第三,“贫困”导致博士生科研工作急功近利、半途而废。为了“早日脱贫”或曰 “刑满释放”,很多博士生都选择了难度低、创新性不强、实验简单或只需纸上谈兵的课题来做,不求有所创造、但求早日拿到学位脱离苦海。为了保证博士生质量,很多培养单位都有发表论文或检索论文的要求,于是,“论文发了吗?”就成了博士生们见面的问候语。为了尽早达到要求,有些博士生甚至做出抄袭、剽窃等违反学术规范的事情。而按照所谓的“潜规则”,即使达到了毕业要求的博士生往往也不能按期毕业,因为越是优秀的博士生越有可能被导师留下来参与某项课题的研究,从而推迟了毕业的时间。“百里行程半九十”,有些博士生本来可以做出更大的成绩甚至有所突破,但是为了改变窘迫的生活现状不得不急于毕业,结果半途而废、功亏一篑。反观燕山大学在材料学专业获得的2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都是由两位在职博士生做出来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稳定的工资收入确保养家糊口,没有就业压力又使他们能在一个课题上有长期积累。

综上所述,“贫困”现象确已成为制约博士质量的瓶颈,必须深入推进博士生培养机制改革,提高博士生补助标准,落实以科学研究为导向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不断完善博士生科研和生活的资助体系。

4破解博士生贫困问题的若干对策建议

4.1必须大幅度提高我国博士生普通奖学金标准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2007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8%,涨幅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比上年增长17.2%。根据笔者对39家培养单位的不完全调查,每月每生补助发放情况为:300元以下的占10.26%,301~500元的占51.28%,501~700元的占23.08%,701~900元的占7.69%,900元以上的占7.69%,每月向博士生发放的补助基本上在300~500元之间,即稳定的人均收入在每年6000元以下,还不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博士生的经济地位和投入远远低于其社会地位和产出,这是一种严重的社会不公,是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不和谐因素。

目前各高校制定的奖学金管理办法都是依据原国家教委和财政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奖学金办法》(教财[1994]50号)和《关于提高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奖学金标准的通知》(教财[1996]85号)两个文件,博士研究生普通奖学金标准为每生每月240、260、280元3个档次。从1997年至今已过去了十多年,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已经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但作为博士生主要生活来源的国家普通奖学金却十年一贯制没有任何增长,于情于理恐怕都说不过去。因此,建议教育部和财政部尽快出台新的奖学金办法,关键是提高研究生普通奖学金的标准。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和今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增长趋势,综合考虑不同地区的生活水平,参照此次调查的结果,将博士研究生普通奖学金的标准上调至每生每月800~1000元,并且建立起随CPI变化的浮动机制。

4.2落实以科学研究为导向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

导师负责制是我国博士培养制度的基础,但落实以科学研究为导向的导师负责制首先就要废除实际存在的导师终身制,全面推行导师聘任制度。众所周知,博士生导师只是一种资格而不是职位、职称和特权,这种资格的获得和延续需要接受严格的审查。比如,根据《燕山大学博士生指导教师遴选和审核实施办法》的规定,对于年内科研到款没有达到一定额度或者在国内外高质量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不达标的导师,暂停其当年招收博士生资格,待达标后再聘任。这样既可以保证博士生导师有持续的学术研究和指导能力,也可以保证博士生有科研课题和经费资助。导师负责制不是变相雇佣制,导师不能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更不能当作“免费劳动力”使用,应当保障博士生劳动所得和学术研究的正当权益。根据《燕山大学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参加课题研究的研究生,在课题经费支出中应据实安排研究生助研津贴。科学技术处对助研津贴实行审批,计划财务处将助研津贴直接转入研究生个人账户,这样就确保了研究生助研津贴的按时足额发放。比如,燕山大学材料学院就从导师科研经费中每月提取400元的助研津贴补助参研的博士生,每月近千元的生活费保证了博士生安心学习、专心科研。助研津贴属于正当劳动所得,本着多劳多得、兼顾公平,应该实行“下不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避免大锅饭和一刀切。此外,为了开阔视野、促进交流、提升研究层次,导师应当安排学生读博其间至少参加一次高水平的国内或国际学术会议,应当从科研经费中为其发表高水平论文报销版面费并且按比例分配学校给予的相应奖励等。

4.3不断完善博士生科研和生活的资助体系

除了国家和导师这两个主要资助途径以外,学校资助是博士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包括燕山大学在内的许多高校也是这么做的。当前的问题是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和提高补助标准。学校可以从办学经费、办各种班所得学费、产业集团上缴利润和各类横向课题提取的管理费等抽取部分来资助博士生。建议根据学校办学规模和经济实力的大小,规定学校每生每月补助300~500元不等。这样,加上国家补助的奖学金,即使那些没有助研收入的文理科博士生,每月也能得到1100~1500元的生活费,相当于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此外,为了改变博士生资助“有钱养人,无钱打仗”的局面,很多学校设立了优秀博士生科学基金和博士生国际合作与交流基金。比如,根据《燕山大学优秀博士生科学基金实施管理办法》的规定,每年获得优秀博士生科学基金资助的人数不超过10名,年资助金额1.5万(其中6000元用于研究生生活补助,9000元用于与博士课题研究相关的支出),连续资助最长期限3年。但从实际运行来看,能够达到资助条件的博士生很少,该基金连续运行3年的资助人数还不超过10人。现在很多学校都有校友捐赠基金,建议可以单独设立一个以资助者命名的优秀博士奖学金,适当降低被资助者的条件,扩大资助面。总之,为了完善博士生科研和生活的资助体系,必须做到广开财路、多管齐下、点面结合、统筹兼顾。

为了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促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除了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和科研环境以外,还应深入推进博士生培养机制改革,包括推广硕博连读制度和建立博士生淘汰机制。当然,这已经超出了本文讨论的范围。而对于广大的博士生来说,是否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要攻读博士学位。正如Google公司中国区总裁李开复所说:“选择读博士就等于选择了在未来三五年,或者是更长的一段时间,你必须要成为孤独的人,要远离物质的花花世界,甚至要无数次承担失败或者不被学界认可的痛苦”[5]。这就注定了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博士候选人,这也说明除了提高博士生待遇以外,为了提高博士质量还需要全方位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祝楚华,甘丽华.期望早日“刑满释放”[N].中国青年报,2006-12-15.

2 杨扬.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玉良指中国博士生待遇过低[EB/OL].(2007-11-14)[2008-09-11].http://edu.chinanews.cn/edu/kong/news/2007/11-14/1077694.shtml

3 郭少峰.北大校长为博士生“叫穷”,称待遇低影响培养质量[EB/OL].(2007-12-27)[2008-09-11]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7-12/27/content_7319308.htm

4中国城市青年生活形态调查[N].北京娱乐信报,2005-05-15.

5刘世昕.一顶博士帽能带来什么[N].中国青年报,2006-12-15.

猜你喜欢

贫困
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现状、原因与对策
我国贫困高中生资助制度的建设
悬置的“贫困”:扶贫资金资本化运作的逻辑与问题
从权利观点分析中国贫困问题
“十三五”时期农村贫困地区医疗保障发展问题及对策探析
农村留守老人贫困问题研究
牧民生活贫困问题研究
教育角度避免进城务工人员贫困的代际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