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生写作能力的心理结构
2009-02-10林云
林 云
作文教学遭各方诟病已久,部分大学生的作文甚至惨不忍睹已是不争事实。当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研究学生这一教学点出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谈谈学生写作能力的结构,以作引玉之砖,期能为同行们的作文教学拓开一条新路。
写作能力是指顺利进行写作练习时表现出的比较稳固的个性心理特征,它的心理结构比较复杂,各个因素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
一、感受能力
作文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是学生思想感悟流露的表现,要反映生活,首先就必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对生活有真切的感受。也就是说,要具有感受能力。有了丰富的感受,就能从生活中摄取写作的材料,强化写作的动机,促使写作顺利而有效地进行。这说明感受能力是作文能力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文的感受能力是多种心理因素的综合,它需要感知、思维、联想、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的参与,其中,感知和情感是最重要的心理成分。
1感知和观察
感受是从感知开始的。只有通过感官的感知活动,才能获得事物的感性印象,产生具体的感受。而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属于感知的特殊形式。通过感知、观察,学生对生活有实际的感受,可以获得作文的丰富表象和思想感情,摄取写作的素材,经过提炼加工便构成了作文的题材。感知、观察是作文感受的主要源泉。既然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因而感受主要应靠观察。为了观察得好,应做到“五官”开放。因为观察是以视觉为主的多种分析器的综合活动,需要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等外部分析器的联合活动。在五官开放中,特别应该多用眼睛、耳朵。充分发挥视觉、听觉分析器的主导作用。这是由于一个正常人从外界所接受到的信息有90%以上是从视觉、听觉通道输入的。正如达·芬奇所说:“被称为灵魂之窗的眼睛,乃是心灵的要道,心灵依靠它才能最广泛最宏伟地考察大自然的无穷作品。耳朵则居次位,它依靠收听肉眼目击的事实才获得自己的身价。”
观察是思维的知觉,与思维的联系非常紧密。通过思维的活动,可以深化对观察到的东西的认识。恩格斯说过,鹰的眼比人的眼看得远得多,但人的眼比鹰的眼在事物中所看到的东西也多得多。这是因为人的感知、观察有思维的积极参与,所以才能获得更多的认识,揭示出事物的本质。通过思维活动,还可以升华对观察到的东西的感受,获得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深刻感受。正是由于有了这种深刻的感受,学生才能强化写作动机,摄取写作材料,加深对作文主题的认识,使作文能力得到提高。
2情感体验
感受不限于对事物的感知、思维,还包括强烈的情感体验,情感的活动在感受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这是因为,人们在感受事物的过程中,对事物总有这样或那样的态度,总会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可以这样说,感受与情感是粘合在一起的,没有情感的参与,对事物就不可能有真切的感受。作文要有感而发,情动辞发,这正说明带着情感体验的实际感受对写作有着重要的作用。福楼拜说:“写好,同时就是感受好、想好和说好。”感受好,除了生动、具体的感知而外,最主要的就是要有情感的积极参与,真正的情感上有所触动、有所体验。杨朔的《荔枝蜜》是有感而发的好作品,全文以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由恨蜜蜂到爱蜜蜂,再到赞蜜蜂,最后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表达了对蜜蜂精神、对劳动人民酿造生活之蜜的奉献精神的赞美之情,成了脍炙人口的佳作。如果没有实际的感受,真挚的情感体验,是不能写出这样的美文的。学生写作文也一样,也需要有感受,有体验,感受愈真切,情感体验愈浓烈,就愈能激发写作动机,丰富写作材料,愈有可能把作文写好。
二、构思能力
感受仅仅是写作心理的萌动,感觉好之后接着便要想好,即必须很好构思,设计文章蓝图。
构思能力是作文能力的核心因素。它的作用在对素材进行选择提取、分析综合、比较加工,从而完成提炼主题、确定题材和谋篇布局的任务。既需要形象思维,又需要抽象思维。实质上,构思能力就是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来设计文章的能力。
构思能力是多种心理特征的综合,其主要心理因素有:
1联想
联想是已有的暂时神经联系复合和开通,是客观事物间相互联系通过心应反映而造成的联系系统。通过联想,可以回忆起与它相关的事物,接通头脑中储备的有关的映象,生发出新的复杂的联系,从而获得新奇而又深刻的认识。
作文构思能力离不开联想。联想可以在作文命题与学生头脑的“记忆仓库”之间“牵线搭桥”,把题意要求和头脑中相关事物的记忆表象联系起来。作文练习正是要依靠这种作用,通过联想活动,在自己的“记忆仓库”中顺利检索、选择所需的一件件素材,完成立意、选材以及谋篇布局的构思任务。缺乏联想,即使头脑“记忆仓库”中有丰富的材料,但这些材料不是像电影的座位那样分排分号排列着,也很难“对号”别拣出来。有的学生时常为材料犯难,其原因并不是“记忆仓库”中没有材料,而是不.会联想。联想还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作文有了联想活动,可以“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在作文构思过程中,积极的联想活动可以使思路畅通、开阔,认识深刻,灵活地设计出富于创造性的文章蓝图。联想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是构思能力的重要心理特征,排斥联想或者缺乏积极联想的心理品质,作文思路必然闭塞,构思也就必然死板,甚至受阻。
2思维
构思能力最重要的心理因素是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认识过程,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属性和规律性,使认识达到高级阶段。
作文的构思过程实质上是一系列的思维过程。作文构思的选材、立意、谋篇布局等环节,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和反映,必须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以及系统化、具体化等思维活动,才能构思出合乎规律和人们认识规律的文章蓝图。
思维的正确性、深刻性、独立性、求异性、敏捷性是构思能力的重要心理特征。只有思考正确,想得深刻,反应又快,构思才能顺利、有成效。特别是作文是自我“倾吐”的创造性的智力作业,构思过程更需要思维具有独立性和创造性。
3想象
想象是对人的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组而建立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过程与思维过程有所不同:思维一般必须在必需的明确的充分的原始材料的情况下经过步步严格的推演程序才能得出结论;而想象在推演的材料和程序上却没有那么明确和严格的要求,它可“跳过”某些思维阶段,依然想象出最后的结果。因而,想象可以使得作者有可能冲破现实世界的局限,“精鹜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从而创造出新的形象。
毋庸置疑,作家的文学创作必须借助想象,特别是创造性想象。学生作文虽不是文学创作,一般是练习“写实”性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常用文体,但是,常用文体要写得生动、鲜明和富有感染力,也需借助想象构思情节和形象。而且,写作常用文章本身也需要二定的想象成分。如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环境气氛渲染、人物心理刻画,说明文中的描写性说明,议论文中的形象化说理,在构思时都需渗入想象的成分。特别是学生作文的基本练习,如改写、扩写、续写,需要对有关的材料改组、扩充、接续,不进行想象是不能进行构思的。至于必要的创造性练习,如编写寓言故事、童话,写文艺性说明文和散文、某些给材料限定情境作文,等等,更离不开想象。可见想象力是作文构思能力结构中的重要成分。
想象的有意性、新颖性、现实性、丰富性和生动性对学生作文构思来说,都是不可缺乏的心理条件。但其中应以想象的有意性和现实性为前提。作文中的想象如果不带有意性,即不善于控制方向,围绕写作目的去畅想,想象出的东西尽管很新颖、丰富、生动,也是无意义的,甚至干扰正确的构思。同时,想象如果不深深扎根于现实,有现实依据,离开了现实性本质真实的要求,这种想象便不合情理,必然失去科学意义,对作文构思来说,也是消极的,错误的。
三、言语操作能力
构思能力虽然是作文能力结构中的核心因素,但是要写成文章,必须经过一番言语操作活动,把构思的成果用书面语言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因此,言语操作能力是作文能力结构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作文的言语操作是一种较复杂的心理外化过程。有效的言语操作应对所记忆、储存的词语正确感知、理解并加以准确外化;在外化的过程中,思维和语感始终参与判别、调节,以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并提高表达效果。
综上所述,作文能力的心理结构是一种综合的动态结构,在个性心理特征上存在着差异。对学生作文能力结构的分析,应找到它的起支撑作用的主要因素,并注意各个因素问的关系,以便积极引导,使之趋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