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集团研发网络的若干问题研究

2009-02-10董志良段正梁

商业经济研究 2009年2期
关键词:企业集团动因网络

董志良 段正梁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建立研发网络是企业集团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本文基于对企业集团、研发以及研发网络的界定,分析企业集团研发网络的特征与优势,并剖析形成研发网络的外在动因和内在动因。

关键词:企业集团 网络 特征 动因

在企业集团研发活动的实践中,研发组织模式正逐步呈现出网络化的趋势,构建研发网络将成为企业集团提高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企业集团

按照不同机构和学者对于企业集团的定义,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广义的企业集团,即“企业集团是以成员的自主权为前提,在对等互利原则下,通过显性连接(股权、债务、契约、合同等)和隐性连接(社会关系、‘五缘关系)等形式构建协作机制,进而结成的持续长久的经营结合体”;另一种是狭义的企业集团,即“企业集团是多数企业在保持独立性的前提之下互相支持,通过相互持股,在融资关系、人员派遣、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制造技术等方面建立紧密关系进而协调行动的企业集体”。上述两种概念的区别在于强调企业集团的构成成员之间是否以产权为纽带进行联结组合。

(二)研发

研发(简称为R&D),是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活动的统称。它是为了增加知识储备,包括关于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并探索其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经济合作和开发组织(OECD)对R&D的定义是:“研究和实验开发是一个在系统基础上的创造性工作,其目的在于丰富有关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宝库,并利用这一知识进行新的发明”。按照美国科学基金会的定义,研究指企业、政府以及非盈利组织所进行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及工程、样机与工序的设计和发展。

(三)研发网络

研发网络是企业集团中的成员企业通过契约协议、社会关系等纽带联结形成的研发组织,将内外资源结合起来进行创新,技术知识和信息在组织内分享和传播。它是系统性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网络构架的主要连结机制是各种组织间的研发关系,每一个协作关系就形成一个结点。

企业集团研发网络的特征

交流方式的转变。企业间的协作方式由原来的面对面的协作交流转变为以信息技术为平台的协作开发上,网络中的每一个成员均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与技术;网络组织的松散性。企业集团研发网络是以共同合作开发技术为基础目标,所建立的并非一定是独立的公司实体,网络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并非正式的,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体系;联合的协同性。企业集团研发网络为了加快技术创新,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必须取长补短,借助网络,协同作战;范围的广泛性。企业集团研发网络的成员可能来自于企业集团内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企业,其成员的来源比企业间协作研发更加的广泛;企业行为的战略性。研发网络中的成员为了各自的长远利益,共同开发技术、研制产品,目的是改善今后或更长时间的经营环境条件。所以计划和实际的运作具有战略意义。

企业集团研发网络的竞争优势

企业集团研发网络不仅具有获取互补资源、实现研发资源的共享、分担与降低研发风险及成本、进入协作成员市场、增加市场份额等竞争优势,还具有其更独特的竞争优势,主要有:

企业集团研发网络具有时间效应。市场的竞争从某种程度来讲就是时间的竞争,谁最先创造出技术谁就会获得全部的竞争优势,企业集团研发网络在技术开发上可以有效地缩短技术开发的周期,获得技术与产品市场竞争的时间优势;企业集团研发网络可以有效的节省交易成本,提高技术开发的效率。同时研发网络的松散性保证了组织的灵活性,能够较好的适应技术市场的快速变化需求。在研发网络中,企业可以通过选择最合适的协作伙伴来开展技术合作,可以尽量地减少摩擦和竞争而提高工作的效率;企业集团研发网络的成员不再是局限在一个地区,因此可以有效地减少成员企业间在产品细分市场的竞争程度,从而有效地减少和防范由于知识溢出所带来的产品市场恶性竞争的风险。同时众多企业参与的研发网络也可以有效地减弱由于某个企业的退出而导致技术创新进程的受损程度。

企业集团研发网络形成的外在动因

(一)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

随着高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得不处理多个学科相互交织,多种技术相互融合的复杂技术问题。实际上技术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定技术轨道的发展空间将变得越来越小,在同一技术轨道上的进一步渐进创新将会变得越来越困难,甚至无法实现。然而不同领域技术的相互融合会产生新的技术机会,在实践中企业可以从不同的知识源获得技术的协同效应,产业内上下游企业之间或者不同产业间都存在技术融合的潜在来源。由于技术的综合性和复杂性越来越高,要求每家企业都具有多种必备的知识和资源是不现实的,在此背景下企业集团研发网络的形成就成为必然趋势。

(二)技术标准发展的需要

在当今,技术标准竞争已成为开放地区和高技术产业的重要竞争领域和竞争手段。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谁在制定和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上认识早、行动快,谁就能先进入和占领市场,掌握主动权;谁认识晚、行动慢,谁就会被淘汰出局,受制于人。事实上,技术标准战略不仅是一个国家竞争战略,而且更应是一国企业应对标准竞争的战略选择。

企业集团研发网络形成的内在动因

(一)减少研发活动的交易成本

在企业集团内部成员之间,通常是开展研发合作来实现合作与交流,但是这种方式存在着较大的交易成本,主要包括:沟通成本;谈判成本;履约成本;其它成本。

企业集团研发网络组织模式对于内部成员研发合作来说具有更高的效率,可以有效地防范或减少交易成本的发生。

企业集团研发网络对于企业集团成员来说会具有更大的合作空间,参与协作的企业不再是某几个成员,可以是所有企业集团的成员。企业信息技术在此基础上形成众多的技术平台,可以实现技术的交流和攻关。另一方面因为有更多的企业参与到技术合作当中,从而使得研发网络中的成员企业有更多的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众多企业参与的网络组织一方面可以减弱由于某个企业的退出而导致技术创新进程的受损程度,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免企业的异质性带来的道德风险。

(二)发挥研发网络的竞争优势

网络效应的存在使得技术竞争出现需求方的规模经济效应,使领先一步者全赢。客观上要求企业抢先于其它对手进行开发,尽可能早地建立自己的安置基地,吸引尽可能多的消费者。可以预计,企业必须在开发方面投入越来越多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本,具备足够强的市场反应能力和渗透能力。建立研发网络共同研究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合作双方共享信息资源,实现技术优势互补,不断使各自技术的独立价值尽可能提高,而且使共同的网络外部价值达到最大,藉以达到“双赢”的协同效应。从外部来看,行业竞争技术的不兼容特性,技术的迅速变化和日益复杂,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企业很难保证自己的技术是领先的优势技术,即使是领先技术,也由于安置基地的存在而不能保证其成为技术标准,企业单独进行产品开发的风险因网络效应的存在而扩大。不兼容技术的竞争是一种零和竞争,一方所得即另一方所失,这种竞争是残酷的,一旦在标准化竞争失败,为开发技术进行的大量的专用性资产投资及在开发中积累的技术经验和知识将毫无价值,巨大的损失远非某一个企业所能承担。建立研发网络可以分担技术开发研制的巨大风险,各合作方还可以为技术开发制定共同的标准,促进技术的兼容性,避免单个企业研究开发的盲目性和风险。

参考文献:

1.江诗松.研发组织的网络模式.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

2.洪进,汤书昆,刘仲林.虚拟R&D组织的基本模式研究.科研管理,2004

猜你喜欢

企业集团动因网络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很X单很Y双”的构式义及认知动因
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研究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疑问词“怎么”句法功能的演变及其动因
舟山六横话中“官”语法化的修辞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