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省——思想品德自我生成的桥梁
2009-02-10邱金萍
邱金萍
【摘 要】本文就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以及初中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提出要真正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就必须与学生的内省相结合。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并通过构建开放性课堂,加强他们的情境体验与道德探究,从而引发其自我内省、自我约束、自我生成。
【关键词】情境 内省 探究 生成
课改后的七年级新教材有许多新的亮点,其中,最为明显的是,现在课本的组织多围绕第一人称“我”展开,强调“我”的内省,这就遵循了思想品德内化自我生成的原则。思想品德课的本质不是一套知识体系,而是一门致力于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的习得和养成的课程,学生的可接受性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取得效果的一条红线。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通过情景创设、实践参与、合作探究等多种形式加强学生情感、道德等的内省,使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内化为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
一、强调学生内省的几个原因
1.内省是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目标内化为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思想品德不是纯粹的客观知识,而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对国家、社会、集体、他人、自己的理解,是一个人的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反映的是人们深层次的内心世界。”这种精神层面的培育,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只有让他们置身于知识、生活的体味、内省中,才能生成思想观念、行为原则和品德,从而学会自我反思、自我约束和自我生成。
因此,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教材在组织上也力图加强学生的内心体验和反省,加强他们的自我生成。这主要表现为:
(1)围绕学生的生活来组织内容,选取那些能使学生感同身受的例子,引导他们在生活中体验、反思。
(2)在编排上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分为三大部分,包括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娓娓道来、和谐温馨,从而突出了“我”的内省过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五课《自我新认识》中,有个这样的设问:我最想改进的缺点是___________。我要通过__________来改正。改变这一点,会让我变得____________。而在七年级下册第三课《自立人生少年始》中,课文则列举了许多生活中自立的表现,问“我”能够做到几项,并列表展示,此外,还要用“我”的亲身经历,说说自立对成长的作用。
2.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D.J.Cunni ngham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因此,人脑并不是被动地学习和记录输入的信息,它总是主动地选择信息和注意信息,从而构建对输入信息的解释。“每个个体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的理解,是多元的。”因此,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者。
在思想品德课中,学生内省的过程就是重新建构思想品德的教育目标的过程,只有通过学生的内省、重建,并将德育目标与学生原有的长时记忆中存在的有关信息建立某种联系,才能纳入原有的经验体系,从而内化为稳定的心理品质。
3.自我生成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认知能力是在实践生活中发生、发展的,随着学生生活经验的增多,认知结构的各种要素也迅速发展,认知能力得以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更加成熟。但与高中生相比,这种思维判断能力往往还需要借助于感性体验。因此,在组织表述教材内容时,还应注重增加学生参与,并加强他们的情感、道德体验,此外,还要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积极思考,自我内省,自我生成,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在心理特点上,初中生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和身体的发育,随着认识范围的扩大和认知能力的提高,“成人感”和逆反心理都应运而生,他们往往认为思想品德教育是形式化说教,因而经常消极应付,甚至持抵触和对抗的态度。他们还不满成人的教育方式,把教师、父母的训诫都视为唠叨。因此,在对初中年龄段的孩子进行教育时,不能采取强制灌输的方法,而只能通过情景化教学,使他们自我体验、自我选择、内省、建构,从而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二、促使学生内省的几种教学要求
促使学生内省是思想品德教育目标内化为心理品质的重要桥梁,是加强德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也是思想品德课建构的一个基本要求。那么,应怎样真正打动学生,并促使他们自我反省,自我生成呢?
1.内省的支点: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思想品德教育需要引导,而不能放任自流。但是,这又是人的自觉成长过程,因此,只有建立在自立基础上的品德才是稳定的,所以必须改变过去说教式、命令式的做法,并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民主的人文课堂,即尊重一切学生的个性,承认他们思想品德发展的过程性和差异性,学会赏识、尊重、关怀每一位学生。只有在这种宽松、愉悦的环境中,他们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才能加强体验,激活思维,从而成为思想品德教育目标内省的主体。
促使学生自觉内省,不仅需要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环境,还需要以优秀的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并不断丰富他们的思想情感,促进他们人格的健康发展。只有有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才会有崇高的社会理想,也只有有了深厚的人文精神底蕴,才会不断拷问自己的灵魂,从而自觉内省、端正自己的品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文学美、艺术美、人格美同思想品德教育揉合为一体,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自我反思、自我生成。如在七年级上册第四课的《祝福青春》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朗读课文后的诗句“……我们/笑得像太阳/点燃种子的愿望/召唤候鸟的飞翔/每一天都有新的太阳/……”,把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与学生情感通过这首诗有机地结合,并使他们产生共鸣。
2.内省的起点:创设教学情景,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不断体验社会情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其内在的规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获取道德知识,形成个体道德意识的阶段,这是道德观形成过程中的第一次内化,是对他人的道德观的一次复制,是不稳定的。二是通过道德实践,引导学生个体化的道德、情感体验,体会社会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要求,从而确立长久、稳定的个体道德观,这是道德观的第二次内化。正如教育学家胡克英先生所说:“任何道德准则要内化为道德信念,必须有赖于少年儿童的直接经验及其自我体验,而这种自我体验只有在儿童主体性活动,尤其是在集体活动中才能获得。”
因此,只有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多种形式参与、体验社会生活,丰富他们的道德、情感体验,并不断总结、内省,才能巩固思想品德教育的成果。社会实践的形式主要有:参与社会活动(如社会公益活动,社会文体活动,社区活动等),实地参观历史遗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有关社会调查或社会访谈等。此外,还要注重他们的调查反思。
社会实践是促进学生由体验引发内省的一个好方法,但由于教学条件及资源的限制,思想品德教育大多还是在课堂中完成的,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设相应的道德情境,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引入课堂。通过情境教学,使他们获得情绪体验,通过自我反思、审视,使他们形成个体的品德意识。
3.内省的重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德育目标的重建。学习者总是以自己的方式完成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这种建构也是学习者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学情境的呈现不能平铺直叙,而应含有讨论、争议等意义,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并通过矛盾生成——矛盾争议——矛盾解决的自我内省的过程,实现教育目标。
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把正确的理论和思想引导与学生自主探讨和独立思考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把外部的社会规则和要求内化为心理和思想品质。”教师的教学应做到不武断、不强制、不灌输、不提倡结果性呈现,而应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条件,使其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从而增强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内省)的能力。
思想品德的自主学习方法,主要包括调查、讨论、辩论、访谈等,并强调小组的合作、互助。值得注意的是,还应在探究活动中把握问题情境的难度,使之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更不能轻易、武断地把学生的思考纳入自己预设的轨道,而只有让他们主动地在探究过程中自我构建,才能稳固德育建设的目标。
4.内省的落脚点:构建开放性课堂,注重生成性教育。思想品德是在矛盾冲突中形成的,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种冲突应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因此,思想品德课堂不能闭门造车,而应具有开放性,并与社会教育相衔接,整合一切教学资源,尤其要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课堂,以此为基础引导内省,这样才具有教育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思想品德课堂不仅要在教学内容上开放,同时也应该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注重学生的动态生成。它不是一套纯粹的知识体系,其形成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发展的自组织性,因而教学过程不能强调平衡有序,应在无序中做到有序,在不完美中实现完美。当学生有价值的行为偏离了教师教学设计的标准程序时,这就是他们自觉内省的表现,教师应紧紧抓住这个教育契机,悦纳学生的“非标准程序”,进一步引导他们体验、思考,注重生成性教育,使他们的能力不断地提高。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