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人造血管内瘘的护理体会
2009-02-09066100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彭五美
066100 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 田 芳 陈 爽 彭五美
关于一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人造血管内瘘的护理体会
066100 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 田 芳 陈 爽 彭五美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进步,老年血透患者日益趋多。而老年患者中糖尿病、肥胖、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较高,自体表浅静脉血管条件较差,常难以建立直接动静脉内瘘,部分老年患者透析时间较长,多次自体内瘘失败后无再建立自体内瘘的理想部位。人造血管内瘘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选择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血液净化中心1例老年血透患者,在2007年11月~2008年11月期间共透析96次。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晚期尿毒症患者,71岁。2001年患尿毒症,同年进行肾移植手术。2007年再次肾衰竭,行自体内瘘术多次失败,选择留置长期导管作为血液透析途径。2007年10月因长期留置导管感染高烧不退,拔除导管,行人造血管内瘘吻合术。
手术方式:左手前臂聚四氟乙烯(PTFE)血管与肘正中静脉、肱动脉U型吻合术。
2 护理
2.1 首次使用时机的选择 人造血管移植2~3周后周围组织方可长入纤维小孔内,形成新的内膜。且施行人造血管移植术后患者术肢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约术后3~4周肿胀消退,4~8周后血管杂音明显。因此,内瘘建立后,应不少于4周后使用。过早使用不仅穿刺困难而且容易使移植物压缩,吻合口狭窄,出血,感染以及血栓形成。所以,一般选择术后6~8周穿刺人造血管内瘘为宜。对于该患者,我们选择术后8周开始使用内瘘。
2.2 穿刺点的选择 该患者的两个穿刺点均选择在人造血管上,动脉穿刺点距动脉吻合口5 cm以上,静脉穿刺点距静脉吻合口5 cm以上,两穿刺点距离不少于5 cm,避免造成血液重复循环降低透析效果。
2.3 穿刺技术的要求 严格无菌操作,穿刺时不使用止血带,尽可能定人穿刺,采取阶梯不定点穿刺,每次穿刺部位距上次进针点至少0.5~1.0 cm,以免纤维断裂出现漏血、狭窄、感染,因人造血管无再生能力,一旦发生感染很难控制,通常需将瘘管切除,而改用其他方法建立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
人造血管上一旦穿刺失败,立即拔针。动脉取远心端,静脉取近心端,均在人造血管上另行穿刺,并适度按压针眼,观察瘘的充盈度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并及时处理。局部形成血肿时,24 h内使用50%硫酸镁湿敷,24 h后热敷加理疗,用喜疗妥药膏按摩。
2.4 止血方法 拔除穿刺针后,用无菌纱布压迫穿刺点,人工指压止血15~20 min。指压方法:拔针同时在皮肤穿刺点上方0.2~0.3 cm处进行指压 (此处为血管进针点),压迫力量为既能保持穿刺点两端有搏动或震颤,又能控制出血为宜。压力过大,易导致血流阻断、血栓形成引起人造血管闭塞;压力过小,会引起皮下出血。压迫时注意皮肤颜色,有无内瘘渗血,针眼处有无渗血。因该患者年龄较大,开始时由护士协助压迫,而后教会家属正确按压方法,掌握后由家属协助按压。
2.5 日常护理 对患者进行卫生宣教。嘱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因该患者为老年人,自身抵抗力差,如皮肤瘙痒时用力抓,容易引起瘘管感染,所以手臂应保持清洁。透析当日穿刺部位避免接触水,告诉其血透后2 h可以松开压迫止血的纱布,贴上止血贴,保持干净,防止感染。嘱患者每日听、摸血管颤音和弹性度,睡眠时不弯曲、压迫。日常生活中穿宽松衣服,不使用腋窝为支撑点的拐杖,不提重物,以防术肢血液循环不良导致瘘管闭塞。不可在人造瘘管肢体上测血压、抽血、输液,避免外力碰撞,不可冷、热敷,以免人造内瘘管变形或引起血栓形成。如局部出现红肿、震颤、搏动减弱、术肢肿胀等情况,及时来医院处理。
3 护理结果
该人造血管内瘘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无感染,无漏血,无血栓堵塞现象。患者在透析治疗中血流量充足,都能够达到200 mL/min以上,透析充分,透析效果满意。
4 护理体会
老年尿毒症患者血管条件差,难以建立自身静脉内瘘,人造血管内瘘的应用给患者带来了希望。人造血管内瘘具有血流量充足,穿刺方便等优点。但其缺点也很突出:肿胀,使用寿命短,穿刺后止血困难,血栓形成率高,还易发生感染、排斥反应、血管外露、形成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因此,做好护理工作是延长人造血管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做到穿刺准确,以保证一次穿刺成功,手压止血力度要掌握好,以免血栓形成。老年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和自理能力较差,抵抗力较低,感染机会高于年轻患者,对其进行术后宣教,使其重视内瘘的护理与自我保护尤为重要。
2009-04-03)
1005-619X(2009)12-1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