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高龄超长心肺复苏成功的护理配合

2009-02-09066100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任永梅王秋芳066000秦皇岛市工人医院

中国疗养医学 2009年10期
关键词:室颤心电监护心肺

066100 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 任永梅 王秋芳066000 秦皇岛市工人医院 任 辉

一例高龄超长心肺复苏成功的护理配合

066100 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 任永梅 王秋芳066000 秦皇岛市工人医院 任 辉

心脏骤停是临床的急危重症,目前心肺复苏的成功率较低,特别是高龄患者在慢性疾病基础上出现的心脏骤停,抢救难度更大。能否尽早施行有效的心肺复苏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复苏后的护理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保障。现将我院心内科成功抢救1例高龄超长心肺复苏患者护理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83岁,主因阵发性胸闷、气短10年,加重8 h余而入院。既往高血压病病史10余年,冠心病病史10年。入科时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右室心梗。心肌酶谱肌钙蛋白T(+),CK-MB 135 IU/L,CK 138 U/L,LDH 808 IU/L,HBDH 413 IU/L,AST 535 IU/L。患者入科3 min后于8:43分突发阿斯综合征。心电监护示:室颤,呼吸微弱(约8次/min)。立即给予360 J电除颤1次,心电监护示仍为室颤,血压8.4/4.7 kPa,立即给予持续胸外心脏按压,5%葡萄糖250 mL+多巴胺200 mg,持续静滴;肾上腺素1 mg,静推3~5 min/次;5%葡萄糖20 mL+胺碘酮150 mg,静推。8:50分左右给予面罩球囊呼吸器辅助呼吸,9:19分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9:47分患者心跳恢复,心电监护示:血压14.0/8.1 kPa,心率52次/min,血氧饱和度86%。期间患者先后多次出现室颤、室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自主心律,给予电除颤11次,共用阿托品12 mg,肾上腺素18 mg,异丙肾上腺素2 mg,间羟胺50 mg,多巴胺400 mg,利多卡因600 mg,胺碘酮0.3 g,5%碳酸氢钠150 mL。患者瞳孔散大,给予头置冰帽。复苏后患者出现多脏器衰竭、消化道出血。26 h后患者出现自主呼吸,瞳孔逐渐恢复至正常大小,意识恢复(问语可点头示意),17 d完全脱机,病情逐渐好转出院。

2 急救的护理配合

2.1 现场抢救 患者由急诊科抬入我科监护病房后,立即给予机械通气,胸外心脏按压,全科人员积极参加抢救,护士分工协作,专人抽药、专人推药、专人填写抢救记录。抢救过程中,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各种抢救仪器及时到位,为患者赢得了抢救时机。

2.2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由于患者高龄,血管塌陷明显,早期静脉穿刺难以成功,及时选用气管给药为抢救患者赢得了时机。

2.3 保持呼吸道通畅,行胸外心脏按压 尽早机械通气是心肺复苏成功的重要措施,气管插管是建立人工通气的最好办法[1]。护士轮流做胸外心脏按压,医生立即器官插管,给予呼吸器辅助呼吸,后继以呼吸机控制通气。调整好呼吸机各参数。

2.4 除颤 首次除颤后,立即观察病人心电图并记录,了解除颤是否成功,并决定是否需要再次除颤。

2.5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护理计划及各种危险并发症抢救预案[2]。配备专人护理,持续心电监护,观察记录患者神志、瞳孔和生命体征的变化。

2.6 准确迅速执行各项医嘱 严格记录出入量,需要控制速度的液体可应用微量泵。认真观察尿液的颜色,准确留取标本,及时记录各种化验结果。

2.7 管道护理 此患者共有呼吸机管道、深静脉置管、胃管、尿管4种管道。护理中重点确保各种管道固定通畅。避免管道脱出、堵塞及打折。尤其是呼吸机管道和输液管道的畅通,定时吸痰。吸痰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吸痰管不能重复使用,吸痰用物及时更换消毒,口鼻腔与气管内的吸痰管要分开使用。

2.8 做好各项基础护理 由于此患者为高龄,偏胖,为保护好患者不出现褥疮,我们在保持患者及床单位整洁的基础上同时使用了气垫床。

3 小结

由于心脏骤停病人需要争取有效抢救的“黄金时机”,因此,要求护士必须熟练掌握急救技能和急救程序以及丰富的理论知识,如异常心电图的辨认、各种抢救仪器使用方法和抢救的常用剂量及使用途径。同时,要求护士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及时准确地配合医生完成急救状态下的各种治疗和护理工作,提高抢救成功率。

[1]吴培珍,张梅清.心肺复苏过程中的护理配合[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9):864.

[2]高莉,张娜.1例高龄患者心性猝死心肺复苏成功的护理[J].现代护理,2008,14(3):406.

2009-06-22)

1005-619X(2009)10-0912-02

猜你喜欢

室颤心电监护心肺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日常故障分析与维护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心肺血管病杂志》
心电形态学特征与心率变异性指标预测室颤能力的比较
心电监护仪电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1例重度低钾血症致反复室颤重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室颤抢救成功1例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基于Andriod平台的心电监护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