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国卷Ⅲ文学类文本阅读题解
2009-02-08李强
李 强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孕妇和牛
铁凝
孕妇牵着牛从集上回来,在通向村子的土路上走着。
午后的太阳照耀着平坦的原野,干净又暖和。孕妇信手撒开缰绳,好让牛自在。当它拐进麦地歪起脖子啃麦苗时,孕妇唤一声:“黑,出来。”黑是牛的名字。黑迟迟不肯离开麦地,孕妇就恼了:“黑!”她喝道。
孕妇爱赶集,只为了什么都看看,婆婆总是牵出黑来让孕妇骑,怕孕妇累着身子。黑也怀了孕啊,孕妇想。但她接过了缰绳,她愿意在空荡的路上有黑作伴。她和它仿佛有点儿同病相怜,又有点儿共同的自豪感,于是一块儿腆着骄傲的肚子上了路。回来时,孕妇也没骑黑,走快走慢由着黑的性儿,当她走得实在沉闷,才冷不丁叫一声:“黑——呀!”她夸张地拖长声,把黑弄得挺惊愕,拿无比温顺的大眼瞪着孕妇。孕妇乐了,平原顿时热闹起来。
远处,依稀出现了三三两两的黑点,是那些放学归来的孩子。孕妇累了,在路边一个巨大的石碑上坐下来,黑又信步去了麦地闲逛。
这石碑属于一个王爷,后来让一些城里来的粗暴的年轻人给推倒了。石碑躺在路边,成了过路人歇脚的坐物。碑上刻着一些文字,个个如同海碗大小。孕妇不识字,她曾经问过丈夫那是些什么字。丈夫也不知道。丈夫说:“知道了有什么用?一个老辈子的东西。”
孕妇坐在石碑上,又看见了这些字,她的屁股压住了其中一个。这次她挪开了,小心地坐在碑的边沿。她弄不明白为什么她要这样,从前她歇脚,总是一屁股就坐上去。那么,原因还是胸膛下面的这个肚子吧。孕妇对这肚子充满着希冀,这希冀又因为远处那些越来越清楚的小黑点而变得更加具体。孕妇相信,她的孩子将来无疑要加入这上学、放学的队伍。若是孩子也问起这碑上的字,她不能够说不知道,她不愿意对不起孩子。
可她实在不认识这碑上的字啊。
放学的孩子们走近了,她叫住一个本家侄子,向他要了一张白纸和一杆铅笔。
孕妇一手握着铅笔,一手拿着白纸,等待着孩子们远去。她仿佛要背着众人去做一件鬼祟的事。
孕妇将白纸平铺在石碑上。当她打算落笔,才发现这劳作于她是多么不易,她的手很巧,却支配不了手中这杆笔。她努力端详着那陌生的大字,然后胆怯而又坚决地落下了第一笔。她描画着它们,心中揣测它们是什么意思,又不由得感叹:字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
夕阳西下,孕妇伏在石碑上已经很久。她的脸红彤彤的,茁壮的手腕不时地发着抖。可她不能停笔,她的心不叫她停笔。她长到这么大,还从来没干过这么累人、又这么不愿停手的活儿。
不知何时,黑已从麦地返回,卧在孕妇的身边。它静静地凝视着孕妇,脸上满是驯顺,像是守候,像是鼓励。
孕妇终于完成了她的劳作。在朦胧的暮色中她认真地数,那碑上的大字是十七个,她的白纸上也落着十七个。
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和硕怡贤亲王神道碑
纸上的字歪扭而又奇特,像盘错的长虫,像混乱的麻绳。可它们毕竟是字。有了它们,她似乎才获得一种资格,似乎才敢与她未来的婴儿谋面。孩子终归要离开孕妇的肚子,而那块写字的碑却永远立在了孕妇的心中。每个人的心中,多少都立着点什么吧。
孕妇将她劳作的果实揣进袄兜,捶着酸麻的腰,呼唤身边的黑启程。
黑却执意不肯起身,它换了跪的姿势,要主人骑上去。
“黑——呀!”孕妇怜悯地叫着,强令黑站起来。
孕妇和黑走在平原上,像两个相依为命的女人。黑身上释放出的气息使孕妇觉得温暖而可靠,她不住地抚摸它,它拿脸蹭着她的手。一股热乎乎的东西涌现在孕妇的心房。她很想对人形容心中这突然的发热。她永远也形容不出,心中这种情绪就叫做感动。
“黑——呀!”孕妇在黑暗中小声嘟囔,声音有点颤,宛若幸福的呓语。
(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由于历史的原因,巨大的石碑被推到了,村民们拿它做歇脚的坐物,也算是发挥了它的作用。
B. 孕妇非要等放学的孩子走了以后,才上前去描画那些字,表明她是个内敛害羞的人,她本来是可以叫会写字的人帮她写的。
C. 孕妇努力描画石碑上的字,这些字给了孕妇无限的希望和寄托,她认为只有这样自己才有资格与将要出世的孩子见面。
D. 孕妇在黑暗中小声地嘟囔,是因为回家的路尽管漫长,走起来很累,但母牛一路的相伴与温情,让一切变得幸福而轻松。
E. 本文用诗意的笔调,在从容淡定的叙述中,传达了一种温馨和谐的人生意味,表现了一个女人将为人母的幸福和喜悦。
〔命题特点〕
宁夏、海南改为“新课标模式”的三次高考,选考题“文学类文本阅读”都是以小说作为阅读材料,都设置了双项选择题,不过2009年的双项选择题与前两年在答题要求和评判答案上都有了变化。在答题要求上,前两年要求找出“不正确”的两项,2009年则要求找出“最恰当”的两项;在判定答案上,前两年都只有两个正确选项可以得分,2009年则有三个备选项可以得分,而且得分分值各不相同。
〔解题点拨〕
A项基本符合事实,但“历史的原因”找不到明确的根据,把原文中的“过路人”表述为“村民们”也有些不妥。B项中的“内敛害羞”的性格判断不确切。小说中的孕妇“描写那些字”的目的并不是“为写字而写字”,她“写字”的行为是她对未来生命的期盼,是一种神圣的行为。D项中“因为回家的路尽管漫长,走起来很累”,所以“孕妇在黑暗中小声的嘟囔” 的因果关系不存在。使得孕妇“变得幸福而轻松”的原因是她“完成”了“描写那些字”的神圣事业。
这篇小说几乎没有什么故事情节,着重传达的是对生命的温婉和谐的情绪。内容中的孕妇、怀孕的牛、石碑、文字都承载着“对生命的礼赞”。
〔参考答案〕
答E项给3分,答C项给2分,答A项给1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2)小说中的孕妇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概述。(6分)
〔命题特点〕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一个怎样的人+性格、品质特征+形象的意义”是这类题目一般的答题模式。小说中的人物分析要根据故事情节、事件,从人物描写的方法,如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方面入手分析。
〔解题点拨〕
本题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考虑:①肖像、②语言、③动作、④神情、⑤心理、⑥人物之间的关系。
在这篇小说中,分析的主要对象是动作、神情、心理,以及人物与“牛”的关系。
我们可以梳理一下这些情节和行为:孕妇没有骑“黑”,因为“黑”也怀着孕;当“她的屁股压住了其中一个”字的时候,“她挪开了,小心地坐在碑的边沿”;面对这些“陌生的大字”她“胆怯又坚决”的心理活动;她的感叹,“字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当“黑却执意不肯起身,它换了跪的姿势,要主人骑上去”的时候,“孕妇怜悯地叫着,强令黑站起来”。
通过这样梳理,我们可以进行准确清晰的“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①具有善良、温婉等传统的女性美;②有责任心,做事认真;③对人生抱有美好的向往和期待。
(3)牛在小说中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命题特点〕
本题主要考查小说的构思。“牛”在小说中具有怎样的作用,我们可以从作者笔下牛的形象这个角度入手分析,可以从它与主人公的关系的角度入手分析,还可以把“牛”既作为“配角”,又作为“主角”来分析。
〔解题点拨〕
小说中与牛有关的有三个场面:怀孕的牛,牛与孕妇的亲昵,牛的形象描绘。这三个场景都有孕妇在场。我们可从“她”与“它”二者的关系中发现牛对表现孕妇性格的作用。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牛”在小说中其实也是“人”,“孕妇和黑走在平原上,像两个相依为命的女人”,小说对此作了最直接的表述。
〔参考答案〕
①通过怀孕的牛与孕妇形象的并置,凸显孕育新生命的幸福与喜悦;②通过牛与孕妇之间的亲昵行为,表现人与动物之间的温馨和谐;③通过牛的形象描写,反衬孕妇作为人具有的能动性和理性的追求。
(4)孕妇并不认识石碑上的字,也不会写字,却十分努力地描画着它们,后来还感叹:“字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小说这样来写孕妇,有人认为让人感动,也有人认为有些做作。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命题特点〕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本进行探究性阅读的能力。小说通过善良、温婉、有责任感、对人生充满美好向往和期待的“孕妇”形象及人和动物间的温馨和谐关系,流露出的“神圣”的人生观、价值观。命题意图中要求我們的“个性化解读”必须建立在对小说的整体阅读上,以及对小说主题的准确把握上。
〔解题点拨〕
小说中的孕妇与其他农村妇女一样,普普通通,在对待自己的生活、生命问题上,有些蒙昧,有些愚蠢,但孕妇故事中表现出的这种蒙昧和愚蠢又正是她区别于其他村妇的可爱之处。对“十七个字”的神圣膜拜,对肚里孩子的殷切希冀,都源自于上学、放学的孩子,源自于他们肩上沉甸甸的书包,源自于书包里沉甸甸的知识,而这又正是孕妇不曾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所以“描画”这些“字”,也就成了“孕妇”心灵流露的载体,情感宣泄的方法。
题目给了我们“两可”的选择。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后一个观点中“有些”一词的限定。不能把它解读成“绝对”的“做作”。
〔参考答案〕
观点一:这样写让人感动。
①突出了孕妇对文化知识的朦胧追求,虽然她不识字,但这不影响她对文化的尊重;②揭示了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女人在将为人母时的责任感,在她看来,学会认这几个字,将来就不担心孩子的提问了;③表现了孕妇认识到文化知识对孩子未来成长的重要性,也表明她在尽可能地弥补自己没有文化知识的不足。
观点二: 这样写有些做作。
①触动她描画字的原因主要应该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不只是路边一块废旧的石碑;②孕妇自己不会写字,想临摹石碑上的字,可以请放学的孩子帮忙,不必那么费劲,非要自己描画;③作为未来的母亲,孕妇识不识字,喜欢不喜欢字,其实都不影响她对孩子的责任与爱。
〔作者系上海市育才中学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