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自然辩证法与地理学科有效教学

2009-02-07姜钟光杨晓英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1期
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自然界人类

姜钟光 杨晓英 梁 猛

摘 要 自然辩证法被称为“文科中的理科”及“理科中的文科”,它具有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双重性质,对地理学科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而地理学本身也具有融通文理学科的特点,并且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用自然辩证法揭示地理规律的本质,有利于促进地理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关键词 自然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 地理学科 地理有效教学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它是依据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成果和自然科学技术史,从中研究、概括出自然界、自然科学和科学方法的普遍规律,从而揭示自然界发展和自然科学发展的辩证法,形成、丰富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地理学作为一门具体学科,其研究对象既有以天文、地质、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范畴,又有以工农业生产、交通、商业、城市人口、旅游、环境保护等社会科学为研究对象的范围。自然辩证法和地理学都研究自然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它们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一、自然辩证法对地理学科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自然辩证法把自然界的本质及其规律、自然科学的本质及其规律以及自然科学方法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界经历了一个辨证发展的过程,在探索自然界奥秘的过程中,唯物辩证法是一正确的方法。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科学世界观的精髓,是地理教学中最根本的思想教育。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地理教材内容,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而指导地理教学。

(一)科学的物质观对地理学科教学的指导作用

我们如果分别从物质和精神两种角度去认识世界,就会存在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派别。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并按照各自的规律运动着,世界是可以逐渐地被人们所认识和改造的。唯心主义则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一切都是上天之神安排好了的,人们只能消极地听命于神的旨意,受神的操纵。基于人类对现实世界不断地进行科学认识和考察之后,我们已经能清楚地证明了世界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质的世界,物质的运动又是有规律的,这也是自然辨证法中为我们归结出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地理教材是对整个宏观世界的浓缩,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特征,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科学的物质观来指导地理教学。例如结合“人类是地球环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结果”的科学观点,就能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把地壳的演化史讲解得更加清楚明了。讲解科学家们如何通过观察各行星的运动轨迹,计算各行星的运动轨道的科学事实,从而在地理教学中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各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轨道等规律。宇宙中各天体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不因人的意志而变化。各种各样的地理事物,千变万化的地理现象,它们都是以物质的形式而存在的。地理学中无论是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地理到人文地理以及谈到各区域地理的特征,都体现了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是物质存在的不同形态,因而用科学的物质观去渗透到地理教学当中,使我们的教学做到遵循客观规律,实行因材施教,那么地理教学就会取得更好的成效。

(二)联系的、全面的思想观对地理学科教学的指导作用

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中谈到事物间的联系是普遍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当我们在认识客观存在的事物时,既要看到它们之间的普遍联系,又要看到它们相互联系的多样性,这个观点可以很好地运用到我们的地理教学过程中,促进对学生智力思维的培养,使其分析问题更加完整。如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高山环绕,海洋水气不易到达,干旱少雨;盆地边缘,高山冰雪,夏日消融,集水成河;砾石堆积,形成戈壁;河水下注,流出山口,形成冲积平原,一般都是绿洲;盆地中部极端干旱,气候变化剧烈,岩石风化,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广大的沙漠;从盆地边缘到中心,依次出现戈壁、冲积平原和沙丘地区,整个盆地呈环状结构。这些现象都是由于当地的海陆位置、地形、气候、地下水、地表水和植被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我们如果用以上观点去具体地、全面的分析各种条件,把握事物的本质,就更利于我们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自然状况极其各种影响因素。反之如果我们对以上思想观点意识不够,就不能正确地把握好事物之间的关系,严重的时候甚至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如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除了气候异常等自然因素外,另外就是由于人们没有充分意识到人与自然界之间的普遍联系而对其上游生态过度破坏所造成的。在地理教学中,我们也可以用全面的思想观结合适当的地理事例教会学生进行全面地分析和总结,如讲到人口问题时既要全面分析人口与资源、环境、社会、政治、经济和军事等的联系,又要看到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正确分析人口与生产的关系,再结合中国国情使同学们想到人口问题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我们要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实行计划生育。

(三)发展的思想观对地理学科教学的指导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宇宙如此、地球如此、人类社会如此、人类的认识也是如此。用这种思想观去渗透到地理教学当中,将能帮助同学们去正确理解人类的演化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人类从诞生起到现在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人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自身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人类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聪明。人类最初对世界的认识仅仅是局限于自己生活的原始部落范围内,而如今人们借助于现代的科学技术,认识的世界范围已经能扩展到浩瀚无穷的宇宙空间。

二、地理学科教学体现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恩格斯指出:“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不过是对自然界本来面目的朴素了解,不附加任何外来的成分”。我们今天所拥有的科学知识,是古代哲人们为我们奠定了认识的基础,对于天、地、自然界的学问应强调顺应自然规律而行事。地理学科教学中特别是世界(区域)自然地理的教学要求始终遵循普遍联系、相互作用、对立统一、主导因素、人定胜天等辨证观点,努力探索实际存在于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中的自然辩证法的规律。

(一)教学地理知识体现整体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

从全球地理环境的的整体性来说,七大洲和四大洋的海陆结构、大陆和洋底的地形结构、从赤道到两极的气候结构和水系水文结构、以及自然带的结构,就综合地构成了全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但各洲、大洋之间,又都各具有自然地理方面的独特性。如亚洲面积最大,中高周低;非洲赤道穿过中部,气温高,干燥面积广大;南北美洲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结构;南极洲位于地球最南端,是一高原冰雪大陆;欧洲面积较小,地势低平;大样洲的澳大利亚大陆以干燥为主;太平洋面积最大,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北冰洋在地球最北端,一年大部时间冰雪覆盖。在研究各大洲或各大洋时,其固有的性质要求我们既要探讨其整体性,又不能忽视其差异性。

(二)教学地理知识体现相互作用和主导因素的辩证统一

在探讨形成地理环境结构的地理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时,所揭示出的主要矛盾和主导因素是辨证统一的。地理环境结构是纬向地带性与非纬向地带性因素对立统一的产物,纬向地带性因素的气候与非纬向地带性因素的地表结构是地理环境结构形成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在纬向地带性结构占优势的地区,气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如非洲的自然带呈带状,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在非纬向地带性结构占优势的地区,地表结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如就亚洲来说,地势中高周低,东临太平洋是决定其非纬向地带性结构之矛盾的主要方面。

(三)教学地理知识体现普遍矛盾和特殊矛盾的辩证统一

在太阳系的众多行星中,各行星自转的方向大多数都是自西向东,然而金星自转的方向却是自东向西;在地质构造结构中,一般认为向斜成谷,背斜成山,但在有些地方也形成相反的情况;一般认为热的季节(夏季)下雨,而地中海气候的雨季却在冬季;很多人认为在温带的高山上才有冰川,然而在非洲赤道地区的乞力马扎罗山顶却是白雪皑皑,它被称为赤道上的白雪公主。这些就是从普遍矛盾中体现出来的特殊矛盾,研究地理知识的过程就是研究普遍矛盾和特殊矛盾的辩证统一的过程。

(四)教学地理知识体现人类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辩证统一

在探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时,我们知道人类如果要在自然界里得到自由,就要用自然科学来了解自然。而地理环境既向我们人类的生存与活动提供所必需的场所和物质来源,又能对我们人类起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辨证统一关系。我们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界,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生活与生产的方向发展,为人类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例如,新疆人民建造的坎儿井引地下水的灌溉工程、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营造三北防护林、三峡水电站的建设、京杭大运河的开辟以及国外埃及人民开凿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人民开凿巴拿马运河等等,这些都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典型事例。但是由于自然界的资源有限,环境容量有限,我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

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环境,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

三、结语

总之,自然辩证法对地理学科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结合辩证法原理教学地理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事物、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他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而地理学作为一门具体学科,地理教学也体现了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则,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运用自然辩证法的观点、方法来进行施教和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促进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顺基.自然辩证法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P177).

[3]杨玉辉.现代自然辩证法原理[M].人民出版社,2003.

[4]吴萍梅.地理学科如何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0(12).

[5]覃炳洪.论地理学科教学资源在中师教学中的优势[J].广西师院学报,2001(9).

[6]缪源昌.谈地理教学的教书育人[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三期.

[7]李锐锋.自然辩证法课程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冶金教育,1999年第一期.

[8]杨吾扬.地理学思想简史[M].高教出版社,1989.

[9]蔡建明.现代地理科学[M].重庆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界人类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自然界的一秒钟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知识产权制度未来发展试析——基于辩证唯物主义观视角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自然界的奥运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