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时俱进 动态生成

2009-02-07叶生树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1期
关键词:黄球白球错误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叶澜教授也指出: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由于参加教育活动有诸多复杂的因素,因此教育过程的发展有多种可能性存在,教育过程的推进就是在多种可能性中作出选择,使新的状态不断生成,并影响下一步发展的过程。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应如何适时利用课堂上的一些稍纵即逝的信息创设情境,开发课堂中的资源,以实现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展情感、生成智慧,进而使数学学习活动更具有生命的价值呢?

一、把握时机 选准切入点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数学课导入环节的优劣直接制约了一节课的成败得失。新课程标准非常强调数学学习内容的现实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把知识发生的背景,置于一幕幕使学生喜爱、令学生惊奇的情境之中,构建那些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同时又与所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对知识的渴求心理进入新知的学习。因此在新课伊始,把握合理时机,选准适宜机会,生成切入资源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教学《乘加》时,上课铃声响了,我走进课堂,看见教室的黑板上语文课的板书还没擦,我刚想指着黑板上的字发火,瞥见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着一首古诗《锄禾》,哎,这不就是我们这节课很好的教学资源吗?我干嘛不充分利用因学生疏忽而带来的有利条件,创设一个让学生们惊奇、对他们富有挑战性的情境呢?我用手势制止了想冲上来擦黑板的值日生,神秘地对学生说:“你们真是太聪明了,知道我们今天要研究古诗中的数学问题,特地给老师留下了这首古诗!谢谢你们!”这句话不仅消除了学生们因忘擦黑板的不安心情,还有效地吸引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观察这首古诗,你们能发现什么数学问题?”这一问题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对这首古诗的观察中,很快就有学生兴奋地叫起来:“我发现了这首诗中的数学问题了!这首诗每行都是5个字,4行一共是20个字!”,“我也发现了这20个字可以用乘法计算出来!”学生们都为自己的发现而高兴,这时又一个学生说:“我还发现了这首诗一共有22个字!”“是吗?”其它同学发现了吗?怎样计算呢?”……“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理解应以生活为背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背景,以个体的完整生命为背景。在这个即时生成的情境中,教师整合利用学科资源,找准学生的学习最近发展区,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引发了学生的个性思维,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形成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氛围。

二、研究疑难 激活兴趣点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启发剂”。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疑难资源,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拨动思维之弦。由于疑难来自学生,是学生急于想知道的,所以学生会投入很大的热情进行研究,课堂教学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上《可能性》一课时,解决“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放入一个白球,一个黄球,任意摸一次,结果会怎样?”的问题时,学生们都猜测“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摸到黄球。”在进行摸球验证时,五位不同的学生连续摸到的都是白球!教室里一片惊讶声:“怎么会这样?”“这怎么可能?”这不正是让学生感悟随机现象的本质的好机会吗?教师连忙抓住这一可遇不可求的时机让学生讨论:“怎么会连续五次摸到白球?”通过讨论让学生感悟到每次摸球的结果在摸之前是无法确定的,连续多次摸到白球也是有可能的,并让学生进行猜测:“第六次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使学生认识到前一次摸球的结果并不会对后一次产生影响,初步感悟随机事件的发生和人的心理期望没有任何关系。接下去再组织学生继续摸球,意外的是第六、七两位同学摸到的还是白球,这时,教师又组织学生讨论:“真的摸不到黄球了吗?”让学生明确:盒子里有黄球,只要不停地摸下去,是一定能摸到黄球的。在这个案例中,连续五次摸到白球给这个教学内容生成了富有价值的学习材料。教师能紧紧抓住这一令学生们惊讶不已的疑难问题,适时组织讨论,激活了学生们的思维,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切实感悟到随机现象的本质,引领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利用错误 把握发展点

犯错误是学生的权利,学生正是在犯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心理学家盖耶说得好:“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学生课堂上的错误正是教学的巨大资源,学生学习中出错的过程应该被看成是一种尝试和探索的过程。因此,教学中要及时抓住这一宝贵的时机,变学生的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资源。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小数除法》时,我发现学生经常出现类似0.97÷0.32=3……1的错误。针对此类错误,我及时调整了教学预设,将学生们的错误改编成一道判断题:0.97÷0.32=3……1(),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空间,待学生作出判断后,接着追问:“你是怎样发现错误的?”学生在富有启发性问题的诱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很快找到了不同判断错误的方法。在本案例中,我根据学生的错误适时调整教学环节,充分挖掘错误中潜在的智力因素,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让学生在良好的思维空间里,在纠正错误的同时,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的发现意识,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抓住错机,把握错误资源,帮助学生就错寻因,推究根本,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挖掘亮点 提升着力点

关注学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孔子也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知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处、充分挖掘学生的亮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建立起对学习的信心,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在教学《用两种方法解应用题》时,有这样一道题:教室里有一些同学在玩游戏,获胜的7个小组先出去了,每小组4人,还剩35个同学,教室里原来有多少个同学?学生们围绕题里的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分别用算术和列方程方法解答出了本题。在汇报交流时,一位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欲言又止的行为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笑着请他汇报:35÷4=8.75(组),这个同学的第一步结果一出来马上引来了其它同学的一片嘘声,我用手势制止了其它同学,示意这个同学继续往下说,8.75÷7=15.75(组)15.75×4=63(人)这个同学刚说完,就有同学迫不及待地站起来问:“怎么可能有0.75组?”这位同学站起来红着脸说:“怎么不可能呢?一小组是4个人,0.75组也就是4个人的3/4,就是3个人,怎么不行呢?”多么有创新的解法啊!多么有道理的解释啊!我带头鼓掌感谢这位同学为大家带来的精彩,同时也表扬了其它同学能及时提出自己的疑问。从那以后,我发现了这位同学上课发言的次数慢慢变多了,其它同学也能积极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坚持用心捕捉学生的亮点,创设适宜学生情感态度、思维能力、自我意识等多方面进步和发展的情境,让课堂教学充满人性的关怀,充满生命的活力。

动态生成的课堂,一定会让我们遭遇“节外生枝”,它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教学中,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依情境而变,以学定教,与时俱进,让课堂焕发勃勃生机,显现真正的生命活力。

叶生树简介

叶生树,男,1962年12月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现任福建省寿宁县实验小学校长,兼任福建省小学数学研究会会员,宁德市少先队学会副会长。

任教以来,爱岗敬业,严谨治学,潜心教研。撰写多篇文章在省、市获奖或在CN刊物上发表;指导教师参加全国、省、市说课、上课比赛获一、二等奖;主编的《快乐长知识数学卷》丛书由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个人多次获省、市级先进,并被评为“宁德市名校长”。

猜你喜欢

黄球白球错误
球的颜色
可爱的黄球
可爱的黄球
开心养鼠记
走迷宫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可爱的错误等
盒子里装的是什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