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2009-02-05孙海波
孙海波
一、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困惑的原因分析
“历史必修教材对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描述来去匆匆,变成一锅生硬的米饭,根本没有感觉到新的味道。”
“一个学年要完成三本教材,内容多、课时少,为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加快教学进度。”
“模块式教学,高起点,人为地抬高学生认知水平,结果学生时序混乱,学习难度增加。”
“内容重复、语言啰嗦。例如,十一届三中全会三本必修皆有重点描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中国的成立的历史意义都大力渲染。”
“教学活动可谓多姿多彩:讨论、探究、表演、竞赛……令人目不暇接……虽然一时新鲜,长此以往令人生厌。”
……
类似的对话、类似的困惑,我们时时都能听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探索也日益广泛。面对这些困惑,笔者认为,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方面。
(1)教材编排复杂化,学思脱离。每节课都有课前提示、知识链接、学习思考、资料卡片、自我测评等。即使有的学生将教材内容烂记于心,对于教材编出的一些问题也讲不出“子丑寅卯”。
(2)教材专业性、学术性过强。如宋明理学、心学、气学等,有些概念即使教师自身也把握不定,该怎么教学生呢?虽然有些内容可以作为阅读内容,但学生有阅读的兴趣吗?历史本来是丰富多彩、有血有肉的一门学科,而不是语言吝啬、干瘪枯黄的一具僵尸。如果学生一看到教材只是看看图片,面对一堆文字却无动于衷的话,那么要使历史成为传承文明、造就创新人才的希望无非是一个空想。
(3)教材专题化编排,内容广度大,超越学生实际。义务教育阶段为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历史是开卷考试,但在学生基础差、通史或通史知识结构尚未真正形成的前提下,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往往捉襟见肘。一个专题的教学往往是几个史实的罗列,而对这些史实的联系除了专题还是专题,缺乏对它们之间应有的内在联系的讲述。笔者认为,目前新课程历史教科书专题化设置十分不科学,在学生基础知识严重欠缺的情况下,要求学生罗列整理一些历史知识的纵向联系无疑是纸上谈兵、做无米之炊,这种课堂教学最终会空耗师生的精力和思维。
2.教师方面。
(1)对课标的要求和对教材的处理不够到位。由于新材料内容多,材料的选择也就多,教师在教材处理上就会出现问题,有些内容讲到什么程度,教师把握不好。例如,《伟大的抗日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如果教师处理不当,在教学中往往会沿用过去的观点和教法,从而落入课时不足的怪圈。
(2)教师本身的知识储备不够。新课程较之旧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感到力不从心,现有的专业知识在面对新课程教学时存在严重的知识短缺。
(3)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活动探究流于形式。在新课程课堂教学活动中,常常看到执教教师各显神通,什么颁奖典礼、感动中国、课堂辩论,各种教学手段、方法推陈出新,话剧表演、模拟现场让人叹为观止。笔者认为,激烈热闹的课堂教学本无可厚非,但不能忽略传统教学中的优秀形式——讲授。新课程下的历史课堂教学不是一味地追求教学形式的变革,最终丢失了有效教学这个主题。
(4)考试制度、评价体系使历史课堂教学处于不利地位。广东的一位校长曾经说过:不改高考,课改难搞。他说,学校虽然成立了相关机构,制定了课改的实施方案,各方面也进行了很多宣传,但大多是为了应付。只有因高考成绩不理想被撤职的校长,而没有因课改推动不力而被免职的校长。出于高考、会考的压力,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没有列入高考、会考范围的内容删除,为了争取复习时间,教师又回到讲考点、学生划重点的老路上来,贯彻新课程课堂教学理念更是无从谈起。
二、如何贯彻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理念
要贯彻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理念,教师与文本之间、师生之间、同行之间的多向互动非常重要。
1.教师与文本的互动。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驾驭日益开放的课堂。在学习的进程中,在与文本的互动中,教师往往有意外的收获。例如,2008年浙江省优质课评比中,王少莲老师在执教《顺应世界之潮流》一课时将房龙《宽容》序言中的一些片段贯穿课堂始终,一气呵成,最终获得一等奖。这即是王老师从阅读中获得的联想、收获。人需要终身学习,如果教师自己都不学习,自己都无法从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智慧的享受,又如何去鼓动学生去不断地学习?
新课程强调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多元性,教师不能将教材奉为圣经。对于新教材,要用好而不是用足。对那些不切合学生实际、繁杂琐碎的内容要大胆地取舍,同时高度重视对学生成长有实际意义的内容,让学生学会学习、认识历史,并从中感悟历史、感悟人生。
2.师生之间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不仅仅是一个预设的活动过程,可以是学生对教师讲授时发自内心的认同,也可以是课堂之外学生对某一感兴趣历史问题的新思考和新认识。
(1)教师要充分发挥历史课堂语言的魅力,做到风趣幽默。比如,在讲述鸦片战争前中英状况时,笔者把道光这个年号用谐音进行表述:“道光啊道光,你为什么要把中国人的银子倒光?”然后进一步让学生思考“英国为什么要用鸦片把中国人银子倒光?”
(2)教师要努力地倾听与发现。根据课堂实际随时调整教学,使教学更加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走进学生的心里。例如,在讲述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课时,笔者深情讲述邓世昌悲壮故事,却有学生说“他真蠢”,全班哗然。这是出乎笔者预设之外的课堂状况。笔者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而开展对人生价值观的讨论。如此处理,既加强了学生对历史人物的理解,也引发了学生对人生价值观的思考和觉悟,同时新课程三维目标自然达成。再比如,笔者在讲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时,一学生提出反驳:“这件事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好事,它可以激励我们提高警惕,防止历史悲剧不再重演。”大胆地放开课堂,大胆地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观点,学生在收获书本知识的同时,也有可能收获课本之外的东西。
3.同行之间的互动。面对新课程的挑战,仅靠一个人来解决问题是远远不足的,因为一个人的精力、经验、理解、智慧毕竟有限。因此,教师同行之间必须学会合作。
有一位诗人写道:既然选择了前方,就不顾风雨兼程。笔者相信,尽管新课程有很多缺陷,但它必定会沿着自己的轨迹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