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度腐败”是伪命题

2009-02-05萧惑之

中关村 2009年10期
关键词:北京奥运腐败现象国人

萧惑之

国人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已经到了“骂爹骂娘”的地步。尽管吴晗先生从历史的研究中得出“贪污,‘无代无之,竟是与史实同寿”的结论,可是我们毕竟是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执政”,无产阶级“做主人”,腐败现象如此“前‘腐后继”,总是令人费解,“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特别是“国外批评说中国的腐败是制度问题”,于是国人中也有一些人随声应和。

事实胜于雄辩,回眸共和国60年走过的脚步,平心而论,现在的制度是中国历史迄今为止最好的模式,对腐败现象的斗争,一直作为“党的生死存亡问题”来抓。不同时期针对腐败现象下发的文件,有目共睹,有的放矢,极其详尽,连“不能养二奶”都写进了行为规范。试想,那一个“高官”的腐败行为,是党和国家的典章中没有规范到的?因之,说中国的腐败现象是“制度问题”,诚然是个“伪命题”;说我们的“制度不健全”,也是一种不顾事实的臆说。

日前,读到一篇题为《北京奥运防腐经验详解》的文章,深受启迪,倍受鼓舞。在“北京奥组委”圆满完成历史使命宣布解散之际,世界不仅看到北京奥运的举办,文化上增强了中国的“软实力”,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经济上“略有盈余”,成绩斐然;还看到北京交出的一份当初承诺“建立一个预防腐败体系”的合格答卷。其实,北京奥运预防腐败的成功经验也很简单,那就是“阳光奥运”,用“北京奥组委”前副主席魏纪中的话来讲,“把什么事情都放在桌面上谈,决不容许暗箱操作。”一是,“作决策的人不参与谈判”,魏纪中等高端领导人以身作则,不仅不参加任何项目的初级谈判,而且坚持不跟赞助商见面或吃饭。这种“避嫌”的作法,“看似无情却有情”,让别有企图的“醉翁之意不在酒”者无机可乘。二是,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财政规定,简单可行,行之有效,是预防腐败的有效措施。“花钱就要做预算打报告”,“魏纪中副主席因工作需要吃一顿工作餐也需要开单子”,这就叫“制度面前人人一律”。三是,“审计一开始就介入,环环相扣,严格执行”。所有涉及“孔方兄”的事情,审计部门必定要参加,审计没介入的“决策”不作数。不仅有“北京奥组委”的内部审计,而且要有“国际奥委会”的审计人员和“国家审计署”的代表参加。

北京奥运防腐经验对政府项目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奥运预防腐败经验告诉我们:国人极为忧虑的“政府官员腐败”现象,“不是制度问题而是执行问题”,“也不是无章可循而是明知故犯的个人行为”。魏纪中先生说得极为中肯,“奥组委采用的所有办法都不是什么新招数,而是来自于纪检、监察部门的有关规定。我们只是把过去的东西拿来认真执行而已。我想一般的政府项目应当也能做到这些。”魏主席说的极其直白,“干净是一个政府公务员最基本的条件,我觉得表扬公务员廉洁就很奇怪,廉洁就是他的义务。而防腐反腐,只要认真去做了,就一定能做好。”

联想起这些年来违纪犯法的“高官”,除了陈希同、陈良宇这两位进了“政治局”者之外,几乎“党政军”部门“贪官辈出”,省部级的“精英”也“屈指不可数”了。这些共和国的败类,他们犯的都是“低级”、“常识性”的罪错——“爱财,取之无道”;“好色,睡错床第”。论其“原罪”,哪一种和我们的体制都无关。

海外媒体赞扬《中国政府反腐败取得成果》。人贵有自知之明,监察部长马馼同志头脑十分清醒。鉴于当前“拥有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的部门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群众反映强烈;高中级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时有发生”……因之,这位女部长“强调要重点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案件”。窃以为是抓到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从源头预防和防治腐败。惟有我们的干部都能“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这一道“防火墙”和“杀毒软件”才能凑效。

猜你喜欢

北京奥运腐败现象国人
新方法与新公众——基于北京奥运博物馆“我的运动日记”展览的思考
口腔健康,为何不被国人重视
回望北京奥运
被嫌弃的宋国人
对腐败现象哲学根源的几点探析
国人赴日“抢盖”引反思
给企业家腐败现象开“药方”
北京奥运吉祥物象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