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维信:社会责任是竞争的最高表现形式
2009-02-05林波张凌宁张洪福
林 波 张凌宁 张洪福
灰白的头发,黑色的布鞋,灰色的毛衫外加一件羊绒背心,既朴素又随意。
“你好,你好!”随着他伸过来的大手,我们顿时感到一种平实的气度。这就是诺维信中国副总裁柳永茂给我们的第一印象:仅在衣着上与西装革履的外企员工形象相比,很难想象眼前这位平易近人、朴实随意的老先生会是一家跨国公司的副总裁。然而,举手投足之间却尽显成功管理者的智慧与气度。
坐落在北京上地工业园区的诺维信中国总部,以其青砖蓝瓦的中国传统建筑,与周围摩登的高楼大厦互相凝望,沉静地显示着自己的力量。
随柳永茂穿厅过廊、拾级掠窗,移步换形间,听他介绍这座建筑中的天井、假山、丹麦壁画与中国楹联、门前溪草与檐下竹木,听他介绍每一匠心独运处所蕴含的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理念,听他介绍他著的《跨国共生》,听他对诺维信这家全球公司的榜样剥茧抽丝:
为什么在金融危机下,当众多跨国公司采取收缩战略时,诺维信却扩建办公楼、继续招聘?
为什么诺维信在全球酶制品市场能占到50%的市场份额?
跨国公司能够雄霸全球的“秘笈”到底是什么?
……
“因为实行了可持续战略,金融危机对我们影响甚微”
《WTO经济导刊》:我想但凡来到诺维信的人都会对这座大楼兴趣满满,在一片现代大楼中,这座中式的建筑可谓独树一帜。尤其是里面的园林天井,让人叹为观止。一个跨国公司的办公大楼为什么会有如此巧妙的中国设计?
柳永茂:丹麦人对传统是很尊重的,他们认为越是传统的、民族的,越是国际的。对传统的尊重就是对民族的尊重。所以,诺维信在中国的公司就采用了中式的设计。事实上,这栋楼的巧妙不仅仅在于它的设计,它凝结了诺维信的可持续理念。我们的墙壁设计得很厚,窗子尽量地少,窗子和门使用的都是双层隔热玻璃。这样做都是为了节能保温。这座房子的造价太高了,曾经有人问我,老柳,你们是不是要造金銮殿?但是老外告诉我,由于节能,3年就能收回增加的投资。
《WTO经济导刊》:看来诺维信的可持续理念是渗透到了公司的每一个环节,您在《跨国共生》中也提到,诺维信通过公司责任所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最值得大书的一笔,为什么这么说?
柳永茂:首先,诺维信的产品“酶制剂”用途非常广泛,包括食品、化工、纺织、能源等等,本身就是一种清洁产品,有助于整个环境的可持续。
我们关注一切热点问题,比如三农问题和能源问题。我们的产品几乎可以用于所有农产品加工,如果汁、面包、馒头等等,我们希望通过“酶”的使用,让食品更加安全、健康。
在能源方面,我们带头引进美国工业乙醇燃料技术并在中国推广。现在我们正在研究秸秆乙醇生产技术,预计2-3年可以实现商业化。
可以看到,诺维信产品的生产和研发就是为了实现人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或者说解决了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这样的研发方向保证了诺维信的产品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另一方面,诺维信产品的研发费用占到营业额的12%-13%(一般精细化工的平均研发费用只占到5%),有效专利达3000多项,这是非常了不得的。先进的技术不仅实现了研发和生产的可持续,保证了诺维信占世界市场近50%的市场份额,也保证了诺维信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受到较小影响。
《WTO经济导刊》:我们也注意到诺维信正在扩建办公楼,看来金融危机对诺维信影响不大。
柳永茂:我们一刻不停地在招人,今年的招聘计划没有因为金融危机而有所削减。现在办公楼不够用了,正在进行扩建。2008年11月,我们在江苏太仓正式投产世界最大的酶制剂工厂。诺维信前9个月达到了16%的销售增长,预计今后3-5年将继续保持2位数的增长。
《WTO经济导刊》:您曾经多次说,诺维信虽然不是世界500强企业,却是世界上运行得非常良好的企业,请问诺维信的秘诀是什么?
柳永茂:我们的企业家是非常成熟的,他们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彻于公司的经营中去。诺维信的投资方在投资时是非常谨慎的,我们手里有大量充足的资金,这也是在金融危机中少受影响的一大原因。我们在投资方面的控制能力非常好,绝不会盲目投资,而只向有发展前途并且和我们业务相关的领域投资。例如,我们在美国并购了五家公司,虽然规模都不大,但这五家公司都是做微生物的,和我们的业务相似。我们用不多的钱,增加了很有前途的业务。
在世界并购的浪潮中,诺维信反而从诺和诺德中分离出来,朝着更加专业和精细的方向发展,这可以看出诺维信的投资者不浮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然而正是市场经济打造了这些成熟的企业家,打造了企业的一切。
诺维信的股权结构也非常好,诺维信和诺和诺德分离后相互持股,加之总公司控股,这样保证了公司的稳定,也为公司的可持续提供良好的基础。所以可持续战略的贯彻应该是诺维信抵御金融危机最大的秘诀。
社会责任是跨国公司竞争的顶级阶段
《WTO经济导刊》:2007年有财经媒体对诺维信进行了连续12期的观察,放在“公司责任”的概念下,而现在“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已经为大众及专业人士所认同,在您看来,跨国公司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有哪些独到之处?
柳永茂: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和流行的看法不太一样,我有一个观点,就是理解社会责任,要从竞争的角度去看。一些中国企业把社会责任仅仅看作商品背后的事,而对于跨国公司而言,企业社会责任是竞争的顶级阶段。
企业社会责任是市场竞争发展的必然结果,会经历一个发展的必然过程。首先在市场经济还不发达时,竞争是单纯的价格竞争,在中国市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单纯的价格竞争是比较有效的,但是这种竞争损人不利己,没有技术研发和创新的竞争是无法长期维持的。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向全面竞争,包括质量、品牌、技术服务、售后服务等。这时的竞争是多方位的竞争,并且伴随着竞争会出现互利合作。这时的竞争是理性的、健康的,无论对消费者还是对企业都有好处。
伴随经济继续发展,社会和自然开始提出挑战,能源、环境等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的呼声。例如联合国制定出许多公约来应对能源、环境、气候等提出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大的、有能力的企业开始向包含企业社会责任的软实力竞争转变。从股票的表现上可以看到,这种责任软实力能够得到社会大多数人的支持,从而使企业获得利益。
企业的竞争阶段是不可跨越的,但是我们可以尽量缩短各个阶段的间隔时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后用上百年的时间使发展模式向可持续性转变,而我们只用了短短几十年。
对于企业社会责任而言,有一点十分值得注意,那就是企业的慈善行为只能作为社会责任的一部分,是单纯的利他行为。而社会责任应当更多地考虑企业的竞争需要,例如诺维信在高校设立的研究项目明确表示,如果研究成果是诺维信需要的,会与高校共同享有知识产权。这样的责任投入虽没有单纯的慈善高尚,但也是值得政府大力提倡的。
社会责任应当更多地放到企业经营的战略中去。企业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时,应当把社会责任与自己的专业充分结合起来。例如,诺和诺德本身是生产胰岛素的企业,所以也会对糖尿病人进行相关疾病的教育工作。由于医药专业的背景,这种教育会更加让人信服。又如诺维信出版了酶制剂的普及读物,身为酶制剂的领军企业,这样的事情是诺维信一定要做的。
“把一个真实的跨国公司告诉大家是我的社会责任”
《WTO经济导刊》:您的著作《跨国共生》的副题为“一个亲历者的管理笔记”,据说这本书也被一些知名大学作为MBA的教学参考书,说实在的,如果不是这本书,可能很多人不会了解到诺维信(之前是诺和诺德)进入中国这些年的风风雨雨,以及那么多引人入胜、发人深省的故事,因为尽管诺维信在专业领域内是世界第一,但是普通人却知道得不多。请问您为什么会想到写这样的一本管理札记?
柳永茂:中国一直以来都缺少跨国公司的资料,一些人对跨国公司存在误读,认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就是“狼来了”,会对中国的经济安全造成威胁。事实上,这是错误的观念。垄断是市场的产物,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垄断。至于维护经济安全,那应当是通过政府制定政策法规来实现的。
中国现在已经到了资本输出的时代,而资本输出的载体就应该是中国自己的跨国公司。在打造中国自己的跨国公司方面,诸如诺维信这样的跨国公司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我想通过我的亲身经历,让大家了解一个真正的跨国公司。把一个真实的跨国公司告诉人们,也是我的社会责任。
《WTO经济导刊》:对于中国打造自己的跨国公司而言,诺维信都有哪些具体经验值得借鉴?
柳永茂:从诺维信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跨国公司不是被“计划”出来的,而是市场打造出来的,只有这样的跨国公司才是健康的,具有竞争力的。中国公司现在不仅要做大,更要做强、做久。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应当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诺维信的良好运行与始终坚持可持续战略分不开。
“我想懂得跨国公司”
《WTO经济导刊》:您来到诺维信之前担任着东北制药总厂副厂长以及沈阳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等职务,而且当时整个大环境对于跨国公司还有很多误解,为什么当时毅然决定顶着压力来到跨国公司工作?
柳永茂:当时诺和诺德的胰岛素和酶制剂的项目是举世瞩目的大项目,对于我这个有着对外合作和技术研究背景的人来说,有着十分大的吸引力。那会儿,中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国家政策天天变,再加上语言不通,一群大鼻子老外来到大陆投资只能是两眼漆黑。是我把诺和诺德动员到中国来的,我有责任帮助他们。
当年我决定来诺和诺德时,我的一个老上级不理解,问我为什么,我说,我想懂得他们。一个全世界最先进的生物公司,在中国投入了2.4亿美元,这让我感到很兴奋,我也很想了解他们的运行机制是怎样的,为什么这样一个北欧小国能够做到世界最先进?当然,我懂得他们,我个人也没有多大用,真正有意义的,还是把我知道的告诉大家。
《WTO经济导刊》:看来《跨国共生》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希望中国的企业能对诺维信的成功秘诀有所借鉴。
柳永茂:是的。只有中国企业强大起来,国家的经济才能更上一个台阶,我想这是每个中国人都希望看到的。
就好像有人问我为什么在外企不能做到中外员工同工同酬,那是因为中国的经济水平决定了劳动力成本价格偏低。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中国的企业发展壮大走出去,中国的经济更加发达,从而提升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我希望有一天,面对一个1000美元月薪的工作时,中国人能很自信的说“对不起,1000美元的工作我不干,让美国人干去吧。”
《WTO经济导刊》:《跨国共生》的成功是否让您有继续出书的计划?
柳永茂:事实上,我现在正在给大学生们写一本书。我之前到一些大学做过演讲得到的反馈都还不错。我在企业干了这么多年,不论我对管理还是对人生的总结和感悟都是亲身经历所得,这也许更容易被大学生们接受。我专门向大学老师们了解现在大学生关心的、需要的,希望我的经历和感悟能对他们有所帮助,于是开始写另一本书《捡回来的财富》。为什么叫捡来的财富,是因为,青年教育不是我的主业,我觉得我这些年的人生经验,如果不总结,也就浪费了,把它们总结出来,也许有助于大学生的成长,所以起名“捡回来的财富”。
与柳永茂的交谈十分轻松愉悦,不知不觉间,两个半小时过去。通过对柳永茂的专访,我们看到的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对企业经营和社会责任深刻而独特的理解,以及付诸于成功实践的智慧和眼光。然而让我们更为敬佩的,是他不断超越自我的勇气,和与时俱进的前瞻眼光。
《跨国共生》是诺维信中国副总裁柳永茂先生创作的管理札记,他根据自己在大型国企和跨国外企多年的管理工作经验,向我们深入浅出地描述了诺维信在中国从生根到发展壮大的整个过程,介绍了跨国公司本土化的成功经验、先进的经营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中国打造自己的跨国公司提供了学习经验和参照标榜。
(本文内容同期在搜狐财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