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HL的中国雄心

2009-02-05阚世华

中国新时代 2009年1期
关键词:亚太区枢纽

阚世华

DHL以“断臂自救”的方式暂别美国国内快递市场后,中国跃居为DHL全球版图中的最大市场,这意味DHL中国的机会悄然而至

不堪重负的DHL正在重组美国业务,着手将美国国内的空运业务转交给老对手美国UPS公司运营,但随着形势的恶化,该公司被迫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来摆脱困境。DHL快递全球CEO John Mullen表示,考虑到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需要提前采取进一步的举措,来应对极具挑战的2009年。

2008年11月10日,DHL公布了最新的重组方案,以“断臂自救”的方式暂别美国国内快递市场。根据该方案,2009年1月30日,DHL将关闭其在美国的地面运输和国内快递业务。为实施这一计划,DHL将关闭设在美国的全部地面枢纽。

不过DHL在美国市场的收缩,尚没有影响到中国业务的开展,相反可能会给中国市场带来新的机会。“退出美国国内快递市场后,中国将成为DHL快递业务量最大的国家,我们将获得更多的资源。”DHL在华合资公司中外运敦豪国际航空快件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吴东明告诉《中国新时代》。

DHL从美国市场部分退出后,中国在其全球版图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目前已跃居该公司快递业务量最大的国家。最近几年,DHL在包括香港、台湾和中国内地的大中华区已累计投资13亿美元,占亚太区投资总额的59%。

吴东明表示,公司会继续实施2006年制定的“中国优先”策略,而且随着网络现金流的充裕,有望采取更为积极有力的措施。

中外运敦豪由DHL和中外运集团于1986年组建,双方各持股50%,目前已在中国国际快递市场处于领先位置。近期,DHL正在酝酿大力开拓中国的国内快递业务。此前有市场传言称,DHL将收购国内的民营快递公司,或与中外运集团组建新的合资公司开展国内快递业务——DHL在中国的布局已经进入纵深阶段。

加速中国

“2013或2014年,对全球快递业而言,亚太市场将是最大的市场,高达35%的业务将在这个地区发生。”DHL快递亚太区行政总裁Dan McHugh表示。

这正是DHL在母公司德国邮政的压力下,顺势进行全球业务调整的最大背景。“DHL在亚太市场增长最为强劲。”Dan McHugh表示,“香港中枢将成为深耕中国市场的门户。”

其实,原定于2013年左右完工的DHL香港中亚枢纽扩建,在2008年5月就已全部完工,这也给香港政府留下好感。DHL方面把中亚枢纽提前启用的原因,归因于公司在亚太区取得了高速的业务增长。“2008年上半年,我们在亚洲的业务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3%。”McHugh说,“在亚太区的41个国家市场,过去数年的快递业务年均增长高达32%,对比欧洲、美洲、新兴国家市场,亚太区业务增长是最快的。”

McHugh承认,站在全球市场的角度看,DHL快递在美国的业务的确在衰退,而欧洲也陷入了增长放缓,同时日本的经济增长亦不见起色。“但我们在全球仍然保持有机增长,其中在新兴市场,我们发现俄罗斯和南非能国家的业务发展非常迅速。”

DHL市场评估在2007年的测算显示,亚太区空运货件的增长领先全球,年均增长达5.4%。而根据IATA的预计,亚太区内及亚洲出口空运量占总空运量的47%,到2011年底前更会上升至57%。“与此同时,欧亚以及亚美间的货运增长也引人注意。”McHugh说。

与新兴市场的增长相比,DHL在今年二季度为德国邮政带来的收入仅为5.88亿欧元。因此同期营收达15.37亿欧元的亚太市场,看来会是一个更现实的替代引擎。

DHL快递大中华区域总裁许克威透露,DHL在亚太区的投资总额,已经超过22亿美元,包括在印度收购Blue Dart Express并与Lemuir合组物流公司,在新西兰与新西兰邮政等成立合资公司,并在泰国开设新的曼谷枢纽中心。此外,DHL在韩国仁川、新加坡都建立了枢纽。“通过整合各国枢纽网络,将能降低运营的单位成本。”McHugh解释道。

面积约为80个篮球场,预计今年可处理4000万件货件的DHL香港中亚枢纽落成之际,McHugh再次强调DHL将在上海建设其北亚转运枢纽,该项目计划在2010年完工。这与UPS在上海与深圳的双城布局异曲同工,但DHL不讳言,竞争对手早晚也要对其大中华区的战略布局进行调整。

为什么不选择广州或其他珠三角机场来扩建中亚枢纽?“我们认为,香港具备更好的通讯系统、机场设施、道路运输系统、透明的法治制度,这些都是珠三角竞争机场在目前的环境下暂时无法提供的优势。更不要提香港机场目前每周与超过80家航空公司编排航班时刻表,提供150多个目的地的航线服务。”许克威说,“此外,还有哪个城市能在5小时内抵达占全球人口1/2的市场?”

DHL快递亚太区高级副总裁Stephen Fenwick认为,香港与上海的搭配效率最高:“看起来香港与上海的地理距离过于接近,但要知道,亚太区有70%的货运需求位于北亚,也就是中日韩三国间以及北亚与北美的国际业务,而且在上海的北亚枢纽启用后,连接香港与上海的货运航班在北亚区的飞行时间将能缩短两至三小时。”

据AT Kearney数据,DHL通过与中外运的合作,在大中华区占据高达32.7%的份额,远远领先于竞争对手联邦快递(23.7%)、UPS(13%)、EMS(13.4%)以及TNT(8.1%)。

除了与国际巨头的竞争,本土企业亦不可小觑。因为DHL等外资巨头的通病在于不愿意做低端业务,包括国内和同城业务。

“可以理解的是,国际业务的收入肯定是比较好的,只是国内和同城业务量在中国极大。举个例子,淘宝网一年数百亿的业务量,最主要就是民营快递在分割这块蛋糕。因此,单做国际业务的方式肯定是违背大势的。从经济的角度分析,中国的出口越来越难以维系高增长,越来越倾向于内需驱动,那么走国际快件的基础是否仍将继续存在?”

“目前中国的快递业务正处于微妙的状态之下,政府希望加强对行业的管理,这并不在DHL原本的预计之内,所以我们将和政府深入沟通,研究未来如何在华扩大快递零售业务,例如,我们将通过与中国邮政的合作,用更好的服务,而非降价,来提升我们的市场份额。”许克威表示。

收复失地

中外运和DHL在国际业务上“一夫一妻”式的合作显得格外“情投意合”。

自1986年进入中国以来,DHL一直与中外运组建合资公司在中国发展。“2007年中外运敦豪的国际业务收入约50亿元,利润约10亿元,应该说还是很不错的。”原中国国际货代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力谋对这家公司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2004年,这家名为中外运敦豪的合资公司开始经营国内快递业务,但由于价格较高,其所占市场份额极为有限,因此中外运和DHL对于国内快递业务市场一直充满着期待。

从2005年起,身为国内物流业老大的中外运向国内最大民营快递公司上海申通快递公司伸出“橄榄枝”,但这一并购计划最终落空。中外运总裁张建卫称,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双方文化难以融合。国内快递企业顺丰速运的副总裁黄伟认为,申通的快递网络多以加盟为主,这样的网络比直营网络在管理上更难控制。之后,全一快递也曾进入中外运的视线,据业内人士称,这家企业被不少公司列入了并购名单,但最终因为该公司出价偏高,中外运又转移了目光。

2008年6月下旬,张建卫曾表示,力争几年后跻身国内快递业务前三名。据了解,此前,中外运内部提出了在2010年将E速业务(中外运的国内快递业务)实现80亿至100亿元收入的战略目标。

2008年4月,中外运将经营国内快件业务的e速事业部转变为独立的公司进行运营,即“北京中外运速递有限公司”。目前,这家企业还在外运发展总部办公。

目前中外运正在以这家公司的名义积极与DHL进行磋商,主要内容就是争取共同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双方各占50%的股份,一起开拓国内业务。中外运一位高管称,合资确有其事,目前,双方仍在就成立合资公司一事进行磋商。在洽谈过程中,双方争议较大的是中外运在国内快递业务运作上成本是否过高。据了解,中外运在国内快递业务上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亏损数额接近1亿元人民币。

几年来,DHL一直在找机会收购中国民营快递公司,但始终未能成功。最近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国家邮政局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快递市场的产值超过400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5%。在国内快递市场,数千家以成本低廉著称的民营快递公司,以及国有的邮政EMS占据了主导地位。收购规模较大的民营快递公司,已经成为国际快递巨头们迅速扩大国内快递市场份额的最有效的途径。

2008年以来,受油价和其他因素影响,物流成本急剧上升,使资金实力较弱的中国民营快递公司经营发生困难。国际巨头联邦快递(Fedex)在国内市场连续大幅降价的措施,更加剧了这种情况。2008年上半年,民营快递公司普遍出现亏损,一些规模较小的公司甚至处于破产边缘,这也为DHL的收购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据悉,DHL已经在与一家中国民营快递公司深入谈判,以实现在中国国内快递市场的扩张。不过,DHL目前还不愿意透露这家公司的名字。

DHL的目标是在亚洲快递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能在3至4年的时间内从现在的8%提高至16%。“我们要在机遇来临之前先行投资,这样才不会错过客户的下一轮增长需求。”DHL快递亚太区首席执行官唐睿德表示。

猜你喜欢

亚太区枢纽
枢纽的力量
淮安的高铁枢纽梦
Soundbar和个人影音类的产品将迎来高增长 专访Klipsch(杰士)亚太区销售&营销副总裁Vince Bonacorsi先生
枢纽经济的“三维构建”
2018,创新者雅歌在中国市场的全新开始——专访美国雅歌光学亚太区总裁Mark Rupert先生
加强三地沟通合作积极构建大通道、大枢纽
专一与复杂的完美结合,安全与环保的全面创新
——专访凯毅德亚太区总裁/中国区总经理Karl LAMBERTZ先生
Tim Sutton升任万博宣伟亚太区首席执行官
开云集团亚太区总裁 邓婉颖离职
善于抓枢纽的指挥艺术——析直罗镇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