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我国的“市场换技术”战略
2009-02-05韩江波薛光明
韩江波 薛光明
摘 要:改革开放30年来,通过“市场换技术”,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市场换技术”的结果却是外资、合资企业对我国制造业产生了的挤出效应和替代效应。在造成我国“市场换技术”不成功的外部和内部因素中,外部因素虽然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内部因素。具体的讲,在引进技术的过程中,我国企业不太注重培育自身的技术基础和技术能力,不太注重形成促进自身技术发展的制度、机制、条件和环境,更重要的是对技术引进没有很好的消化、吸收,对自主创新重视不够。
关键词:东道国;跨国公司;市场换技术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9)01-0055-04
改革开放30年来,“市场换技术”是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目的之一。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市场换技术”,一个明显的事实却是:我国企业在很多行业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不高,创造的产品附加值低,处在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低端位置。因此,重新审视我国的“市场换技术”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市场换技术”的内涵及可行性
20世纪70年代末,为解决国内经济缺乏资金、缺乏技术这一“双缺口模式”的发展需要,我国进行对外开放、利用外资。在执行吸引外资初始,我国企业追求的主要是以资金形式的资本的注入。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我们逐渐明白,即便吸引再多的外来资金,也难以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工业技术上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以汽车制造业为代表的中国制造行业出现一种称之为“市场换技术”的经济战略。受此影响,我国企业对于外资的引入逐渐地从对于资金的需要转变为对于技术的引入,并把基本出发点定位在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上。遵循这一思路,《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明确指出,为获取关键技术和设备,允许有条件地开放部分国内市场。其主要目的在于以外资提升民族经济的内在含量,即不断扩大市场开放,吸引更多的外商来华投资,引进更多的先进技术,这就是“市场换技术”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
(一)“市场换技术”的内涵
在学术界,对于“市场换技术”并没有确切的定义,通常所讲的“市场换技术”,是指东道国(一般指发展中国家)在引进技术的过程中,以开放国内市场为代价,通过外资在本国设立企业或投资项目,让出一部分市场空间以吸引外资和引导外资企业的技术转移,换取跨国公司的先进适用技术和管理方法,使之产生溢出效应,并通过消化吸收,最终形成东道国独立自主的研发能力。对于这一定义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提高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而不是仅仅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是市场换技术的最终目标;二是引进先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实现市场换技术最终目标所采用的路径,这也是整个市场换技术战略能否执行成功的关键;三是为引进合适技术需以一定的国内市场为代价。
对于“市场换技术”战略的提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说明:一方面主要是基于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又缺乏引进技术所必备的巨额资金;另一方面基于技术周期的原因,跨国公司处于成熟时期的技术甚至过时状态的技术需寻找新的投资场所,而发展中国家充足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惠的土地政策及低层次的需求正好为此提供了机会。在此情况下,交易双方利用各自的所长换回自己所需。在国际直接投资方式下,发展中国家往往借助于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分支机构、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独立分包商或供应商及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三个途径来获取外资企业的技术。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技术知识包含大量的存在于组织过程中的缄默知识,因此技术能力只能通过学习才能获得,技术转移的有效性也取决于技术接受方的学习努力程度,这就决定了东道国对转移技术的消化、吸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若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超越需要的时间会更长,特别是当跨国公司以独资的形式在东道国投资时,情况更是如此。
(二)“市场换技术”的可行性
对于东道国来讲,“市场换技术”能否成功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跨国公司转移先进技术的动机;另外一方面是东道国对转移技术的掌握和自身技术能力的形成。
1.跨国公司转移先进技术的动机。一般来讲,获利性和安全性是跨国公司是否转移先进技术首要考虑的两条原则。这就决定了在跨国公司不占多数股份和在技术合资存在被对方模仿甚至泄露风险的合资企业,跨国公司一般不会将其作为先进技术的投放场所,因为前者违背获利性原则,后者违背安全性原则,而只会把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独资或拥有绝大多数股权且知识产权有较好保护的企业作为主要转移其先进技术的候选场所。此外,东道国与跨国公司的技术差距也是其是否转移先进技术重点考虑的因素。若东道国与跨国公司技术相差太大以至于难以掌握转移的先进技术,或东道国需求层次很低以至于转移的过时技术仍能适合东道国的技术状况和市场需求,抑或东道国的市场竞争不很激烈以至于跨国公司存在市场垄断的机会,此时跨国公司也不会转移先进技术。
2.东道国对转移技术的掌握和自身技术能力的形成。这可以从东道国国内技术创新的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说明。从东道国国内技术创新的供给来看,由于发展中国家技术基础落后,市场体系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健全,缺乏技术创新所需的人才、资金和制度保障及风险分散机制,企业技术创新的初始门槛高,承担的风险和成本大,因此,东道国国内技术创新的供给呈现不足状态;从东道国国内技术创新的需求来看,与跨国公司转让的成熟技术和边际成本较低的技术相比,发展中国家处在技术创新初期的技术有很多不完善之处且边际成本高昂,这种情况使得其将更多资源投入到对跨国公司的技术引进上而对国内技术创新的需求却很少。
二、我国“市场换技术”的得失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基于竞争和利润最大化的考虑,跨国公司一般不会向东道国转移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因为这是跨国公司的制胜法宝。即便这样做,跨国公司也只是希望东道国停留在对其所转移技术的吸收和利用上,不愿看到东道国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实现超越,必要时跨国公司会挥动自己的“知识产权大棒”对东道国进行多方面阻碍和刁难。鉴于此,东道国希望通过“市场换技术”实现技术上的跨越或者掌握关键和核心技术只能是一厢情愿。另外,在内、外资企业能力差距较大时,外资转移成熟甚至过时技术就可获利,因此,没有转移先进技术的动机。再者,过大的内、外资企业能力差距,不仅会造成本土企业向外资企业学习的能力不足,不利于溢出效应的产生,而且竞争实力的悬殊还可能使本土企业在竞争中受挫,以至于被逐出市场,发生挤出效应。从东道国对转移技术的掌握和自身技术能力的形成来看,由于包括自身技术基础薄弱、技术创新成本高昂在内的众多原因,发展中国家在引进技术的过程中很容易被锁定在跨国公司所设下的技术重复引进的陷阱里,形成对跨国公司的技术依赖,这种依赖反过来会进一步抑制国内技术创新的发展,最终造成对外部技术的更大依赖。当然,这也不是必然现象。引进技术到底是形成技术依赖,还是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身的技术能力和技术创新,关键是看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过程中,是否注重培育自身的技术基础和技术能力,是否形成促进自身技术发展的制度、机制、条件和环境,是否自身有足够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1]
(一)我国“市场换技术”的所得
1.外资转移技术水平不断提高。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外资企业中,被认定为技术先进的仅为2%左右,技术先进企业的投资额也仅占全部外资额的5%左右。[2]1997年,跨国公司向中国转移母公司最先进产品和技术的仅占被调研企业的14%;转移比较先进技术的所占比重最高达53%;还有33%的外资企业向中国转移的技术和产品,是其母公司已经不再使用的技术和不再生产的产品。到2001年,使用母公司最先进技术的外商投资企业已经占到了41%,有45%的跨国公司投资企业使用母公司比较先进的技术,使用母公司已经淘汰技术的企业仅占13%。[3]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随着外资规模的增加,外资企业在华转移的技术逐渐增多,转移技术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不仅跨国公司相互之间进行激烈竞争,而且它们也与国内内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也进行激烈竞争,这迫使外资企业提高技术转移的水平。另外,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外资企业转移技术水平安全性提高也是外资转移水平不断提高的原因之一。
2.产生一定的溢出效应。外资的溢出效应主要借助于行业内的竞争示范作用、行业间的产业关联作用及人才流动效应三种渠道。就行业内的竞争示范作用来看,在包括彩电、空调在内的家用电器行业里,内资企业利用本地化知识和对外资企业技术的模仿缩小了与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反过来,外资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又促使内资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两者在技术上相互竞争,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就行业间的关联作用来看,外资企业尤其是市场占领型的跨国公司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并保证及时供应,这些企业比较注重发展当地供应商,并对其技术和管理进行多方面提携,这在汽车行业最为明显;就人才流动效应来看,由于跨国公司对其在华机构的人员尤其是技术和管理人员都提供不同程度的人员培训,这些人员当中有一部分人离开外资企业,自己创业或到内资企业工作,他们在外资企业接受的培训和积累的经验就带到内资企业。例如“华为”、“奇瑞”、“吉利”等一批自主研发搞得好的民营企业,从外资企业吸引了很多技术和管理人员。
(二)我国“市场换技术”的所失
1.没有换到核心技术或关键技术。尽管外资转移技术的水平在提高,换来的虽比我国原有的技术先进,但实际上是世界上已进入成熟期、衰退期甚至是落后的技术,真正先进的技术并没有换来。原因很简单,跨国公司不会把它们的核心技术或关键技术转移到我国,核心零部件或关键零部件基本不在我国生产。例如,在信息技术领域,虽然微软、英特尔等跨国公司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分支机构和研究所,但涉及软件开发、芯片等核心技术的研发活动只可能在其美国的总部进行,在我国的研究机构仅仅是针对产品使用和服务方面的技术支持。
2.一些行业产生技术依赖。由于我国一些行业在引进技术的过程中忽略了对其消化吸收,造成了严重的技术依赖现象。有的使用了“用市场换回的技术”却废掉了自己原来的技术,不仅市场让出去了,就连当初换回的核心技术也没有学到。最终被外资锁定在技术陷阱里。例如目前中国汽车表面上形成产销两旺的局面,但在表面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深层次危机:市场让出去了,原有技术也丢了,新的技术又没有掌握,真正成了依附型的汽车工业。
3.拉大了内、外资企业的综合能力差距。与内资企业相比,跨国公司不仅在技术、资金、管理、规模、品牌、销售网络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还获得了我国政府在税收、土地出让等方面提供的各种政策优惠,这些因素加在一起,更加拉大了内外资企业的实力差距,使跨国公司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都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就产品市场而言,目前外资企业在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等产业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50%,在软件、感光材料、照相机、手机、轮胎、汽车等行业甚至形成垄断;就要素市场而言,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通过各种优越条件吸引我国优秀人才,造成我国内资企业面临着严峻的人才流失和短缺,在人才市场处于劣势。另外,在土地市场和资金市场上,外资企业也同样享有很优越的条件,而国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却遭到冷落。
三、结论与反思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改革开放30年来,通过“市场换技术”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外资产生了一些溢出效应。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市场换技术”战略实施的结果却是外资、合资企业对于我国制造业的强大挤出效应和替代效应,使得我国相应的加工制造业丧失大片市场,我国工业制造业本身并没有获得业内的核心技术或者关键技术。甚至企业不但没有因合资而掌握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反而连原有的技术研发中心也相继消亡,丧失了核心产品开发平台,陷入了完全依赖国外核心技术,为国外产品设计本地化应用的境地。
“市场换技术”的痛心现状不得不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在造成我国“市场换技术”不成功的外部和内部因素中,外部因素虽然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内部因素。具体的讲,在引进技术的过程中,我国企业不太注重培育自身的技术基础和技术能力,不太注重形成促进自身技术发展的制度、机制、条件和环境,更重要的是对技术引进没有很好的消化、吸收,对自主创新重视不够。一般来讲,技术引进方并不如技术转让方熟悉所转让技术的内部复杂结构及其运行规律,有时只了解所转让技术的浅层结构或对其一无所知。很多时候,被引进的技术具有明显的本土化特征,这更增加了消化吸收的难度。因此,用于消化吸收的投入一般要大于引进的投入,这样才能保证消化吸收的效率。日本和韩国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比例大致保持在1∶3的水平,而中国大中型企业工业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比例为1∶0.08,中国的500强企业这一指标也只有1∶0.3,差距较大。这种消化吸收投入不足的现象表面上看来节省了消化吸收的成本,实际上企业不仅容易被锁定在“重复引进”的陷阱里,技术受制于人,而且会由于引进与消化吸收不协调所形成的“木桶效应”而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因此可以说,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处理的好坏决定了一个国家能否充分利用全球技术,提升产业竞争力。为处理好二者,首先,我们在引进技术的同时,必须加大投入,以便于充分的消化吸收。其次,就是要改变原来政府在技术引进中的主导地位,从市场出发引进技术。具体的讲,一方面要树立引进技术是市场行为,而非政府行为的观念。就是说,企业引进的技术只要符合市场竞争的规律,应该就是合理的。而在其中政府则提供服务,通过政策、法规来鼓励自主创新;另一方面政府要认真分析国内外发展趋势,适时调整技术引进政策,制定地方中长期技术发展战略。最后,我们也必须明白,跨国企业不会把花长时间、大价钱的核心技术引入中国。这从两个方面可以看出,一是根据弗农(Vernon)的产品周期理论,只有产品到了成熟阶段之后,跨国公司才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这就从整体上决定了其在中国投资企业不可能采用最先进的技术;二是市场和技术本身是一个博弈的过程。跨国公司的盈利本性决定了它们只能是先进技术的封锁者,而不可能充当先进技术的推广者,其在中国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所谓“技术溢出”十分有限。总之,企业要在引进技术的同时,把战略重点转移到自主创新上来,将吸收外资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结合起来,在引进中消化吸收,在消化吸收中创新,以便提高企业自身的消化吸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在这方面,政府的功能是不断创造条件,加速技术外溢进程,以达到建立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目的。[4]□
参考文献:
[1]赵增耀.市场换技术的意图、可行性及其局限性[J].上海:学术月刊,2007(3):84-85.
[2]王洛林.中国外资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3]江小涓.中国的外资经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吴丽娟,王波兰.市场换技术的前世今生[J].深圳特区科技,2006(1):28.
责任编辑:浩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