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专业伦理教育 促进高职院校德育改革
2009-02-04王京周杭梅
王 京 周杭梅
摘 要:在高职院的德育改革中引入专业伦理教育,是高职教育发展内涵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职院校德育改革的内在要求,更是高职院校德育改革的迫切需要。本文从调整德育课程体系、加强教育实践环节、培养具有较高专业伦理素养以及教育水平的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伦理教育;德育改革
19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社会行业的专业化趋势日益明显,大学教育的专业化成为了主流。高职教育作为以培养高层次的技术型、应用型的专业人才为目标的特殊教育模式,教育的专业指向十分明确。专业教育具有理论性、系统性、实用性与范畴性的特色,所展现的是工具理性的幅度,无法展现其价值理性,所教育出来的学生,毕业后踏入专业领域就职,难以成为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的专业人士。因此,重新审视高职院校德育体系,在高职院中进行专业伦理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促进高职院德育改革显得更加紧迫和重要。
一、专业伦理是专业化社会的需要
专业伦理(Professional Ethics)是指从事某一专业工作的人员,在执行专业相关的业务时,所应遵守的行为准则(Standards of Conduct )。专业伦理通常以专业伦理守则(Code of Ethics)的形式呈现。
专业伦理与职业道德不同,一方面,专业伦理与特殊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紧密相连,并且由于这种联系性而将专业伦理与其他一般职业道德明确区别开来;另一方面,专业伦理更强调从业人员的自律。它要求在明确的专业范围内,在服务供求及双方责任关系的基础上,自觉遵守专业的行为规范,以维持与发展专业人员与雇方的关系。职业道德则是自律与他律的统一,并且由于专业性不强,易于认识与监督,更加容易为他律所约束。
目前,专业发展与社会分工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专业化的社会呼唤专业伦理规范的研究与建设。作为高职院校,由于培养目标的特殊性,专业伦理教育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二、将专业伦理教育纳入高职院德育改革的必要性
专业伦理教育是通过专业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结合来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将专业伦理教育纳入高职院德育改革势在必行。
(一)专业伦理教育是高职教育发展内涵的重要内容。
关于高职教育的内涵,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培养的是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适应生产、建、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院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重视技术能力的学习,而且不可忽视专业伦理素质的培养。同时,高职院校所开设的许多专业,如建筑、法律、计算机以及医护等,在其领域中就涉及工程师专业伦理、法律专业伦理、计算机专业伦理以及医学专业伦理等专业伦理的内容。可以说,专业伦理教育是高职教育发展不可回避的部分,是高职教育发展内涵的重要内容。
(二)专业伦理教育是高职院德育改革的内在要求。
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与实现。高职院校学生如何为社会一线需要服务,不仅要靠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具备伦理道德的坚实基础。高职院校高度重视与加强专业伦理教育,将专业伦理教育纳入到德育体系中,是紧密结合专业教育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把德育落实到培养目标首位的有效途径,也是高职院校德育改革的内在需要。在专业中融入伦理学的教学不能保证社会工作者将是更有道德的,然而,这种教学将增加这种可能性:社会工作者将有更加坚定的道德责任感并且能更好地确认和处理实践中的伦理问题。在高职院校德育改革中,不但要引入专业伦理教育的内容,而且要建立起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高职院校专业伦理教育体系,以更好地推动专业伦理教育的深化。
(三)专业伦理教育是高职院德育改革的迫切需要。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专业伦理意识不可能在其头脑中自发形成,必须依靠专业伦理教育和实践。在新的高职院校德育改革的设计与实践中,专业伦理教育的引入极为迫切。
西方国家早在二战后就十分重视专业伦理教育,上世纪60 年代末70 年代初,各类专业伦理课程出现在大学课程目录之中。进入80 年代,有关专业伦理教育的各类教材、课程、刊物以及论文等日益增多,各种专业协会纷纷成立。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各行各业都有严谨的“专业伦理规范”(Professional Ethic Code),有关专业伦理教育的研究如火如荼。
相比之下,我国高校的专业伦理教育刚刚起步,现状不容乐观,除了部分医科院校和举办高职教育院校的法学院和商学院先后开设了专业伦理课程,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没有开设专业伦理教育的相关课程,高职学生对专业伦理几乎没有什么认识,高职教师也普遍缺乏专业伦理知识与意识。这是我国高职德育工作的严重缺陷,应该引起我们对专业伦理教育的高度重视,并且在高职院德育改革中逐步加强和完善。
三、将专业伦理教育纳入高职院校德育改革的可行性
良好的专业伦理素质不是凭空产生的,将专业伦理教育纳入高职院校德育改革的设计中,首先必须抓好几个相互关联的基础性工作环节。
(一)调整德育课程体系。
首先,应当将专业伦理教育渗透于专业课程体系之中。在课程教学中,结合专业理论教学、专业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围绕专业及专业实践产生的各种相关伦理问题,特别是能够代表专业实践特点的真实案例,通过结合与渗透的方式,进行专业伦理教育,做到融伦理教育于专业教育之中,专业教育渗透伦理精神。
其次,开设专业伦理课程,发挥其作为专业课与德育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高职院校应当从高职高专的具体情况和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的需要出发,编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既能体现专业伦理教育的共性又能突出高职高专个性的专业伦理教材。同时,调整当前的德育课程结构,在高职院校的公共课中开设相关的专业伦理课程。使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同时,加强对专业伦理的认识。只有将专业伦理课程与专业课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实现德育和智育、专业伦理与专业技术的内在统一。
(二)加强实践环节,达到专业伦理教育的知行统一。
专业伦理原则和规范是从实践中来,在实践中完善的。进行专业伦理教育必须紧密联系实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专业伦理教育。高职院校应当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在相关的德育课程中增加实践课时,以社会实践为切入口加强专业伦理教育。与此同时,开展第二课堂,安排学生到技术活动的第一线进行生产实习和综合训练,使学生适应真实的专业环境,在实践过程中感受和认识到专业行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体会到专业行为中蕴含的伦理价值,结合实践对在实习中遇到的专业伦理问题进行讨论,提高思想认识。不仅将专业理论转化为专业技能,而且将专业伦理认识转化为专业伦理行为。
(三)提高教师素质,培养训练有素的师资队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师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主导地位,没有高素质的教学师资队伍,专业伦理教育难以得到落实和开展。因此,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专业伦理素养,是高职院校进行专业伦理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
首先,加强专业伦理师资培训,定期选送高职教师进修相关课程。专业伦理不仅可以开设专门的课程,而且可以通过渗透的方式融入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因此不仅是德育教师,专业教师也需要参加培训,提高专业伦理认识与水平。
其次,提高教师自身专业伦理素养,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专业伦理素养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作为一名高职教师,应当严格遵循专业伦理的要求,把教育工作当作一种事业,而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教师应当敬业乐业、尽职尽责以及教书育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作出表率。
最后,增强高职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高职教师不仅应当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能力,例如驾驭教材的能力、教学设计的能力以及讲课的能力等,还应当具备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和科研创新的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使学生在自觉地完成从听课中领悟学习到自己学习的能力的飞跃的同时,了解行业的最前沿动态,“常教常新”,真正实现新世纪的专业伦理教育。
在从事高职教育和培养专门人才的过程中,扎实的专业技能培训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基本的专业伦理教育。“急功近利的教育只能是一种低层次的教育,低层次的教育永远不能造就高素质的国民。”在高职院校德育体系中引入专业伦理教育,促进高职院校的德育改革迫在眉睫。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郭广银,杨明. 应用伦理的热点探索[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2]王燕. 关于教育的伦理道德价值的思考——兼谈教育的功利化倾向[J].教育探索,2002,(11).
责任编辑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