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生物新授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2009-02-03徐穗茸
徐穗茸
摘要在新课改中,为了提供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对提高高中生物新授课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对新授课课前教学内容的合理整合、对新授课课堂教学方式的不同处理方式和对新授课课后教学有效性的评价等做了一系列的尝试。在实施的过程中注重不同层次学生能力的发展。领会新课改的教学精神,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不断进行反思,促进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适合其发展的教育。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所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由此可见,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理念中,最为核心的一点是要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以及会学。因此,生物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需合理地设计课堂教学,使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构建的课堂,实现教师“教得有效”,学生“学得有效”。
新授课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课本知识最为关键的认知过程,是把课本知识由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并加以实践和运用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对新知识加以领会和加深,使自身能力得到提高。在进行新授课教学中,教师在课前需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根据教学重难点进行大量备课,选择或制作适合的课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重视学生认知过程的完整性,努力做到使教学层次的展开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的活动协调和谐。在课堂教学过程里,当学生初步获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后,教师应适时安排动脑动手和独立思考的练习,并及时捕捉反馈信息。
教师需充分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基本要求与能力要求,讲清重点,解决难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不同处理,有些可以给学生指明思路,找出关键;有些甚至可以点而不讲,指导学生自学完成;有些可安排学生分析评论,建构模型,进行深化练习,使整体课堂教学结构紧凑,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提高生物新授课课堂教学的效率。
1课前对新授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
为了能在有限的40 min的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生物知识,教师在进入课堂前要先研究教材,对教材要有一个深入系统的解读,要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把课文中的问题探讨、资料分析、科学家的故事、思考与讨论、相关信息、技能训练等读透,吃透教材的精神,认真研究新课标和普通高中新课程生物学科教学要求,明确各部分内容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以及预期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最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做出一些适度、合理的个性化处理。
1.1对生物发现史等教学内容进行列表处理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新教材重视生物事实的发现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让学生领略生物科学的发现过程是生物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内容。根据课文的叙述,教师应首先在课前列出表格,帮助学生理清科学史的发展过程。
例如:在“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教师可根据达尔文、詹森、拜尔和温特4位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列出“生长素的发现”表格,对课文内容和需要掌握的实验者、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等知识点进行整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这种表格处理方法能明显地体现出知识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使学生看了一目了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2对教材的重难点,有选择地使用课件
在必修模块中,有一些重难点较微观、较抽象,这时在课前教师应选择好课堂教学的课件和Flash动画,使抽象和微观变为形象和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有利于攻克教学的重难点,突出教学重点,扩大视野,加速达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必修三模块中,有许多与生物的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知识点就是重难点,如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传导、免疫调节,还有植物生长素的运输等,这些知识点是重难点又较微观,难以用实物展示,这时极需课件辅助教学。在课件的演示下,学生对一系列过程印象更为深刻,对知识点的理解加深,对提高教学有效性十分必要。
1.3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活动,编写探究学习卷,引导学生进行模型建构
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因此,在课前教师有必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课本活动,编写探究学习卷,预处理在探究性活动中会出现的问题。而学生作为探究式学习的主人,根据教师提供的探究学习卷,可以自行地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并最终能建构知识模型。因此编写探究学习卷有利于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
例如:在血糖平衡的激素调节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编写课堂探究学习卷,整理探究性学习的活动过程:首先结合日常生活知识,组织学生讨论在人体内,血糖的来源和去路;接着使学生了解在人体中调节血糖平衡的激素主要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了解它们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途径;然后,进行血糖激素调节的“糖卡”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激素的调节如何保持血糖的正常值;最后,引导学生自主建立调节血糖平衡的模型。
编写探究学习卷有利于教师对活动的进行具有预见性,使探究性活动能有效、顺利的进行,有助于学生层层深入的思考。
2教学中课堂教学方式的不同处理
教师在大量的备课工作后,在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的基础上,进行新授课的课堂教学。在课堂讲授中,教师应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外部刺激条件,激发、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进入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要善于创设探究情境,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激励学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学以致用,让学生感到学有所得。
2.1利用课堂教学学案。系统建构学生知识网络
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整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认真备好课堂教学学案,或选择练习辅导书,可使课堂教学思路更为清晰明了,同时也为学生搭建自学的“脚手架”。在课堂教学学案的选择中,注重基础知识的归纳梳理,注重探究性学习和合作研讨活动,注重合理地、有主次地开展课堂教学,使学生能主动学习和掌握知识,有利于学生知识网络的系统建构。并
且,教师要注重设置分层性练习,如“A组”基础概念题,“B组”理解加深题,“c组”应用综合题,让学生能根据各自的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练到实处。用课堂学案进行教学,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教师能实现分层教学的目标和有利于课内反馈。
2.2创立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思考
新课程教学的一个核心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能自主地去探索生物科学的奥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立情景,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素材,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和分析推导,在教学中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拓展他们的探究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
如在讲授到必修3的“人体免疫调节”时,教师可利用案例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比如大面积烧伤病人、伤口化脓和感染了禽流感的病人三者在个体体内启动的免疫调节有什么不同?这样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2.3利用活动,帮助学生进行模型建构
模型方法是现代生物科学研究中一种重要方法。通过模型建构教学,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构建知识,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比如:学习必修3中“人体血糖平衡调节”时,教师要通过探究人体血糖的3个来源和去路,通过了解人体中调节血糖的激素,再通过血糖调节的“糖卡”活动,一步步地构建血糖平衡调节的模型。
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尝试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模型建构,通过不断探究主动构建生物知识,领悟生物科学研究的方法。模型建构教学能为学生认识事物提供一种综合分析思路和方法,从而达到新课程标准“要让学生领悟建立模型的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的要求。
2.4再创造,进行思维拓展,并自主设计实验
好奇心是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源泉,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认真分析教材,寻找最佳处创设悬念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一种“追”下去的心理,使学生注意力倍加集中和求知欲倍加旺盛,并且,产生一种不满足的心理,最终通过自己提出新的假说,设计新的实验进行验证,从而达到使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授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时,提及到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教师设问:能不能在实验室中设计实验模拟湿地生态系统的这方面的功能呢?有学生提出用于花泥和湿润花泥分别模拟干旱地和湿地,分别放在密封玻璃箱中进行隔水加热,每加热5 min测量一次密封箱里的温度;然后以时间为横坐标,温度为纵坐标,画出温度变化曲线图;根据温度变化曲线图分析两个密封箱的温度哪个变化得更剧烈。如果湿润花泥的密封箱温度变化比干花泥的变化更缓和,就能说明湿地比干旱地更有利于缓和调节气温了。学生的设计实验虽然在各因素上操作并不一定很完善,可是能自主设计实验解决遇到的问题,充分显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3课后新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
新授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单是关注教学效益,还要关注学生进步和发展,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形成一种愉悦的情感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成为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3.1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新授课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接纳和内化。教师根据生物教学中蕴含的生活常识,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生物背景一
例如:不良厂家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因为这样可以假性提高奶粉中蛋白质的测试含量,这是什么原因?但是三聚氢胺是一种对人体排泄系统有毒害的化工原料,而不良厂家生产的是婴儿奶粉!教师组织学生展开热烈讨论,并根据所学的蛋白质知识进行解释,激发学生对日常生活问题的思考和对是非曲直善恶美丑的辩析。
这样,让学生感受生活经验生物化与生物经验生活化,学会用生物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客观世界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3.2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教师应以教材为凭借,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出发点,确定出“最近发展区”,明确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目标。这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学案的练习上,既要达到基础教学目标,又要达到启发学生发展性思考与加深拓展的要求。总体上,教师要求全部学生做好“A组”基础概念题,大部分学生开动“B组”理解加深题,少部分高层次学生自主做“c组”应用综合题,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各取所需”的进行练习思考,让每个学生“跳一下都可以摘到果子”。此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的思考问题可具有开放性,对不同学生回答的个性答案,教师都应当给予鼓励和支持。对平时不善于言谈或胆小的学生,尤要多加锻炼,先让他们在善谈者的示范下,潜移默化,锻炼胆量,逐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3关注学生学习的教学效益
在新授课的课堂教学中,体现教学效益,主要分为以下三方面:
第一,在课堂探究思考过程中,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是否能自主的得到探究结果,教师可根据情况给平时课堂表现分;
第二,编写学习卷的练习学生是否及时完成,应适时批改以获得教学反馈,并可随堂进行5 rain小测,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第三,课后的探究性或调查性活动,学生是否积极参加,是否能自主设定研究方法或自行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对能力差异较大的学生,教师应随时关注,并及时给予辅导。
高中生物新课程课堂的教学要求由注重教师“教”转向注重学生“学”;由注重学习系统化知识转向注重学习生活化的知识;由注重知识的强制性接受转向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究与建构;由注重统一标准转向关注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和在实践中学习的探究学习能力。以此为主导思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适应新课改要求,提高高中生物新授课课堂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