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情境创设的“六大原则”
2009-02-03张连锋
张连锋
教学情境是一堂课的起点,对课堂教学的成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教学情境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的意义建构。有些教师虽然特别注重教学情境的设计,但是教学效果却事与愿违,究其原因,教学情境的设计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结构。实践中,笔者坚持“六大原则”,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真实性原则
知识源于活生生的生命现象,是对生命现象的本质特征的表述,是为了更准确、更简洁明了地说明生命现象。只有真实的、科学的情境才有利于学生经验的整合和知识的建构。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较为真实的情境中体验知识的现实来源和应用价值。创设的教学情境要具有真实性,而不能凭教师的主观想象进行设计。
如一位教师在组织学习“动物的绕道取食”的探究实验时,通过课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按照教材中的插图设计了一只公鸡绕木棒取食的动画,动画中公鸡5次前进没能取得食物,而后绕过木棒取得了食物。可能这一过程和实际的实验现象基本相符,但是由于是动画演示,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虽然增加了趣味性,却缺少了科学性。当然,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不可能利用课上时间组织学生现场完成动物绕道取食的全程探究。教师可采取课前先完成这一探究实验,同时用录像机把探究过程录制下来,适当剪辑后整合到课件中,这样既不失趣味性,又符合真实性,有利于学生对生物现象的观察,激活学生思维,发现和领悟其中的生物学知识。
2针对性原则
教学情境是为学生学习新内容而提供的典型素材,学习内容蕴含在素材之中,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和分析情境中具体的生命现象,重现生物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同时使学生产生认识冲突,激活思维。因此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建立起情境与知识内容的内在对应关系,从而启动学生的思维。
如一位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激素调节时,利用了“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进行情境引入,其用意是七个小矮人虽然很矮,但是都很聪明,用来说明侏儒症的特点。学生对这一故事很感兴趣,但如果仔细思考一下,这种情境并不确切:本身这个故事就是虚构的,童话里的小矮人虽然很矮但不一定就是侏儒症,因此这一情境不利于教学内容的进一步展开。
同样是通过故事创设情境,笔者在组织学习“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时,利用“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讨:小蝌蚪开始为什么没有找到妈妈呢?学生讨论后得出小蝌蚪与它们妈妈的外部形态不一样的结论,青蛙的变态发育这一知识难点也就水到渠成地解决了。
3激励性原则
有效的激励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成为智力发展的大场域。杜威用经验的流动来解释人的发展,教育即是使经验得到生长、改组与改造。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起点。学生在经验的生长、改组与改造中,逐渐接近事物的本质,内心深处会产生特别的愉悦。
课堂上,坚持激励性原则就是教师要坚持尊重、包容、客观分析、零批评的课堂氛围: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学生应当普遍熟悉,这有利于全体学生形成共同的问题,促使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协调发展。发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正是开辟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现实途径。
如笔者在组织学习“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时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句引入,先组织学生回顾了蚕吐丝作茧的过程,然后提出问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句诗正确吗?一石激得三层浪,这一问题使学生的思维炸开了。学生带着这一问题去积极探究,主动学习,最终形成了“春蚕‘未死丝已尽”的科学认识。
4直观性原则
新教材通过大量的图文资料呈现知识内容,凸显了盲观性,避免了从知识到知识,从理论到理论的现象。教学时教师应尽量使教材的编排意图得以还原,通过创设各种直观的教学情境,为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撑,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和体验中进行学习。
如笔者在组织学生学习“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这一内容时,通过课件展示了细胞膜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过程,将教材中的插图通过动画的演示过程表现出来,使学生对细胞膜功能(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无用的物质阻挡在细胞外、内部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一目了然,还原了这幅插图的本来面目。
5整体性原则
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内容编排来看。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有其核心知识,其他知识都是围绕这些核心知识来展开的。教师应根据核心知识确定学生学习活动的主题,运用逆向设计的教学设计方法设计探究主题,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目的性强。因此,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坚持整体性原则,避免情境过多、过于零乱,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一个好的教学情境能够统领整个教学内容,体现出知识的整体性和内在联系性。
在组织学习“种子的萌发”这一节内容时,笔者先给学生描述了农民伯伯播种的情景:春天到了,大地复苏了,农民伯伯先进行了春耕,然后挑选了出苗率高的种子播撒在地里,最后又给它们浇水,对于有的种子,还要进行地膜覆盖。这样种子就能萌发成幼苗了。通过这段情境的描述,教师提出问题:你能根据上面的描述提出哪些关于种子萌发的问题呢?然后组织学生确定需要探究的问题。这一节的教学内容中需要探究的问题主要有种子萌发需要哪些外界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和自身条件,这些内容都可以在上面的情境中找到。教师随后组织学生围绕着这一个情境进行了科学探究活动(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和完善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应用结论解决问题等),整节课的教学任务迎刃而解。
6迁移性原则
新知识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建构而成的。因此,许多后续的学习都需要原有知识经验作为基础。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已学知识作为教学情境,在分析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迁移,从而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比如在学习“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时,可以先组织学生分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有关知识,通过分析其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过程自然迁移到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动物对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的作用。
总之,良好的教学情境是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脚手架,教师要在充分考虑教学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个性特征的基础上,科学地创设教学情境,用充满美感与智慧的情境激起学生情感和心理的共鸣,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和主动探究,帮助学生建构新知和迁移应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