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庞约翰:缔造汇丰辉煌“第一人”

2009-02-03

对外经贸实务 2009年1期
关键词:汇丰约翰

张 锐

从一个名不经传的区域银行膨胀为名列前茅的全球性金融巨头,由一个单纯性的货币经营机构拓展成混业见长的综合性金融财团——汇丰集团财富发酵的精彩过程与掌门人庞约翰的卓越功劳绝对不可掰离。

从职员到爵士

45年前的一天,当许多英伦三岛的青年在父母期盼的目光中走进剑桥的幸运之门时,19岁的庞约翰却登上了一艘从利物浦至香港的货轮。弹丸之地的香岛带给了庞约翰陌生与好奇,在并无明确目标的选择中,庞约翰走进了汇丰银行的大门。

仅仅靠获得美国英语语言协会奖学金并到美国深造了几年得来的可怜知识显然不能支撑庞约翰在汇丰的实际需要。因此,后天的勤勉和先天的聪慧就成为庞约翰日后成功的资本。1980年,因成功救活其前任浦伟士收购的海丰银行,庞约翰的才能开始受到赏识。而正是此次收购的成功,汇丰才得以在美国扎下了第一个据点。此后的庞约翰不知疲倦地转战于汇丰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各地机构,一直做到美国汇丰有限公司总裁兼行政总裁、汇丰控股集团行政总裁。1998年,庞约翰从前任浦伟士手中接过大印,出任汇丰控股集团主席。

与庞约翰熟识的人都赞叹于他的银行家派头。他给人的印象总是含蓄、严谨。出现在大多数公开场合时,他的行头一般如下构成:白领条子纹衬衫,深色西装,剪裁样式是收腰及后幅两边开叉。他的衣着品位属典型英国绅士作风。尽管他温文尔雅,言辞温和,但在他的精明与冷静中又富有激情。庞约翰的名字缩写是“J·B”,和著名的英国冒险家詹姆斯·邦德(007)的名字缩写完全一样,虽然庞约翰性格稳重,但是其骨子里流露出的大胆进取精神,却总让人不禁想起那位神奇的007。

另面的庞约翰完美地继承了古典银行家的遗风——善于精打细算。他生活俭朴,平日常坐伦敦地铁上班,遇到堵车时甚至会打摩的,而不坐出租车;出差时,他经常坐经济舱;他告诫同事们离开办公室时一定要关灯;他甚至要求在伦敦的员工打私人电话时自掏腰包。其实,不仅庞约翰节俭,整个汇丰亦有业内“最节俭银行”之美名。正如庞约翰所言,成本效率是“汇丰的生活方式之一”。

当然,庞约翰并不是一个十足的吝啬鬼,他知道金钱应当花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时候。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几年前投行业务萧条期间,庞约翰不肯为员工奖金慷慨解囊,任由企业融资部的不少成员离开集团。但当近年大型企业并购业务开始复苏的时候,他又不惜重金从摩根等挖来投资银行精英大力发展投行业务。

喜欢读书的庞约翰对人物传记有着别样的爱好。不过他说,影响我的不是企业家的传记,而是政界领导人和将军的传记。庞约翰认为他们是推动历史的人,看他们的传记让你知道,领导要做出决定;你从传记中学习,其实历史就是传记。显然庞约翰是个善于从历史中总结经验的人,也正是在他“以史为鉴”的思维方式左右下,汇丰近50年来所走的道路显得异常地平稳与厚实。

江山自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如今满头挂满银丝的庞约翰无疑可以尽情地浏览从汇丰身上迸发出来的辉煌。作为欧洲最大的金融集团和世界第三大银行,汇丰在全球约80个国家和地区设有逾9700个办事处,客户约1亿1千万名,总资产超过1.15万亿美元。由于在金融界令人望其项背的贡献,庞约翰被英女王册封为爵士,从此,一个充满敬意而又十分亲切的称呼“Sir John”在汇丰内部流传开来。

用战略拨动全球

对于一个试图延伸百年的常青企业而言,领导人的经验取向往往左右着公司的未来命运。在庞约翰的执业口语中经常张扬着这么一句话:“要做战略上正确的事情”。而汇丰如火如荼的国际化也正是在庞约翰一个又一个的战略布控之下被演绎到了极致。

从浦伟士手中接过指挥大棒的庞约翰没有赶上盛世繁荣的好时光,从他面前刮过的是全球经济的瑟瑟寒风以及亚洲的滚滚金融寒流。汇丰集团也因此盈利下降、成长空间萎缩。在常人看来,收敛业务和伺机而动是当时最为明智的决策。然而,激情飞扬的庞约翰却在此时作出了一个在全球收购扩张的“五年计划”,并提出五年内股东总回报“翻一番”的管理目标。

践行“五年计划”的第一步、也是对庞约翰决策之举具有生死之考的震撼性动作就是汇丰对美国利宝集团的收购。这单总价约为103亿美元的汇丰收购壮举最终在庞约翰魔术般的资金融通中鸣锣成功。而通过这一并购,汇丰获得了3万个主要来自拉丁美洲、欧洲和亚洲的国际客户,客户资金总计达565亿美元,同时汇丰也将纽约州第3大分行网络和200多万服务客户揽入怀中。汇丰在美国的根基从此也被稳固下来。

同样的精彩故事在时隔3年之后被再次复制。2003年,汇丰以148亿美元的巨资一口吞下了美国最大消费信贷公司Household International。据悉,该公司在美国45个州拥有1300多家分行,为5300万客户提供消费融资服务。因此,此项交易的生成使得汇丰在美国市场的消费金融业务(信用卡、无担保个人贷款和房屋净值贷款)找到了最宽广的降落平台。

运筹帷幄方能决胜千里之外。天方夜谭式的目标在庞约翰的悉心掌控之中变成了现实。斥资500亿美元且持续了5年的全球收购不仅将汇丰从亚欧市场带到了美洲,划圆了汇丰全球化的美梦,而且庞约翰也在2003年末挺直腰杆地宣布,汇丰集团市值已经由5年前的700亿上升到 1620亿美元;客户亦由1300万家上升至1亿家;总股东回报达到209%的水平。

然而,正当外界一致猜测汇丰将誓师猛进之时,庞约翰却毅然作出了转舵的决策。在庞约翰亲自为汇丰制定的2004~2008年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中这样写到:“未来几年汇丰控股再无意对外进行大规模收购行动,特别是50亿美元之上的并购,但会考虑50亿美元以下中小型并购。” 事实也正是如此。最近几年中,汇丰集团非但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收购,反而还出售了在巴西、法国、比利时和澳大利亚的一些业务。从掀起国际金融市场的凌厉并购风云到迅速从资本市场抽身淡出,汇丰正在进行着战略上的又一次重大嬗变。

按照庞约翰设计的全新思路,汇丰集团未来几年的发展重心将由资产扩张转到重点业务提升,以及提升业务竞争力的“整体增长”,即公司的目标将由先前的“追求价值(managing for value)”转变为“追求增长(Managing for Growth)”。业界对此的普遍解读是,汇丰正在推行的新增长管理主要以金融信贷消费、个人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业务为主打方向。

不过,在汇丰所追求的新增长目标中,令庞约翰难以释怀的恐怕还是投资银行业务。在汇丰各项业务指标全线飘红的同时,只有投资银行及资本市场的业务不甚理想。尽管振兴投行业务是庞约翰退休前没有了却的心愿,但这位对既定目标执着追求的老人却在交棒前实现了汇丰集团投资银行业务的彻底性重组。重组后的投资银行业务由三个部分组成:全球银行业务、全球市场业务和全球交易银行业务。庞约翰在记者招待会上对此作出了这样的评价:新的架构将使公司将重点放在最符合公司业务的关系和领域上,并确保把公司优化产品的能力完全传达给客户。显然,庞约翰为他的接任者已经搭建好了跃马扬鞭的平台。

稀释风险的超级银行家

喜欢滑雪的庞约翰对于速度的追求有着超乎常人的敏感,但在快速行进中庞约翰所释放出的冷静特质和谨慎操守却更是一般人所不可企及的。美国《商业周刊》曾在封面故事里这样评价庞约翰:“他安静内敛,却目标明确——要不动声色地将汇丰打造成为全球利润最高的银行。” 寥寥片语,几乎破译了庞约翰成就汇丰金融帝国大业的全部密码。

直面惨淡的经济气候并为汇丰描绘出一幅雄心勃勃的全球扩张计划可以看作是庞约翰至今为止的人生中最为惊心动魄的一幕,而正是在那金戈铁马的火红年代,庞约翰对于国际化的经营理念有了更加透彻的认识。在亚洲起家的汇丰集团数十年来一直将业务市场凝聚在了亚洲地区,区域性经营的集中风险如乌云般笼罩在汇丰的上空。因此,化解风险就成为了庞约翰走马上任后不二的选择。为此,他制定了以并购为杠杆从而实现“盈利由美洲、欧洲和亚洲各占1/3”的平衡风险谋略。而让庞约翰如今引以为傲的是,作为全球最大的金融企业之一,汇丰控股的利润并没有完全来源于一条渠道,对单一市场的依赖程度不超过30%。汇丰终于可以轻松地分享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丰硕成果。

其实,防控经营风险一直被庞约翰奉为“圣经”贯彻在所有业务中。有人曾将花旗和汇丰收进行比较后发现,花旗的业务以大型企业客户和资本市场为主导,属于全攻型,在经济增长期间表现特别出色,但盈利稳定性远逊于汇丰以存款为主导的经营模式。例如向美国大型企业借贷占花旗总借贷18%,汇丰是5%,投资银行收入占花旗总收入23%,而汇丰是5%。所以在经济大幅波动期间,汇丰的业绩更有保证,也更加吸引投资者。香港知名财经分析人士这样归纳过汇丰的经营策略,那就是以保守的传统方式应允,充分利用全球性品牌,从亚洲地区积聚庞大而低成本的资金,不断谨慎进行收购,把营运成本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向新业务灌输保守管理的传统,如此类推,循环下去。

在笔者看来,一个企业的行事风格必然是领导人主旨渗透的结果。汇丰文化中带有浓厚的苏格兰式“唯物主义”文化特点。苏格兰不是大英帝国的主体,但是它很知道如何借力帝国之势向外扩张,两者之间若即若离。在汇丰身上,既有由于进不了英帝国资本和权力的核心而刻意开辟全球市场、冒险进取的一面,又有英资传统的保守稳健的一面。显然,被汇丰文化浸泡长达45年的庞约翰无疑得到最饱满的思想传承。特别是在国际金融界财务丑闻频出和萧墙之乱频现的今天,汇丰却显得格外地稳健和一尘不染,无疑与庞约翰对汇丰文化的虔诚布道不可分离。

庞约翰所处的时代是金融业全球化快速发酵的年代,而在推动汇丰国际化成长的长路中,庞约翰对于购并结果与东道国的关系有了更清晰的把握和领悟,其对资本市场的利用上升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一般而言,银行全球化战略的实施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单纯的全球购并,另一种是全球购并与全球上市并举。两者的区别是在对东道国银行进行收购的同时是否在东道国上市。如果说全球购并是全球主流银行实施全球化发展战略共同采用的手段,那么全球上市则是庞约翰为汇丰集团实施全球化发展战略锻造的独门利器:1991年,汇丰控股完成对米特兰银行收购的同时,其股票在伦敦和香港两大证交所双双上市;1999年,汇丰控股收购了美国利宝集团并将其改组成美国汇丰后,经过摩根银行的推荐在纽约证交所上市;2000年,在完成了对法国商业银行的收购并将其改组成法国汇丰后,汇丰控股在巴黎证交所挂牌;2004年,汇丰控股收购百慕大银行有限公司后,其股票旋即在百慕大证交所交易。由于银行业在一国经济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他国并购很容易触动东道国的敏感神经。

因此,与单纯全球购并相比,全球购并与全球上市并举的策略不仅仅制造出了丰厚的资本收益,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能够淡化由于并购可能形成的对东道国的进攻性威胁。如今的汇丰不仅通过资本市场吸引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万股东的眼球,而且,庞约翰反复倡导和推崇的“环球金融,地方智慧”的和谐经营理念正在全球快速辐射。

“中国通”的情结

庞约翰对于中国有着一种特殊的的偏爱:“站在经济增长速度为7%的土地上,感觉非常好。与增长速度为1.5%的国家相比,我当然更愿意多来这里。”尽管人们从庞约翰面对CCTV主持人的这句谈话中嗅到了十足的商业气味,但却无法拒绝这位老人的友好与亲善。

庞约翰痴迷于中国文化。他说,“在我的家里,我有3本中国谚语方面的书,尽管我不敢夸下海口我能够完全地运用和熟悉它们。但我可以肯定地说,我从头一直读到了尾,每一页都看过。”其实,这位国际金融界的领军人物与中国形成渊源的最具煽情的解释就是他在亚洲25年的生活经历。在担任汇丰控股主席之前,庞约翰曾出任香港上海汇丰银行的执行董事,其后专门蹲点香港,负责整个汇丰集团商业银行业务。浓郁的中国情结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头使庞约翰作出了一项判断:中国内地金融市场将成为国际金融资本火拼的中心地带。

的确,与近两年汇丰在欧美市场的并购呈收缩状态相比,庞约翰在中国金融领地亲自导演的一幕幕精彩大戏则缤纷登场:以5.17亿元人民币购进上海银行8%的股权为开端,汇丰收购了兴业银行15.98%的股权,吃进了交通银行19.9%股权,并在中国建设银行首次公开募股中下注了4.3亿美元的投资。汇丰在中国创造了许多外资金融机构不可拥有的记录:第一家入股中资银行的外资银行,中国投资最大的外资银行……。《远东经济评论》这样评价汇丰在中国的收购动作:“汇丰集团在中国不断进行收购,然后等着这些投资20年后变成真正的财富。”事实也正是如此。交通银行股价变动行情的结果披露,汇丰入股交行的投资不到两年时间已经升值280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290亿元,总投资收益为170%。

与整个汇丰的投资战略调整相匹配,善于稳中求进、适可而止的庞约翰也在离岗前为汇丰作出了不再对中国内地银行股权进行大规模投资的决定,而是把汇丰灵敏的商业嗅觉引向了市场收益十分丰饶的非银行业务。

自从2002年斥资46.8亿港元吃进平安保险10%的股权之后,汇丰一直在寻找着新的机会。及至2004年8月,汇丰斥86亿元人民币巨资购入平安9.91%的股权,完成了自己作为平安保险第一大股东的制造过程。不仅如此,庞约翰表示,汇丰正计划在CEPA之下,与内地伙伴合作筹组人寿保险公司。而一个最新的动向是,与汇丰交情甚笃的中国交通银行已经取得国务院的同意,在开设国内首家银行系保险公司。据中国(香港)交通保险公司董事长、行政总裁关浣透露,交行新设立的交银保险可能会是一家寿险公司,并正在寻找资本合作的伙伴。这就意味着,汇丰极有可能与交通银行结梅开二度之好。

与进军中国保险市场相同时,国内资本市场也为庞约翰的退休送去了大礼。其中最让庞约翰释怀的是,汇丰主导的湘财证券重组案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汇丰再次“傍”上了交行并一同出任湘财证券重组的“主角”。按照合作协议,双方共拿出10亿元的资金取得对湘财证券的绝对控股身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随着国内A、B股市场并轨的加速,谁又能否定庞约翰今日苦心经营的湘财证券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汇丰大踏步进入国内资本市场的“桥头堡”呢?

一切似乎都在既定日程中推进。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汇丰染指中国基金业的行动也花开蒂落——汇丰与山西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合资设立的汇丰晋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上海开业。该公司注册资本为2亿元人民币,其中汇丰持有49%的股份。无独有偶,坊间流传已久的汇丰认购瑞安一事也尘埃落定。汇丰控股旗下的基金,将斥资约1亿美元认购瑞安房地产新股,所认购的金额占瑞安集资总额约10%。

其实,庞约翰留给汇丰将来制胜中国市场的最宝贵资源在于汇丰的人才的快速“本土化”。作为庞约翰退休前人事安排的一个生花妙笔,原恒生银行行政总裁郑海泉在不久前正式履行汇丰亚太区董事局主席,这是汇丰银行创立139年来首位担任此职务的华人,也是在汇丰集团内职位最高的华人。不仅如此,整个汇丰集团中有25%的职员来自中国,加上汇丰在中国国内的1300多名员工,都可能成为庞约翰留给后任者拓展中国市场的精兵劲旅。

猜你喜欢

汇丰约翰
约翰·纽伯瑞:儿童文学之父
约翰·科林斯
Count Them Tomorrow Morning
新电源
汇丰总裁 年后搬回香港
让孩子买单
约翰.T.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