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技术概念理解的调查

2009-02-01罗玲玲武青艳

现代教育技术 2009年13期
关键词:技术素养设计

罗玲玲 于 飞 武青艳

[摘要]该研究设计了《技术和设计的认知》(35题)的问卷,于2007年9.10月,对沈阳市466名大学生、中学生进行了调查。得出初中生对技术概念理解处于浅层阶段,高中生的认识程度明显提升。大学生与中学生相比,并未显示出随年龄增长,得分更高的倾向。以上结果说明,在技术概念的认知方面,中学是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加以重视。

[关键词]技术素养:技术概念;技术发明概念;设计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3—0022—04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无孔不入的时代。技术不仅应用到社会生产,而且形塑了社会生活的态式。因此任何一个人,即使不在职业中应用技术,也在生活中使用技术产品。具备基本的科学技术知识和使用技术的能力是生活在技术时代必备的公民素养。近年我国来对科学素养十分重视,已经进行了全民科学素养的多次调查。实施了许多切实有效的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措施。但是,由于科学与技术是有区别的,科学素养与技术素养的内涵也存在着不同,在现有的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计划中偏重科学,技术处于暖昧不明的地位,颇有用科学素质代替技术素质的倾向。尽管为了培养学生的技术素质,在基础教育的新课改中,部分省市的中学开设了《通用技术》的课程,但仍然存在着认知上的不统一和执行上的不适应。另外,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人才,哪一种能力应当加以强调?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各应侧重什么?都有还需要进一步明确。

技术素养定义和构成十分复杂,本文仪从与技术素养密切相关的要素:“对技术概念的理解”入手进行调查,鉴于正规教育是提高公民技术素养的最强有力的渠道,所以本次调查对象仅限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还没有扩展到普通民众。主要目的是比较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上述问题认知状况,从中讨论技术素养培养的得失。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设计

(1)对技术理解的问卷设计

本文把对技术的理解的考察因素分为如下六个方面:技术与科学的关系、技术与知识的关系、技术与技能方法的关系、技能与设计的关系、技能与物的关系和公众接触实用技术的情况。考察内容见表1。

(2)问卷运用映射法的说明

由于问卷调查的对象中有初中学生,考虑到对初中学生来说,问卷中关于技术和技术发明的概念理解比较抽象,故采用心理学的映射方法。以一故事或事例为引导,帮助他们理解问卷的题目含义。如对技术的理解,采用一家人对话的形式,分别涉及儿子在生活中接触的现代技术的知识(MP3说明书)、父亲在工厂中接触的现代生产技术、爷爷的传统生产技能和妈妈的生活技能,使他们可以从具体的方面去回答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又如引用科技史中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实例,让初中学生在回答有关技术发明的理解题目时有更多的感性依据。

2研究对象和统计方法

(1)调查时间和对象

调查时间为2007年9月~10月,分别在三所中学一所大学进行。

本次调查选取本地学生500名,分发问卷500份,收回473份,有效466份,回收率为93.6%。被调查者中男生250人,女生216人,学生的学段及学校构成如表2。

(2)统计方法

问卷一和问卷二,每一题按照“非常不符合”、“不太符合”、“比较符合”、“非常符合”的四级度量,对应赋值为1、2、3、4进行统计。从调查获得的数据主要不是表示接受测试的对象的对相关概念理解情况的高低,主要说明不同群体的掌握程度的差异。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1研究结果

(1)学生对技术概念理解的共性特征

从表3中可以看出,466名学生的共同倾向是,对一些技术的理性认识较薄弱,如“技术与知识的关系”、“技术与技术物的关系”等等。但对于“技术与设计”、“技术的使用的接触”,以及“技术与技能、方法的关系”认识较好。

(2)初中生与高中生的总体比较

问卷一,初中生对技术与设计的理解更趋于感性的方面,高中生的认识深度明显提升,只有在“技术与技能、方法的关系”上差异不显著,其余项差异均显著,高中生的认知高于初中生。(见表4)

(3)大学生与中学生的总体比较统计结果显示,所调查的项目并未显示出大学生的进步。在“技术与设计的关系”,以及“技术是一种技能方法”两个项目上,中学生得分高于大学生,达到显著水平。(见表5)

2讨论

(1)初中生对技术概念的理解比较模糊

美国学者瑞特等人(Raat and de Vries,1985)曾在“学生技术态度倾向”(PupilsAttitudes Toward Technology,简称PATT)项目中着重研究了学生对技术的态度和技术概念的理解,发现13岁左右的孩子对技术概念的理解是模糊的。贝默等人使用(Bame etal,1993)。PATT问卷调查美国的几个州的学生,得出了与瑞特相同的结论,同时发现如果孩子家长有一个从事技术工业对孩子的技术态度影响是正面的。本研究的结论与国外学者十分类似。统计结果显示,高中生比初中生各项有显著提高,大学生与高中对技术的理解没有显示出显著差异,只是在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方面,大学生的认识水平高于中学生。说明中学是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在高中阶段已经完成对技术的通常理解水平。到了大学阶段,只是在专业技术方面得到提高。对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的认知,初中是一个认知变化更多的关键期。

(2)有关“技术物”的认知

有关“技术与物的关系”共有三道题。具体统计中发现,初中生的认知水平明显低于高于中生。对第5题“技术就是指具体的技术产品,如计算机、扫描仪、mp3。”初中生的认知与高中生的差异不显著。看来由于经常接触现代技术产品,很容易形成一定的认知。对于第4题“技术是指劳动中的生产工具和设备,如铁锹和机床”高中生得分高于初中生,达到统计差异水平。这可能是由于初中生的社会实践知识和阅历都较高中生少,不了解生产中的工具和设备,因此认知不足。对于第11题“技术就是工程”。高中生与初中生得分有显著差异。第11题的设计出于这样的思考,由于我国著名工程哲学专家李伯聪先生认为工程就是“造物”,所以,把技术看成是工程,也即与物相联系。但“技术就是工程”的说法,也存着将技术与工程联系起来,却没有将技术与工程加以区别。

许多技术史和技术社会学的研究往往是通过人工制品来揭示技术发展的某些问题,乔治巴萨拉坚持认为:“技术和技术发展的中心要素不是科学知识,也不是技术发展的群体或技术经济因素,而是人造物本身。创造性技术活动的最终产品一般都要给人造物世界添加点东西——一个石锤、一只钟或一台电动机等。”虽然我们并不把技术归结为工具或人工制品,“然而人工制品仍旧是技术的动态表达的焦点,并提供了一个现成的、可见的发展索引。”人工制品作为技术的结果和重要维度之一,对其进化过程的把握是技术进化研究的必要途径之一。但是终究认为技术的本质并不是“物”的属性能够涵盖代替的,技术的本质不是“物”。从调查结果看来,初中学生并不能够明晰地分辨出技术产品与技术本质的不同。

(3)有关技术概念理解的性别差异

鲍瑟等人(Richard A.Boser,James D.Palmer,Michael K,1998)从技术态度和技术概念两个方面考查了中学生的技术素养,又把技术态度分为五个层次的内容:对技术的一般的兴趣、对技术的态度、作为男孩与女孩活动的技术、技术的后果、技术是困难的;发现在“对技术的兴趣”与作为“男孩子与女孩子活动的技术”两个因素,性别差异显著,而在技术概念上,两性没有太大差异。

本研究主要涉及技术的认知理解,并未就技术的兴趣爱好进行调查,除了对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女生比男生得分更高,并有差异之外,统计结果并未显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这一点与国外研究的结论也是相同的,即对于技术概念的理解上,男学生与女学生没有显著差异。但这些上述结果还需要用更科学的取样和更大的样本来验证。专家们认为感情方面的经历大概会比认知经历,带来迅速的巨大改变,其假设是,人们对某个事物感兴趣的话,所产生的动机会促使更积极行为。所以,如果学生对技术更感兴趣,就会将更加积极地参与技术活动,较快在达到基本的技术素养。因此,从感情方度量学生对技术的兴趣是度量技术素养的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技术素养设计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回归融合:劳技教学与技术素养
迎接扑面而来的技术时代
通用技术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实践活动的探究
陈国兴设计作品
技术文化
翻译技术在MTI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重视设计制作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技术素养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