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学生写作兴趣现状调查及原因探析

2009-01-29黄海光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8期
关键词:写作水平作文语文

兴趣是以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积极从事创造性活动的重要心理因素。兴趣和人的精神活动密切相联,当事物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愉快的情绪体验,这种情绪体验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动力之一。[1]人们很早就认识到兴趣在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对兴趣的研究,中外造诣颇深的心理学家提出的理论也很广博。休金娜等人的研究表明,兴趣能促使学生思维过程积极化,表现出积极探索,大胆猜测,深入研究,刻苦钻研问题实质的倾向,它还能使学生思维活跃,灵活运用知识,迅速地调动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去完成各种任务,其核心是思维过程。

作文兴趣是指学生渴望获取写作知识、提高写作水平而略带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其核心是需要。“言为心声”,作文是一种心智技能,是学生思维的产物,是学生一系列心理活动(包括感觉、知觉、思维等智力因素和兴趣、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结果。在语文教学中,写作是最富有个性和人文色彩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作文是极具个性特征的精神产品。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他们语文素养的高低。因此,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加强写作教学是全面实现中学语文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然而对于初中语文的教学,最难的是如何使学生能够自觉自愿地写作文。在初中阶段学生最害怕的就是写作文,语文教师最头痛的是指导学生写作文,本应充满真诚的感情、鲜活的个性、独特的体验以及生机勃勃的创造力的写作教学却如同一潭死水,学生对写作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这不能不让人为之扼腕叹息。浓厚的作文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条件,也是在语文学科上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只要激发起学生对写作的浓厚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写作的积极主动性,并以此为开端拓展到写作教学的全过程,就会寻找到一条优化写作教学的途径,为素质教育的深化提供可靠的依据。

为更详细具体地了解初中学生写作兴趣的现状,笔者就所执教的中学的初一至初三的学生写作兴趣现状随机抽取了四个班级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并对此次调查作了较为精确的统计和分析。另外,在同学科教师的帮助下,对相应班级中的不同写作水平的学生进行了访谈,综合以上调查,经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表1

表2

这项统计结果表明,虽然表面上看喜欢写作的学生占了多数,但通过对写作动机的调查则不难发现对作文写作真正感兴趣和能够主动地进行写作的学生较少,能够积极主动进行写作的初中学生更少。而且无论是为了满足考试的需要还是满足将来发展的需要都让学生的写作动机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这对写作兴趣的发展十分不利。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一方面有必要对兴趣在作文写作过程中的作用进行进一步的探讨、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在我们教与学以及教材等非智力因素方面也要进行更深刻的教研活动,探索出一条能够提高作文能力,进而提高语文综合素质,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目的的科学有效的方法。

为了更好地分析影响学生写作兴趣的因素并找出其深层原因,笔者又对学生不喜欢写作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表3

由表3可以看出中学生不喜欢写作的原因可分为动力性因素和能力性因素两类,其中“题目没意思”,“写得不好受批评”,“没什么可写的”,是动力性因素,而“不知怎么写”则是能力性因素,通过分析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发现造成学生写作兴趣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反映的问题也很具有代表性。具体来说造成当前初中学生写作兴趣发展水平低下的原因如下:

其一,远离生活,体验缺失

作文言之无物,内容空洞,其根本原因是作文的主体——学生远离了文章的源泉——生活。现在的中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由于在家中的特殊地位,他们很少接触社会,内心世界相对比较封闭,情感体验也比较单一,加上紧张的学习生活,他们根本无暇关注生活,阅历肤浅。[2]于是生活体验成为奢侈,文化语境变得苍白,思绪不再翻飞,心情不再激荡。他们的心灵,少了细腻,少了敏感,少了激情,甚至少了崇高。在访谈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反映初中学习生活过于紧张,基本上可以用两点一线来概括每天的生活,而好不容易盼来的休息日又被大量的作业和课外补习所占据,留给学生的自由空间有限,因为远离了生活,“学生就很少能够直面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就难以汲取拓展精神家园的丰富营养”(刘国正)。远离了真实的人生和社会的文章,自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剩下的只能是编造了。由于缺乏写作的源泉,学生对写作就只能以空话、假话、套话应付,久而久之就对写作失去了兴趣。

其二,压抑自我

通过对表2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只有17﹪的学生表示自己的写作是表达内心思想感情的需要,大部分学生在写作中则丧失了自我。“我”是文章的灵魂,没有“我”的文章就是没有灵魂的文章。“无我”首先是无我之情。学生在作文当中由于对生活没有感悟,因而一些社会的道德标准没有内化为学生的内在感情,真善美的指向没有在学生心中引起强烈的共鸣,久而久之,学生的“自我”日趋压抑,心灵逐渐冷漠。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必然没有真情实感。再一是“无我之思”。学生没有了自己的思想。作文的关键不是题材的好坏,而是取决于作文者有没有对生活的特殊视角和见解。诚如罗丹所言:生活并不缺乏美,缺少的只是我们对美的发现。[3]写作活动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情意活动,它不仅需要作者的细想和技巧,更需要作者健康而丰富的情感,以及坚忍不拔的意志。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写作教学中致力于“人”的内在生命能得到完备、彻底而可了解的表现,使作文理所应当地成为他们自由表达生命意志、自在释放生命张力、尽情表达内心情感的主流通道。但长期以来,由于写作教学观念的错位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写作教学忽视了学生情感意志的培养,导致学生作文中难见流淌的真情,率真的心事,无畏的真理,逼人的真气。他们的作文缺乏真情,缺乏激情,缺乏同情,缺乏善解人意的品质,更缺乏富有个性的思想,这些都无形中对学生的写作兴趣产生了消极影响。

其三,读写分离

从读学写,在积累上下功夫。对于学生来说,读多了,接触好的文章多了,自然而然地可用的语句就多了,写起来便得心应手;读的更多时,就更加熟悉各种表达方式,还可以锦上添花,把意思表达得更圆满,更生动。这也是古人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4]。从写作角度看,写作教学虽然和阅读教学有着明显的不同,但二者关系紧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为写作积累了素材。学生文章言之无文的主要原因,在于日常过于偏重于作文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忽视了对课外书刊的阅读和理解。作文是写出来的,也是悟出来的,它离不开学生的阅读和对作品的领悟这至关重要的基础一环。

其四,教师在写作指导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对作文写作的成功有效的指导是确保学生写作成功的重要因素,然而在语文教学中,最让教师感到头痛的也是作文教学。众多的语文教师对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感到束手无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更存在着指导方法机械,内容空洞,作文批改缺乏指导性等不足,也存在着写作训练次数少,作文批改不及时和评语粗略,评改过程不够注重交流与激励等现象。就笔者所执教的中学的调查情况来看,85%的学生认为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指导对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起着重大作用,但半数以上的学生同时指出教师对写作活动的指导缺乏有效性,由此反映出教师在作文指导方面的有效性不高是制约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教师在作文指导上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对学生的写作指导缺乏针对性,造成学生作文水平没有明显提高,这就压制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其五,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教育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家人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及个性发展。在访谈中,大部分家庭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十分重视,但对孩子的个性发展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则缺乏深刻认识及有效的引导方法。反映在语文教学中则首先表现在对学生阅读个性的扼杀,在问卷调查统计中,92%的学生认为阅读对写作水平的提高很重要,但多数学生只是在周末才进行系统的阅读,原因则多为课业负担过重。在访谈调查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家长对学生的阅读进行了严格限制,64%的学生表示家长不许自己看与学习无关的书籍,甚至连中外名著也要严加限制,更有学生反映家长认为初中阶段的学习重点是数学、英语、物理和化学,每天督促学生进行大量练习,以至于学生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其次,一味督促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生融入自然,体验社会生活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造成学生感到生活单调乏味。例如,在看电视的问题上,大部分学生反映,家长只让自己看一些动画片,而且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不看电视,自己也不看,使学生丧失了开阔眼界,涉猎课外知识的机会;在电脑使用问题上,68%学生反映家长不许学生用电脑上网或做学习以外的事情,甚至不给学生购置电脑,这就直接造成了学生无法更好地利用网络这一强大的信息工具丰富写作素材,也影响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其六,应试教育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在调查中,45%的学生认为写好作文是为了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只有17%的学生认为写作是发自内心的需要,而且这种状况在初三年级的学生身上反映尤为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应试教育对学生写作兴趣的不良影响。作文可以说是学生感知力、思维力、表现力等智力因素和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综合体现,简单地说,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得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之下,我们曾长期地忽视了作文教学的人文性,忽视了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志向、情感、观念,没有给学生应有的写作时间与空间,没有把学生引向丰富多彩的生活,没有让学生去写自己想写的事、去说自己想说的话,没有注意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与创造欲望。应试教育使得学生、教师只关注分数,初中作文教学也就理所应当听从中考这根指挥棒的指挥,偏重于对写作技法的训练,而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其七,缺少系统训练的写作教材

就教材而言,关于学生写作训练方面的具体内容仍不够系统完善,不能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兴趣。就笔者所在地区而言,通行的鲁教版教材中并没有关于写作辅导的专项章节,写作任务只是体现在每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但在教材中既没有写作方法的指导也没有给出例文,学生在活动中虽然获得了较多体验,但由于缺乏明确的写作指导,学生的体验无法更好地转变为文字。而经过对人教版及苏教版语文教材的研究,笔者发现其教材中也存在同一缺点,在对学生就当前的写作教学的意见调查中,部分学生也提到了这一点,认为语文教材对写作的指导过少,建议教师编一本写作教学教材供学生参考和练习。为此笔者专门搜集了诸多写作指导专题材料,在写作课时按章节使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影响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因素复杂而繁多,既有写作过程本身的因素,也有写作教学之外的各种因素。但培养与激发初中学生强烈而正确的写作兴趣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我们既可以从影响学生写作兴趣的最基本的因素如“写作需求的培养”入手,也可以对写作兴趣的整个循环系统的各个环节施加影响,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相信在培养和激发中学生强烈而正确的写作兴趣的基础上,再进行写作能力的培养、写作思维的训练,写作知识的传授、写作策略的运用等一系列内容的写作教学,一定会迎来写作教学的春天。

参考文献:

[1]赵仲安.兴趣研究的几个问题[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1,(1).

[2][3]张弛著.语文教育人文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4]陈礼林.进入真正的写作状态[J].语文教学通讯,2009,(2).

(黄海光 烟台 鲁东大学汉语言文学院 264025;山东济宁运河实验中学272000)

猜你喜欢

写作水平作文语文
“以读促写”,提升高中生的写作水平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以说促写,提高写作水平
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