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有声,育人无痕
2009-01-29卢群芬
一、现状分析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课程结构、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尤其值得瞩目的是在各门课程的设计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而其中的情感教育则是一个主要的目标。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事实上,“诗言志,文表情”,这是每一部文学作品传播、宣扬的方式,都凝结着作者的苦心,执着地表现着作者的人生追求,传达着作者的喜怒哀乐,凝聚着人类情感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语文的这些特点,把德育教育不露痕迹地渗透进去,“润物细无声”,这就是无痕育人。苏霍姆林斯基说:“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国著名教育家于永正说:“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这是“无痕教育”的真谛。这也给教师带来了一定的难处。如何在语文教学各环节进行渗透,无痕育人呢?笔者认为:语文德育内容的分散性、丰富性等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即渗透性,须发掘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发挥文中形象的感染力。由此可见,语文课的德育渗透功能是不容置疑的。
二、德育渗透的条件
语文教材本身颇具情感性,如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道德之美、人生之美。这些深具美感的文章,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且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在美的世界里感受真、善、美,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就应把握文中倾泻奔腾的感情激流,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这样,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就不再是抽象枯燥的文字符号,而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了。因此说,“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而语文课的德育渗透也就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德育渗透的设想目标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语文学科是一门情感丰富的学科,鲜明的感染性和熏陶性是语文情感教育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以及学生情感的心理特征,抓住语文教学的优势,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情感教育,从而入情、移情、陶情,以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四、德育渗透的方法
(一)选文示范,以导启读,读有所悟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课本中所选的每一篇课文大都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直接或间接的体现,离开具体的情境,我们就很难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娴雅精致、脍炙人口,从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过:“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读者完成了另一半。”这种完成就暗含着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互作用。文学作品以文本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时,这种外在的形式所构建的虚拟空间本身就召唤着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心理体验去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再构建、再创造。而学生在阅读作品前本身已存在一种期待视野,即其阅读习惯、趣味、心理、预期目的等等,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心灵愉悦感。
1.以文感人
对于中学生来说,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沈复笔下的那一片童稚之情;背影中的浓浓舐犊之情;曹孟德东临碣石的壮志豪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一腔报国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一缕悠悠思乡之情;还有羚羊木雕上交织着的浓浓亲情和真挚友情,再加一股难言的委曲之情……如何不让学生怦然心动,而终有所悟呢?
2.以情激情
教师表现出来的鲜明爱憎,会深深地影响学生,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教师发出共鸣。记得一位老师上《蜡烛》一课,课临近结束,总结课文时,她为苏联红军表现出来的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深深地鞠了一躬,一下子把课堂震住了,她让学生理解了老师的用意,内心的激情喷然而发,她让学生体会到课文思想的精髓——不分国界,情同母子,令人肃然起敬。
3.朗读和表演
通过生动的朗读,能把文中内在的深刻含义和丰富情感表达出来。朗读前,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情感,提示朗读的要求,再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很容易使学生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自觉地感受作者寄寓在语言文字里的思想感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去做主动的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4.拓展中渗透
(1)推荐阅读。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不仅有利于知识技能诸多方面的积累,更有助于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可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自读课本及针对学生列出的必读书籍,如《时文选粹》《智慧背囊》,使学生通过阅读鉴赏得到自我教育,了解到应该珍惜目前所有,善待身边的人和事。
(2)开展专题活动。学习《背影》后,可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爱的系列”,收集爱的诗、名言、美文。举行朗诵会,用优美的文学作品去熏陶学生情感,加深其对父母的热爱。利用它在无痕育人方面的优势,适时地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这样既能加强思想教育,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二)改变传统的教师角色,寻找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契合点,优化教学效果
教师大多有这样的体验:学生会因喜欢、崇拜某一教师而对其所任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并会努力将它学好。这就不禁使人想起孔子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在培养学生这种健康的学习情感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因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行为、活动已经潜移默化地达到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语文教师尤其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更多地秉承着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结晶。语文教师作为这种文化的直接传播者,更应该向这种规范和要求看齐,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满腔热情,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直接对其产生深远的教育意义。也应该看到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开放性,许多翻译的外国作品、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等等,都走入了语文课堂。但总起来说,都是熔铸着真、善、美的篇章,这就要求教师时刻保持一颗童心,引领学生一起穿越时空:感受月球的凄寒荒芜;领略异地的风土人情;欣赏皇帝裸体游行的丑态;追溯人类历史的渊源……在这种心灵相通、情感愉悦的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其教学效果自然会事半而功倍。
(三)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寻找学习者之间的心灵契合点,优化学习效果
在渗透德育中,诚然教师应起主导作用,但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正确导向、把握分寸,使学生自我渗透,互相渗透,如同一石激起千重浪,浪花飞溅,由是思想教育方能收到实效。如看到烟花,学生会联想到:①宁可在灿烂中化为灰烬,也不愿在黑暗中苟活;②自己的生命有时要靠别人来点燃;③人生就如烟花一样,我们应把握住这一刹那;④燃烧自己,照亮别人;⑤让这一瞬间来装点天空;⑥即使生命短暂,也要活得精彩;⑦烟花生命的短暂而美丽,为了这一份美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在教学的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它是一点一滴逐步加深和提高的,是语文课本身所生发出来的,而不是外加进去的。
(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教材中所选课文一般来说都是文质兼美的,它们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但是任何好的课文都要教师去教,教师理解、领会得如何,采取怎样的方法去教,直接影响着教材作用的发挥。我们在进行语文课的德育渗透时,就要注意到方法的运用。教师只有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才能给学生以正确的思想教育。何况语文教材中还有一定比例的古代和外国的作品,这些难免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教学这类文章必须注意批判继承,正确指导学生去吸取精华,摈弃糟粕。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就力求当好学生思想航船上的舵手,把好思想关,在关键的地方给予点拨指正,以达到扶正学生思想上的每一株幼苗,使其茁壮成长的目的。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笔者就要求学生牢记并领会其深刻含义。而对一些有消极意义的内容,如苏轼在《赤壁怀古》中发出的“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叹,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超脱世俗的清高思想,则指导学生去批判地吸收。在教师的正确导引下,学生能加强自身的辨别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教师在传达德育思想给学生之前,一定要仔细研读课文,正确把握课文的导向,以免学生走进误区。
教材中有些思想教育不是浮在文面上,而是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或隐于文字之外,我们要敢于下“矿井”,挖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矿泉水”,做到打井出水、出油、出宝。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运用内涵丰富的词语,挖掘教材深刻的含义,启迪学生心扉,升华学生思想感情,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例如契诃夫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教学,我们不能满足于分析出别里科夫顽固、保守、思想僵化,害怕并敌视一切变革的性格特点,而要进一步分析别里科夫的人格特点,指出别里科夫的人格类型是一种典型的自我萎缩型,并联系当时俄国的社会现实,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这种萎缩型奴才人格的可悲与可耻,从而更觉得自强、自尊的现代健康人格的可贵。在课外笔者还让学生去评论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套中人,让学生意识到类似别里科夫的人物无论何时都会存在,甚至自己身上就有着别里科夫的某一特点,只不过表现出的形态不同而已。从而使学生切切实实接受了一次深刻的人格教育,知道了什么样的人格才是健康的人格,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顺应历史潮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德育渗透,将是一种开放性极大的活动,因为语文本身就遍布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教师只有用真诚诱导每一颗求知的心灵并使其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才能真正做到润物有声,育人于无痕,从而使学生增长知识、发展个性、健全人格,这才是现代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1-5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5]朱绍禹.语文教育学[M].北京:广播电大出版社,1987.
[6]朱绍禹.中学语文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7]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8]王松泉,王相文,韩雪屏.语文教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9]王柏勋.中学语文教材分类研究[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10]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11]曾祥芹.文章学与语文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12]张定远.作文教学论集[C].天津:新蕾出版社,1982.
[13]钟为永.语文教学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14]张定远.中学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教育思想粹[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15]于漪.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16]钱梦龙.导读的艺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卢群芬 浙江温岭大溪四中317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