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寓教于乐
2009-01-29吴常顺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程颐又云:“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可见要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寓教于乐”,使学生愿学、乐学。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要“寓教于乐”,首先是创造美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充分感受语言艺术的美。近年来,美育已被放到非常重要的地位,语文科的文学艺术性决定了语文教学是一个审美情感的体验过程,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美育是通过艺术等美感活动和审美方式,来提高人的素质和修养,来转移人的心理气质,改变人的精神面貌,从而达到培养人的目的,也就是说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成为具有崇高情操和富有实践能力的人。”[1]因此,美育是一种形象教育,情感教育,具有以情感人,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特点。它对人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的影响是深入的、全面的、持久的,因此也曾被苏霍姆林斯基称为是“一种心灵的体操”。通过美育,不仅可直接达到陶冶情操、美化心灵的目的,而且还能启迪智慧,提升品德。文学作品的美及其审美价值,体现于情感美、意象美、语言美的三者和谐统一。鲁迅先生曾说,语言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可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语文教学更是应该贯穿审美教育,让语文课堂充满美,提高学生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经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精心打造语文课堂美,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1.融入音乐,感悟美
“音乐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2]像任何民族一样,中国汉民族的原始艺术形式,也是音乐和舞蹈。但是,汉民族在发展中,原来的这两种艺术形式所积淀的以抽象音符和动作线条抒情的精神,即把触景生情的心造意象化的精神,几乎完全被转化积淀在中国传统的书法和诗歌艺术之中,并借助书法和诗歌被升华到这种精神的峰巅。中国的诗歌,从最早的《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都具有浓郁的音乐性,强烈的抒情性。最早出现的诗,作为民歌,首先是由民众口头唱出来的,而不是预先写出来的。后来,诗人创作出来的诗,直到唐宋,一大部分诗词也广为传唱,“有井水处,皆会歌柳词”就是最好的例证。音乐与诗歌原本就是密不可分的一对“情侣”,朱湘曾说:“诗而无音乐,那简直是与花无香气,美人无眼珠相等了。”柏拉图也曾说:“受过这种良好的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和自然界事物的丑陋,很正确地加以厌恶;但是一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它们,很快乐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性格也变成高尚优美。”[3]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融入音乐确实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把音乐融入到语文课堂中,让语文课堂充满美,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收到不同的效果。
首先,适当地配乐朗读,可以使语文课堂充满美,还有助于声情并茂地读好课文,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因为音乐的韵律节奏给人带来的是非同一般的心灵感受,能让人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体会到语文充满激情或柔情,意蕴深刻,诗情画意般的美。例如:教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先放上一曲《江南丝竹》,那悠扬的中国古典音乐之美,让人如痴如醉,这时,教师用富有感情的音色朗读课文“……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读着,听着,那如真似幻的夏夜荷塘、月色,便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师生面前,可以说在这柔美的音乐中,文学语言的无可比拟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以及给人形象逼真的美感,一下子就被学生感受到了。
其次,适当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乐,既有助于理解文章主题又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经典的音乐和文学作品都能体现时代的特征,都唱出时代的主旋律。如果教学这类课文,就可以播放能反映同时代心声的音乐,甚至是反映同一事件或歌颂同一人物的音乐。例如:教学《菜园小记》或《记一辆纺车》,这两篇课文所记叙的内容都是南泥湾大开荒的事,描绘陕甘宁边区官兵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为粉碎敌军封锁而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事,在教学过程中,就一定要播放《南泥湾》这首歌,因为《南泥湾》这首歌在当时边区军民是人人会唱的,就算是今天,这首歌仍是许多老百姓爱哼之曲,主旋律明快,流畅,优美动听。同学们在安静的课堂上能欣赏到这样的歌曲,无疑能令人耳目一新,这样既调节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只要老师适当点拨,同学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主题。因为这首歌歌词内容描绘了南泥湾人大开荒之后,“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鲜花开满山,是陕北的好江南”的图景。这样一幅美丽的图景是在当初“没有人烟,到处是荒山”的南泥湾开垦出来的,用不着作更多的解析,当时陕甘宁边区官兵不怕困难、开荒备战的顽强毅力已烙在同学们的心中,课文的主题不是很明白吗?
再次,反复欣赏咏唱以诗谱成的歌曲,这样,既有助于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与感情,还有助于背诵。
笔者在教学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教材《我的中国心》这课时,就是先播放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张明敏那富有磁性的男中音的深情演唱,一下子就感染了同学们,同学们聚精会神地欣赏,那种中国人特有的爱中国的情感在歌里歌外流淌,在教室里弥漫,又通过反复欣赏,咏唱,同学们对这首歌所表达的情感已非常明白。《史记·乐书》中说:“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止心也。”审美教育就其实质来说,是通过艺术手段来陶冶人们的心灵、行为、语言和体态,进而达到提高人们审美文化素养的目的的手段。这就说明,通过音乐艺术手段来组织课堂,既可以更好理解主题,还可以提高审美水平,陶冶高尚的情操。
新教材里,有好多诗歌早已谱成曲广为传唱,如《在希望的田野上》《月满西楼》《雨霖铃》《咏梅》等,笔者都采用这种方法,同学们学得兴趣盎然而且背得特别快。
音乐是语文课堂这盘美味珍馐的调味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了学生高尚情操,让美充满语文课堂。
2.声情并茂,朗读美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叶圣陶先生说:“叙事叙情的文章,最好还要‘美读……通过美读,不知不觉地,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叶老所描述的这种境界,就是通过吟咏诵读所达到的审美境界。
首先,教师要非常重视范读,除了要让学生领会汉语语音音节清晰,音调变化丰富,富于音乐感的特点,还要非常注意教师自身情感的表现。教师要进入课文情境,把自己体验到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进行心灵的接触,产生情感的共鸣,以读为旋律,将声音、表情、姿态、手势融为一体,“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叶圣陶),造成热烈的情感氛围,作用于学生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产生课堂情感效应。例如,《白杨礼赞》这篇课文开篇气势不凡,“白杨树实在是不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是作者蓄势已久,情不自禁对白杨树发出的真诚的赞叹,朗读时就得热烈、有力,充满赞美之情,接着朗读第二段,那就得用平稳的叙事的语气,再读到白杨树象征意义时,作者由白杨树联想到北方的抗日军民顽强不屈的精神,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语气就显得一句比一句激昂,语速渐快,感情也越来越热烈。学生听完笔者的范读情不自禁地“哦——”了一声,良久,才回到现实中来,这就是朗读的魅力。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美育是感性的,是通过潜移默化而作用于人的,是一种感化,美育没有任何形式上的规定和束缚,它只是自然而然让人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美育像空气一样包围着受教育者,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自觉自愿地感受、体会,从而心甘情愿接受教育,美感教育是以感性的方式,来陶冶人的精神,移转人的气质。”[4]笔者想,朗读文学作品便是最好的美育手段之一,笔者真切地感受到,朗读了《白杨礼赞》之后,学生早已被“白杨树”的朴质、严肃、顽强不屈的精神所感染,有的同学甚至想要做一棵“白杨树”了。
范读很重要,教会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更重要,当学生在听教师范读时,虽能做到凝神谛听,绝无旁骛,但此时的美感只是朦胧的,确切地说,就是心知其美而口不能言。要想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语文教师首先应根据课文的不同内容去深入挖掘分析,理性指导与点拨,让学生多思考,多读。一方面,结合思维训练“以思伴读”,这样,才能把文学这一个活泼泼的生命整体鲜活地再现出来。其次,应“以情促读”,启发学生把自己融入课文中,体验作者的情感。鲁迅曾说“凡人之心,无不有诗”。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既时时感到自己处在文章境界之中,又能跳出来从审美的角度观察这个能使自己陶醉其中的境界,再通过朗读把这种感情表现出来。在指导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个别读,全班读,小组读,男女分开读等,关键句最好还要跟读,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让学生在互相欣赏学习的过程中分析比较,取长补短。
总之,“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在于标新立异,教育艺术也是有创造性的,教育艺术的创造性主要决定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者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以及因此而造成的教育情景的千变万化。”[5]它是“一种达到娴熟、精湛的境界,能巧妙地获得创造性教育成效的技艺”。[6]语文教师要想把这个最灵活,最有弹性,最需要机智,也最富于创造性的活动开展好,就必须根据不同的文体需要,适宜地发挥机智,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高度的灵活性,能随机应变,有高度的智慧,能巧妙地、准确地、发人深省地给人以引导、启示和教育,寓教于乐,让美充满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4]蒋孔阳,朱立元.美学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柳海民.现代教育学原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3]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5]扈中平,李方,张俊洪.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册)[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吴常顺 福建省石狮鹏山工贸学校36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