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木兰诗》中的数字教学所想到的

2009-01-29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8期
关键词:木兰诗虚数数词

耿 燕

在备课《木兰诗》一文时,笔者注意到里面有许多数词的使用现象。如:“军书十二册,卷卷有爷名”“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等等,而且课下注释也特别强调这些数词的使用都不是确指,形容很多的意思。所以,在实际授课时,笔者简单地提了一下:“面对这些数字,大家不要按照字面的意思理解,和我们平时所说的十二、百、千不同,这里是形容多的意思。”笔者想这样简单一提,让学生注意到这种用法就可以了。没想到笔者的话音刚落,一个学生就发出了疑问:“那怎么区别它们呢?什么时候是确指,什么时候表示很多?”听了这个发问,笔者当时一愣,来不及多想,只能含糊回答:“这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分辨,在这首诗里不是确指。”学生听了这个解释,不再发问,但看着他疑惑的神情,笔者知道他并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

下了课以后,笔者立刻找来了教参书查询。对于这个问题,人教版的教材书上也有介绍,但很简略,于是,笔者又上网查询了一下。经过对查找材料的反复比较、筛选、思考,笔者将这个问题的答案整理如下。

这首诗中出现的数词的用法,实际上是涉及到了古汉语的一种语法现象,即数词中虚数的用法。虚数,顾名思义,是指与实际数目关系不大或根本无关,表现夸大或缩小意思的数。古汉语中,表示数量之多,有夸大之意,常用的虚数有:三、九、十二、三十六、七十二、百、千、万等。像文中“赏赐百千强”“将军百战死”中的“百”“千”就是这种用法。这比较容易理解,因为流传到现在的很多用“百”“千”组成的成语,都不是确指,而是泛指多,如:千锤百炼、百发百中、百花齐放、千篇一律、千变万化、长命百岁等等,学生自己也能举出相应的例子。而诗文中另外出现的“十”“十二”则是很具体的数字,理解起来好像困难一些,这就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分析了。其中,“壮士十年归”“同行十二年”中的“十年”和“十二年”均可理解为十多年,而不是确切的年数。因为如果是确指,文章前后就矛盾了,木兰究竟出征了“十年”还是“十二年”呢?“军书十二卷”一句则形容天子征兵情况非常紧急,旨在强调木兰的父亲这次非出征不可,如果硬要理解为征兵的名册确实有十二卷,就有些牵强了。“策勋十二转”一句则是强调给战功赫赫的木兰记了很大的功,而不能简单理解为木兰被提升了十二次。如果大家翻看人教旧版的语文课本,会发现当时的课下注释将“转”理解为“次”,作为量词来用,这实际上是不准确的,这里需要特别解释一下。因为在当时,即作品产生的南北朝时期,“勋”专指“战功”,“转”则专指战功的等级,而且每一勋级都有它的名称。根据战功大小,军士一次不仅可以加一“转”,也可以加若干“转”,也就是一次被提升若干级。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确定木兰战功的勋级时,一下就提升很多级。对此,新版的课本中也已将课下注释做了修改,就是强调木兰建立了很大的战功。这样详细地解释一番,学生的问题应该是得到了清楚的答案。

上面所讲的都是数词的虚数用法,这种用法和现代汉语的说话习惯有较大的差别,需要特别注意。当然,这些数字也可以表示确切的数目,要注意两者的区别。那么,这些数字什么时候是确指呢?这也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分析。一般来说,如果出现具体数字,根据上下文的联系,可以找出与数字所指的具体的人或事物,就可以判断它是确数的用法。如《核舟记》中有一句“船头坐三人”,根据后文可知,这“三人”就是指苏东坡、佛印和黄鲁直(黄庭坚),因此是确指。又如《石壕吏》中一句“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此文中战死的“二男”加上还在前线作战的“一男”共计“三男”,可见,此处的“三”也为确数。《曹刿论战》中有一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也很明显,这里的三就是确指第三次。另外,文言文中表示十以上的数字,一般在整数与零数之间加一“有”(通‘又)字,表示两数相加。例如:《出师表》中“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核舟记》中“题名并撰文,为字三十有四”。即使不是这种形式,我们还是可以根据文章的实际内容和语境来进行判断。如《伤仲永》中“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联系前后文中出现的“生五年”“又七年”等字眼,可判断这里就是实指年龄十二三岁;再如《记承天寺夜游》中“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此处也很明显就是实指时间。

对于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笔者有一些感触。笔者认为,一个教师所追求的最理想的上课状态,应该是经过充分地备课后,上一堂精彩的课。而一堂精彩课的标准,除了老师的妙语连珠、侃侃而谈之外,还应该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都能够从容应对、对答如流。然而,有的时候,我们自认为备课很精心,课堂上却会出现突发状况,学生会提出意想不到的问题,让我们措手不及。而且,往往是我们认为理所当然或没有问题的地方,于学生那里反倒产生了疑问。可能所有的老师都不希望出现这种场面,毕竟,回答不出或回答不好学生的问题,都有损老师的“颜面”。其实,产生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矛盾的产生,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更多地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看待事情、思考问题。作为成人,我们和学生思维的方式、看待问题的角度都有所不同,所以在认知和感受事物时得出的结论自然有差异。我们应当正视这种差异,看到这种不同。它提醒我们在备课时应该更加细心,多预设几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还要有眼睛往“下”看的意识,尝试着和学生做一下换位思考。我们这样做,才能有备无患,从容地应对突发的问题,朝着理想的教学课堂更进一步。

(耿燕 济南博文中学250023)

猜你喜欢

木兰诗虚数数词
复数章节小测
数词
《木兰诗》中的亲情解读
对联中数词的艺术运用(下)
英语数词顺口溜等
数词专练